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轮齿裂纹的浮动支撑摩擦片冲击动载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024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0857566.0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轮齿裂纹的浮动支撑摩擦片冲击动载计算方法,包括:S1:获取待计算的浮动支撑摩擦片组件参数和裂纹参数,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摩擦片和内毂,且摩擦片上带有裂纹的缺陷轮齿;S2、计算健康摩擦片轮齿的综合刚度KH;S3、计算齿根裂纹摩擦片轮齿的综合刚度KC;S4、计算摩擦片在重力作用下引起的偏心距;S5、判断摩擦片与内毂是否发生碰撞,确定内毂与摩擦片碰撞齿数和随机碰撞齿位置;S6、计算摩擦片与内毂轮齿间碰撞的冲击反弹系数和迟滞阻尼系数;S7、计算摩擦片与内毂每个接触齿的碰撞力;S8、根构建内毂与摩擦片二质量冲击动载动力学模型,计算含有轮齿裂纹的浮动齿圈摩擦片组件的冲击动载。

    基于端边协同诊断的智能滚动体分布式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15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59202.2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端边协同诊断的智能滚动体分布式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带式输送机装置上的多个滚动体的振动和温度数据;S2,对各滚动体的振动信号进行统一尺度的分解并进行峭度值计算,得到特征分布向量;S3,对各个滚动体的特征分布向量和温度特征值分别进行互检,利用K近邻算法寻找离群点,作为故障候选点;S4,采集滚动体的故障候选点的振动数据,并进行SVMD分解得到子信号,对该子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和包络谱分析,判断是否真实存在滚动体的故障频率,若存在则输出对应故障信息并进行故障原因分析。采用本技术方案,采用分布式离群检测定位故障滚动体,获取故障信息。

    可倾瓦组合轴承-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14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65013.5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倾瓦轴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倾瓦组合轴承‑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获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滑动轴承径向瓦和推力瓦的磨损模型,计算径向瓦和推力瓦磨损区域不同位置处的磨损深度,以及径向瓦和推力瓦的油膜厚度;基于瞬态雷诺方程,计算径向瓦块和推力瓦块的瞬态油膜力,建立考虑瓦块磨损和混合润滑耦合效应的组合轴承‑转子系统的混合润滑动力学模型,并构建考虑径向瓦和推力瓦绕枢轴弯摆振动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并预测可倾瓦组合轴承‑转子系统的润滑特性和振动响应。采用本技术方案,考虑瓦块磨损、瓦块弯摆和轴承混合润滑耦合效应,建立可倾瓦组合轴承‑转子混合润滑动力学模型,提高模型分析正确性的同时更加接近实际。

    考虑接触面动态特性的行星排功率损耗获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30043.7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接触面动态特性的行星排功率损耗获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建立行星传动多源激励影响下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齿轮、轴承部件接触面动态啮合力、动态载荷及实际滑动速度;建立齿轮粗糙表面动态弹流润滑计算模型,获得摩擦系数,计算行星排齿轮啮合界面瞬时摩擦功率损耗和轴承摩擦阻力矩,建立行星轮滚针轴承功率损耗模型,获得行星轮滚针轴承损失功率损耗;计算搅油功率损耗,并求解轴承的液力功率损耗,计算得到行星排的损失总功耗损耗。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建立多源内激励影响下行星排平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行星排接触面动态特性,获取更精确的行星排损耗功率。

    考虑随机动载下齿轮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71838.2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随机动载下齿轮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在裂纹尖端处建立局部平面坐标系,构建裂纹扩展方程;计算含有齿根裂纹特征的时变啮合刚度;构建齿轮啮合副的振动微分方程并求解,得到齿轮副不同裂纹状态下的啮合对动态啮合力;将齿轮副不同裂纹状态下的啮合对动态啮合力进行处理,编制成载荷谱,得到具有多周期性的变幅载荷数据;将变幅载荷数据作为边界条件,仿真模拟裂纹扩展,从有限元数据文件中读取齿轮疲劳裂纹扩展数据;基于齿轮疲劳裂纹扩展数据计算应力强度因子;基于Paris公式、应力强度因子预估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该方法可提高齿轮的可靠性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降低维修成本。

    一种组合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931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67173.8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组合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组合轴承安装在轴承试验台上,轴承试验台具有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相连的数据采集元件,数据采集元件包括用于以及采集组合轴承油膜温度分布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组合轴承运行时的油膜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主轴转速的转速传感器、用于采集组合轴承运行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的m个声发射传感器、用于采集组合轴承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信号的n个振动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和处理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本发明组合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利用振动数据、声发射数据、油膜压力和油膜温度这四种类型的数据,即两个不同的动态响应数据和两个润滑特性数据,获取的系统故障信息全面,使得故障诊断精度更高。

    基于三点超声法的滚动轴承外圈接触刚度标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55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64599.3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承刚度标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点超声法的滚动轴承外圈接触刚度标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将滚动体与轴承外圈接触的接触面,及轴承外圈外表面近似为椭球面;设置测量轨迹,测量轨迹下具有三个测点,对测点进行测量获取声时差,计算测量轨迹的三个测点在轴承外圈外表面的聚焦中心,及聚焦中心沿超声方向与接触面的交点坐标,将交点坐标带入相应函数中,拟合得到n组轴承外圈外表面椭球面函数和接触面椭球面函数,确定最优椭球面,计算接触面形变量的空间分布和接触刚度。采用本技术方案,将轴承外圈外表面和轴承外圈内侧接触面近似为椭球面,获取更加合理、更加接近真实值的接触区域形变量空间分布,完成更精确的刚度标定。

    一种行星轮系均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66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71912.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均载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行星轮系参数,获取行星轮啮合应变脉冲;行星轮齿序与啮合应变脉冲相映射,构造行星轮啮合脉冲齿序序列;计算行星轮单齿啮合力和等效行星轮综合啮合力,计算行星轮给予行星架的推动力和行星轮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S2,分析行星轮单齿内外啮合力的波动性和各齿之间内外啮合力脉冲的均匀性;分析各行星轮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各行星轮之间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均匀性以及极端瞬态行星轮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不均匀性;S3,通过加权的方式,分析步骤S2的分析结果,得到行星轮系均载评价参数。本发明提供一种瞬态与周期性分析相结合的均载分析方法。

    轧机振痕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及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566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023206.1

    申请日:2013-01-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轧机振痕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及识别方法,属于轧机故障监测领域。本发明采用基于二阶循环自相关的解调方法对振痕振动信号进行解调分析,可以有效地对非平稳的振痕振动信号进行频率解调,并且对解调后的二阶循环自相关函数进行时域切片,完整地保留了振痕振动信号的调制信息,由此提高了振痕振动信号故障特征提取的准确度;本发明还采用功率谱信息熵的形式来识别轧机是否存在故障,无需考虑轧机速度波动的影响,识别方法简单且准确度高。

    滚动轴承退化变点检测与失效阈值设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768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5027.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滚动轴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滚动轴承退化变点检测与失效阈值设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健康指标的性能退化角α和角度变化率Δα,获得候选退化变点集;计算由拐点确定的健康区间的均值μi和标准差σi,确定滚动轴承健康退化阶段的初始退化点;计算健康指标的慢度演化率Δgi,识别多相退化变点,将具有相似退化轨迹的滚动轴承分成一类,计算不同类别轴承的失效阈值;计算不同时刻滑窗下的梯度wn,当拟合的梯度wn超过时梯度阈值ws,将此时的健康指标值S作为失效阈值。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性能退化角α识别轴承的候选退化变点,确定不同退化轨迹的失效阈值,为轴承剩余寿命的可靠评估提供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