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杆总成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79366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555022.5

    申请日:2012-12-19

    Inventor: 胡启新 刘飞 王平

    Abstract: 一种汽车防撞杆总成,包括防撞杆和左右对称连接的吸能支架总成。吸能支架总成由前安装板加强件,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连接板焊接而成;所述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竖直分开,一前一后设置形成空间间隙,两者通过安装板加强件连接,所述连接板前部与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两者的底部连接,后部与防撞杆连接。这样的吸能支架总成采用半开放式的吸能空间结构,结构简单,并可以较好地吸收发生碰撞时的能量。另外,本发明采用“O”形防撞杆,有较好的防撞效果,且有吸能支架连接板溃缩吸能设计,吸能效果更优。

    一种汽车用后碰撞横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55595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055089.2

    申请日:2012-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用后碰撞横梁结构,包括横梁主体和分别与横梁主体左右两端部对称连接的两个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由四个面组成,包括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对称平行;在第二侧面的上边设有中间板,中间板连接在横梁主体上下两端,并与横梁主体在车长方向上留有间隙;所述的横梁主体与连接支架的第一侧面、第三侧面以及中间板连接。本发明的连接支架左右对称,实现了通用。通过使横梁主体与中间件间设置间隙,能大大提高后碰撞横梁的通用化率。通过该连接支架的设计,能在发生碰撞时,避免对后雾灯的损伤。连接支架上安装孔的设置,使工人能从车身后向前通过螺栓进行安装,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汽车后地板加强梁加强件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2530101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210043576.7

    申请日:2012-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梁加强件总成,包括加强梁加强件、后纵臂螺母套安装支架和后纵臂螺母套安装支架加强件,加强梁加强件上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二翻边、钥匙形定位过孔、U形焊接沉台、圆形焊接凸台和阴阳形圆孔,第一翻边所在侧具有圆弧形凹陷;后纵臂螺母套安装支架开设有内螺纹孔,设置有第三翻边、第四翻边,第四翻边与圆弧形凹陷焊接;后纵臂螺母套安装支架加强件设置有第五翻边、“口”字形焊接沉台,其一侧与圆弧形凹陷相匹配,该侧焊接在圆弧形凹陷上,第五翻边点焊在第二翻边上,“口”字形焊接沉台点焊在加强梁加强件上。该加强件总成的刚度、强度好,且能安装后纵臂。

    一种汽车车身后纵、横梁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253008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210017176.9

    申请日:2012-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后纵、横梁总成,包括车身后横梁和对称焊接在车身后横梁两端的车身后纵梁,车身后纵梁上部开设有第一后纵臂总成安装孔和第二后纵臂总成安装孔,中部边缘设置有后悬挂系统安装座,与车身后横梁相交处设置有第一后副车架总成安装孔和第二后副车架总成安装孔,各个安装孔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和空间位置布置合理,能提高多连杆独立悬架与车身安装之后的整体刚度、强度。

    汽车蓄电池支架总成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958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303871.0

    申请日:2014-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总成,包括下支架、上支架和上支架加强件,下支架的断面呈M形,其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第二搭接翻边,具有下凹面,其顶面为与该下凹面成20°~45°夹角的倾斜面;上支架的顶面呈T形,在上支架两侧各具有两个凹陷部,其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相对于上支架顶面倾斜,在该底面上开设有支架上安装孔,在T形上支架顶面上设置有下凹的第一U形加强筋,并开设有第一蓄电池安装孔,上支架加强件呈T形,其两端部开设有第二蓄电池安装孔,并设置有与第一U形加强筋相重叠的下凹的第二U形加强筋,该上支架加强件与上支架T形顶面搭接焊接。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模态,占用机舱空间小且安装方便。

    一种汽车的地板后部承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700789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910191309.2

    申请日:2009-10-30

    Abstract: 一种汽车的地板后部承载结构,包括汽车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板、后地板加强件和后地板螺母板,后地板加强件为两块,焊接在后地板前半部,即靠车内一方的左右两边的上部,两后地板加强件的外侧边分别与后地板的左右两边一道与后地板边板焊接,两后地板加强件的内侧边一直延伸至后地板的轮胎放置槽的边缘,与后地板焊接连接;所述后地板螺母板为长条形,被夹在后地板和后地板加强件之间,并与它们焊接固定。本承载结构设计合理、焊接与装配简单、强度较好,能适用于需在行李厢安置气罐的车型使用。

    汽车后地板边板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65124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90958.0

    申请日:2009-09-24

    Inventor: 王恒 刘飞 殷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后地板边板,所述边板由后地板边板前段、后地板边板后段和加强件组成,后地板边板前段和后地板边板后段均为L形,互相焊接形成边板主体结构;在后地板边板前段内侧,对应于在后地板边板前段底部焊接后悬置减震弹簧支撑的位置,焊接两块平行的加强件,加强件与后地板边板前段的L的两个面垂直,两块加强版和后地板边板前段的L的两个面一起围成对后悬置减震弹簧支撑进行加强的半封闭加强结构。所述后地板边板前段的上边缘具有分段翻边。后地板边板后段上分布有多条平行的压筋,并且由后向前举例逐渐增大,分散布置。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零件较少,有效的提高了焊接工艺性,提高汽车后悬系统和整车的强度,以及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一种抬头显示数据标定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74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10494.6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抬头显示数据标定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接收并同步畸变矫正标定参数,根据畸变矫正标定参数生成第一循环冗余校验值,畸变矫正标定参数通过预设显示图像与控制面板投射的至少一张初始显示图像确定,获取抬头显示光机的第二循环冗余校验值,第二循环冗余校验值基于抬头显示光机的当前畸变矫正参数得到,比对第一循环冗余校验值和第二循环冗余校验值,若第一循环冗余校验值和第二循环冗余校验值不同,将畸变矫正标定参数发送至抬头显示光机,以使抬头显示光机以畸变矫正标定参数更新当前畸变矫正参数,完成抬头显示数据的标定;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提供更实用、更准确、更方便的抬头显示数据标定方法,增加用户的满意度。

    一种自驾游路线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940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656942.4

    申请日:2023-06-05

    Inventor: 刘飞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驾游路线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历史自驾游数据、用户自驾游筛选数据;将用户自驾游筛选数据与预先构建的自驾游数据库中的候选自驾游路线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得到初始自驾游路线;根据用户历史自驾游数据,生成用户出行画像;将用户出行画像与初始自驾游路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得到目标自驾游路线,并将目标自驾游路线推荐至用户。将初始自驾游路线与用户出行画像结合即能够将用户当时的自驾意图与自驾游习惯相结合,增加了用户个人习惯与生成的目标自驾游路线之间的匹配度,进而实现自驾游路线的精准推送。

    车辆的仪表通信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7232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486471.7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仪表通信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判断当前车辆的内部通信转换进程和外部通信转换进程是否均建立完成;若内部通信转换进程和外部通信转换进程均建立完成,则发送至少一个仪表组件的当前节点数据至内部通信转换进程,并通过内部通信转换进程对当前节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增量数据;利用外部通信转换进程发送增量数据至目标控制器,以基于增量数据进行至少一个仪表组件与目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由此,解决了仪表QNX系统端与车机端通信的传输效率低,常常会引起延迟或者数据卡滞等问题,保证了通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了QNX系统中各个仪表组件与外部器件的通信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