-
-
公开(公告)号:CN11405272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1345975.4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A61B5/11 , A61B5/0205 , A61B5/021 , A61B5/024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脱轨事故人体舒适度监测系统和方法,包括列车动力学计算模块、列车运动状态虚拟仿真模块、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列车座椅、头戴显示器、人体监测传感器系统以及监测数据存储终端。该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坐在列车座椅上的试验人员提供真实的脱轨场景,测试存储脱轨事故中试验人员各部位的舒适度参数,用以后续分析。该系统建立了列车脱轨情况下对不同年龄段乘客造成伤害程度的数据库;试验费低、安全系数高,并且试验条件可重复性好,可重复获得相同脱轨诱因下乘客舒适度试验数据;消除了实际测试中的安全风险,确保试验结果真实性,且试验成本低可重复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79745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010707008.7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砟轨道‑桥梁动力学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反映道砟复杂外形和接触关系的有砟道床离散元模型,该模型用于表征颗粒单元堆积结构、颗粒与耦合面接触力和等效节点移植载荷;利用多体有限元法建立连续介质轨枕有限元模型和桥梁有限元模型,用于表征连续体网格结构、节点位移变形、表面节点位置坐标和单元连接关系;基于离散元与多体有限元耦合方法构建有砟轨道‑桥梁动力学耦合模型。本发明既充分考虑了细观层面道砟的不规则外形以及相互之间的咬合堆叠关系,同时也能反映宏观道床与上下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列车荷载作用下桥上有砟轨道复杂力学行为的精细化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29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065947.0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车辆‑轨道耦合空间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施加不平顺激励;根据选取的优化目标和现场实测结果建立模型修正的多目标函数;进行灵敏度分析,选取模型的多个材料参数,将其输入到前述的动力学模型中,计算多目标函数,挑选出对多目标函数影响较大的材料参数;根据挑选出的材料参数对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进行动力仿真研究。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基于现场测试结果,选取动态响应作为修正目标,采用灵敏度分析和模型修正技术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正,可明显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度,实现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态响应的精准化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5649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74955.4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状态检测装置及其应用。目前现场用于检测轨道垂向刚度状态的手段包括人工检测、大型刚度加载车等方法。对轨道刚度分层检测手段研究较少。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轨道状态检测装置,包括走行机构、加载机构和智能识别机构,所述走行机构根据待检测点位到达检测位置,所述加载机构对检测点位的轨道施加荷载,所述智能识别机构对施加荷载的轨道进行分层检测,获得轨道分层刚度。通过简化结构,实现了可拆卸、便携式设计,满足了现场应用和推广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11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17924.5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结构层检测装置,包括刚性框架、刚性阶梯桁架;刚性框架的底部设有数组滚轮对,滚轮对置于无砟轨道上;刚性框架上设有智能分析集成系统及捷联惯导组件;刚性阶梯桁架对称设于刚性框架的两侧;每侧的刚性阶梯桁架上分别设有数个测距传感器,两侧的刚性阶梯桁架与任一轮轴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智能分析集成系统分别与捷联惯导组件和测距传感器连接。本发明的无砟轨道结构层检测装置,结构形式简单,检测范围广,轻巧灵活,能够用于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的垂向相对形变、垂向绝对形变和横向侧倾度的同步测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4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61748.8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车辆振噪联合测试的地铁钢轨波磨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获取列车运行数据;根据列车运行数据计算列车的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车内噪声随里程的变化关系;将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车内噪声按里程进行单元区段划分,获得各区段车体加速度和车内噪声特征;利用预先训练好的识别模型,对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车内噪声数据特征进行处理,实现钢轨波磨的识别;根据车速、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车内噪声的频率及振幅,实现钢轨波磨波长以及幅值的识别。本发明提高了钢轨波磨的检测效率以及准确性,可方便、快捷地识别钢轨波磨及其具体特征,节省了地铁轨道的养护维修成本,对于保证地铁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行以及指导轨道养护维修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98398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542907.7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捣固作业效果实时评估系统,涉及轨道捣固作业技术领域。通过在捣固装置上新增磁致位移传感器,从而实现在捣镐夹持过程中对大机捣固作业效果进行实时评估,节省了评估时间的同时提高了评估精度和效率。该评估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两组捣固装置、数据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捣固装置包括两对捣固组件,捣固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油缸、一对镐臂和两对捣镐,夹持油缸能够驱动捣镐完成夹持动作;夹持油缸上设有检测夹持油缸的伸缩位移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夹持油缸的伸缩位移并根据夹持油缸的伸缩位移计算捣镐的夹持位移;控制单元将捣镐的夹持位移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并输出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5347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1087687.6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动力弹射试验平台的牵引与制动系统,包括:缩尺列车模型1、缩尺轨道模型2、试验台承台3、牵引台架4、制动围廊5、牵引滑槽9、动力系统和继电器控制系统;试验台承台3按功能分为牵引段6、试验段7及制动段8;缩尺列车模型1安放于缩尺轨道模型2上方,并在牵引段6和牵引台架4相连接;缩尺轨道模型2与牵引滑槽9安装于试验台承台3之上;牵引台架4放置于牵引滑槽9之上,与动力系统相连接;制动围廊5安装于试验台承台3的制动段8;牵引台架4及制动围廊5分别与继电器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能够确保室内缩尺列车动力弹射平台上列车模型加速到所需速度,并保障列车模型在高速行驶条件下快速、安全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61163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294856.X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模型,其中包括试验箱库体模型、试验箱底座模型、工作空间流体模型和无砟轨道模型,试验箱库体模型固定设置在试验箱底座模型的上面,无砟轨道模型固定设置在所述试验箱库体模型中;根据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模型的保温效果、稳定性和适用性性能指标调整所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模型中的部件结构,实现对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的设计与优化。本发明方法的可视化程度高、建模配置灵活、设计因素考虑全面,可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的建立提供系统、完整的设计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