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2132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10702649.6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8/00 , A61K31/713 , A61K47/42 , A61K47/34 , A61K47/24 , A61P1/16 , A61P35/00 , A61P31/12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制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肝脏相关疾病的纳米基因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由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PAMAM 3.0)、DSPE-PEG2000、穿膜素为载体,同阴离子治疗基因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基因药物。该纳米基因药物可以靶向肝脏实质细胞,并通过过表达或者干扰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产生治疗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纳米基因药物的制备方法。该纳米基因药物具有稳定性高、质量可控和相对安全的特点。该纳米基因药物可以显著的保护肝细胞损伤,有望成为保护肝细胞损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33813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310334478.3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肿瘤的药物复合物,具体涉及一种自噬抑制剂与精氨酸酶药物复合物及其用途;该药物复合物用于治疗肿瘤。该药物复合物能在体外显著增强精氨酸酶的抗肿瘤活性;能减少人重组精氨酸酶的免疫原性,延长精氨酸酶在体内的半衰期。本发明提供了多聚唾液酸修饰的精氨酸酶,该多聚唾液酸修饰的精氨酸酶由活化的多聚唾液酸在氰基硼氢化钠存在的情况下与精氨酸酶反应成偶联物;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可增强精氨酸酶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增强精氨酸酶的疗效,尤其是治疗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的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99012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052018.1
申请日:2013-02-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5/00 , A61K39/39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由一种或多种自噬调节类药物和一种单抗类药物组成;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自噬调节类药物和单抗类药物通过联合或序贯的方式使用,通过调节细胞自噬能增强单抗类药物在治疗各种肿瘤的疗效;并且通过使用细胞自噬调节类药物激活/抑制自噬能加强多种单抗类药物对淋巴瘤、胃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和脑瘤,尤其是淋巴瘤、胃癌和乳腺癌的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99012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051944.7
申请日:2013-02-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5/00 , A61K38/21 , A61P35/00 , A61K31/585 , A61K31/45 , A61K31/365 , A61K33/20 , A61K31/4706 , A61K31/5377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增效药物组合物,尤其涉及由一种或多种细胞自噬抑制剂与β干扰素制成的复方药物或药物组合物,该增效药物组合物的一种或者几种自噬抑制剂与β干扰素,通过使用联合给药或是序贯给药的方式,可以通过抑制β干扰素诱导的肿瘤细胞的细胞自噬而抵消肿瘤由于细胞自噬而引起的对β干扰素治疗的拮抗作用,从而显著增强单独使用β干扰素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增强β干扰素对肿瘤的治疗效果。该增效药物组合物可用于治疗神经胶质瘤、胰腺癌、肺癌、肝肿瘤、脉管癌和骨髓瘤,可明显增强β干扰素单独使用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505732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10937.2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5/00 , A61P35/00 , A61K3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生物技术领域,涉及抗肿瘤药物增效药物,具体涉及一种自噬抑制剂和阿霉素组成的治疗肿瘤的增效药物组合物。所述的组合药物由一种或多种细胞自噬抑制剂和阿霉素组成,采用联合给药或序贯使用的方式用于治疗肿瘤,可以通过抑制阿霉素诱导的肿瘤细胞的细胞自噬而抵消肿瘤由于细胞自噬而引起的对阿霉素治疗的拮抗作用,从而显著增强阿霉素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增效药物组合物适于治疗淋巴瘤、肺癌、脑瘤、乳腺癌和骨髓瘤。
-
公开(公告)号:CN10330466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065255.7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人源化免疫细胞因子,具体涉及人源化肿瘤免疫细胞因子TNTIL2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利用人源化重组抗体技术制备人源化的抗肿瘤细胞核单抗,将人源化单抗与IL-2融合表达后,制成TNTIL2融合蛋白;其中的IL-2可特异性地到达肿瘤部位,逆转肿瘤局部的免疫抑制状态,激活机体局部和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制得的TNTIL2可作为对多种实体瘤有治疗效果的抗肿瘤候选药物。该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多肽免疫细胞因子,可用于肿瘤的单独或者辅助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255982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615265.4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P33/20 , A61K31/7048 , A61P9/10 , A61P9/00 , A61P35/02 , A61P31/12 , A61P3/10 , A61P7/02 , A6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转化黄芪总皂苷制备黄芪甲苷的方法,其包括步骤:将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制成菌悬液或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制成种子液,再将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培养,生长好后投入黄芪总皂苷进行转化,TLC扫描分析其他黄芪皂苷转化为黄芪甲苷,使黄芪甲苷的量提高3倍以上,转化液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和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得到黄芪甲苷纯品。本发明方法能克服化学法水解黄芪总皂苷存在的对皂苷破坏达、污染严重、目的性差等缺点,以及酶法水解黄芪总皂苷过程中酶不稳定性问题。具有无污染、专一性强、转化率高的优点,制备的黄芪甲苷纯度可达9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603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1009188.7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A61K39/395 , A61K38/20 , A61P3/10 , A61P13/12 , A61P27/02 , A61P35/00 , A61P9/00 , A61P9/10 , A61P25/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包含ANGPTL3单抗的融合蛋白ANGPTL3单抗‑B,其所述融合蛋白ANGPTL3单抗‑B由ANGPTL3单抗与序列B融合构成;本申请公开的融合蛋白ANGPTL3单抗‑B用于治疗其介导的疾病或病症,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无症状脑卒中)、糖尿病神经病变、肾脏相关疾病如膜性肾病、IgA肾病、紫癜肾、狼疮肾等,肿瘤相关疾病如肝细胞癌、肾细胞癌、卵巢癌、宫颈癌、口腔癌、食管癌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703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13385.0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C12N15/85 , C12N5/10 , A61K39/395 , A61K38/20 , A61K47/65 , A61K47/55 , A61P1/00 , A61P29/00 , A61P37/02 , A61P31/16 , A61P11/00 , A61P3/10 , A61P13/12 , A61P19/02 , A61P17/06 , A61P1/16 , A61P3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白介素17A抗体与白介素22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用途。具体涉及结合白介素17A的抗体与细胞因子白介素22融合的双功能融合蛋白、编码该双功能蛋白的基因、含有该基因的载体、含有该基因的宿主细胞、含有该双功能融合蛋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炎等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联合IL17A抗体的降炎功能和IL22的组织修复功能用于炎症性肠炎、病毒感染诱发的过度炎症反应或其他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与使用单功能蛋白比较,所述融合蛋白可降低成本,并减少临床给药体积和频率,提高受试者依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49682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610125467.8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5/06 , A61K38/17 , A61K31/47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靶向CD47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及其用途。本发明由靶向CD47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细胞自噬抑制剂组成组合药物或者药物复方制剂。所述的细胞自噬抑制剂能增强靶向CD47的药物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从而增强该类药物的抗肿瘤疗效;所述的细胞自噬抑制剂与靶向CD47的药物组合复方制剂,能增强药物的靶向效果、以及对于CD47位点的封闭效果及抗肿瘤效果,同时保证原靶向CD47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稳定性和靶向性。所述制剂可用于各类肿瘤的诊断、检测和治疗。该制剂的制备工艺简单、适应性广,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