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89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57772.1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浮动支撑摩擦片组件冲击动载计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待计算的浮动支撑摩擦片组件的参数,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摩擦片和内毂;S2、基于摩擦片组件的参数,计算摩擦片组件轮齿单齿对综合刚度;S3、根据摩擦片与内毂的齿侧间隙和相对位置关系计算变形量,判断摩擦片与内毂是否发生碰撞;S4、计算摩擦片与内毂轮齿间的冲击反弹系数e和迟滞阻尼系数u;S5、根据摩擦片组件轮齿单齿对接触的综合刚度、内毂与摩擦片碰撞齿数、摩擦片与内毂轮齿间的冲击反弹系数和迟滞阻尼系数,计算摩擦片与内毂接触齿的碰撞力;S6、根据S5中确定的内毂与摩擦片的碰撞力构建冲击碰撞动力学模型,计算每时刻内毂与摩擦片的冲击动载。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28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15200.3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旋转机械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采集旋转机械的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数据;构建域适配网络,其包括特征提取网络、成对正交分类网络和动态加权域鉴别网络;特征提取网络提取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数据的特征;成对正交分类网络对故障进行分类,并计算成对正交分类网络中两个分类网络输出的相似度,得到动态权重;在动态加权域鉴别网络中根据动态权重调整加权域鉴别网络与特征提取网络之间的对抗程度;采用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数据对特征提取网络、成对正交分类网络训练,采用将提取的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数据的特征以及动态权重对动态加权域鉴别网络训练。该方法处理对象无需满足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服从同一分布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97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65742.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T7/6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非赫兹接触的接触刚度计算与动力学建模方法。所述接触刚度计算方法的步骤如下:获取轮齿表面测试数据;采用渐开线加权补偿方法将轮齿表面测试数据与轮齿表面弧度相匹配计算接触刚度。所述动力学建模方法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接触刚度;然后将轴向抗压刚度、弯曲刚度、剪切刚度、计算的接触刚度等带入行星轮系动力学模型,采用ode45计算方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获得轮齿的振动数据;对轮齿的振动数据进行分析获得轮齿的受力。将轮齿表面的接触形式考虑为非赫兹接触,充分考虑轮齿表面的微观形貌,减小接触刚度的计算误差,提高动力学建模的准确性,提高接触特性分析、振动特性预估、功率损耗计算、寿命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71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1164599.3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承刚度标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点超声法的滚动轴承外圈接触刚度标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将滚动体与轴承外圈接触的接触面,及轴承外圈外表面近似为椭球面;设置测量轨迹,测量轨迹下具有三个测点,对测点进行测量获取声时差,计算测量轨迹的三个测点在轴承外圈外表面的聚焦中心,及聚焦中心沿超声方向与接触面的交点坐标,将交点坐标带入相应函数中,拟合得到n组轴承外圈外表面椭球面函数和接触面椭球面函数,确定最优椭球面,计算接触面形变量的空间分布和接触刚度。采用本技术方案,将轴承外圈外表面和轴承外圈内侧接触面近似为椭球面,获取更加合理、更加接近真实值的接触区域形变量空间分布,完成更精确的刚度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61454.7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119/1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行星变速机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行星变速机构综合瞬时功率损失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待计算的行星变速机构的结构设计参数;S2,计算所需激励;S3,构建行星变速机构动力学模型并求解操纵件摩擦副与内外毂行星排各旋转部件、行星轮‑内齿圈和太阳轮‑行星轮等啮合副之间的动态啮合力等动态响应;S4,计算碰撞动能损失,带排瞬时功率损失,齿轮啮合瞬时功率损失,旋转部件在圆周方向和齿侧面的搅油功率损失,分析不同挡位行星变速机构搅油功率损失;S5,计算不同挡位下行星变速机构综合瞬时功率损失Ptotal。采用本技术方案,计算行星变速机构综合瞬时功率损失,提高了行星变速机构瞬时功率损失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77644.8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8 , G06T7/00 , B60L5/20 , G01N3/56 , G01N3/06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磨损监测与预测方法、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得不同工况下的动态性能仿真数据;S2,获取碳滑板磨耗数据,形成碳滑板磨耗离线测量数据、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实时接触载荷、弓头实时振动加速度数据;S3,构建动力学轻量化代理模型;S4,构建受电弓碳滑板磨损预测虚拟仿真模型;S5,实现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物理实体测量数据及受电弓碳滑板磨损预测虚拟仿真模型的虚实数据交互和信息融合;S6,预测数字孪生驱动的受电弓碳滑板磨损以及剩余使用寿命。采用本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受电弓碳滑板在多种影响因素下产生的磨损量,保证较高计算效率的同时更加接近实际情形。
-
公开(公告)号:CN118626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66821.X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N3/0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F18/25 , G06N3/084 , G06N3/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结构时空框架的小样本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基于布置在待监测目标物上的多维传感器的物理位置,以及基于不同传感通道信号在功能上的相似性,构建物理图和功能图;并利用图卷积网络提取所述物理图和功能图中的图数据的空域信息特征和时序信息特征;对经过对物理图、功能图实施时空图卷积后的特征进行故障推理,并将经过对物理图、功能图实施时空图卷积后的特征进行融合,对该融合特征进行故障推理;对融合推理结果进行正则化,得到故障诊断结果。该方法提升了故障特征提取的质量,实现整体网络处于过拟合与欠拟合的动态平衡,保证小样本场景下较高的故障诊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93043.9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活塞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齿轮局部故障的活塞发动机动态特性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利用待计算的发动机运行工况参数,建立气缸内部燃烧放热模型,计算各气缸内部压力、温度热流场特性,建立曲轴系统扭转动力学模型,建立活塞发动机气缸‑活塞‑曲轴‑齿轮箱‑外部负载动力学模型,实现发动机气缸内部热流场与曲轴‑外部负载传动系统力场的耦合,获得外部负载运行时对输入轴扭矩,计算齿轮裂纹、剥落典型故障的时变啮合刚度,并得到考虑齿轮局部故障的活塞发动机动态特性。采用本技术方案,考虑热流场和齿轮箱故障等因素对活塞发动机动态特性的影响,实现对活塞发动机齿轮典型故障的多场动态特性仿真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245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65010.1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6F18/22 , G06F18/2415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相似性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系统状态监测传感器数据;S2,对预处理后的每列状态监测传感器数据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多个模态分量I MFs和残差rn;S3,得到各传感器信号退化过程中的局部再生,残差rn表示全局退化量;S4,构建训练和测试退化曲线库;S5,计算两条退化曲线之间的相似度;S6,计算相似度较高的剩余寿命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得到一系列剩余寿命预测值;S7,根据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构建预测剩余寿命的概率分布函数,取中位值作为最终预测的剩余寿命。采用本技术方案,用集成全局和局部剩余寿命的核密度方法估计设备的剩余寿命,提高预测准确率和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27963.0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齿轮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一维变形协调迭代与二维接触面展开的角不对中齿轮刚度获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简化二维线接触刚度,计算角度不对中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的总协调变形,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啮合线总长,以及总啮合力;利用主动轮的单位长度啮合刚度,计算分布力影响下的主动轮和从动轮间接触点的变形,对分布力影响下的主动轮和从动轮间接触点的变形及总啮合力进行修正,获取主动轮齿面上的接触区域及变形分布,建立主动轮的运动方程和从动轮的运动方程,获取角不对中时的齿轮啮合综合刚度。采用本技术方案,针对角不对中误差激励下的直齿轮,实现刚度获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