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1359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534542.9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IDR(Integrated Demand Respond,综合需求响应)的冷热电联供微网与主动配电网联合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对冷热电联供微网设备建模;然后分别建立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和计及IDR的冷热电联供微网调度模型;运用机会约束规划处理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中新能源及冷热电负荷的随机性;最后,运用一种IATC(Improved Analytical Target Cascading,改进目标级联法)求解计及IDR的冷热电联供微网与主动配电网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能在保护各自区域隐私的基础上,求取主动配电网和冷热电联供型微网各自最优的经济调度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0398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807986.9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46 , H02J3/06 , H02J3/00 , H02J3/12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结合网络重构的集群划分双层模型的建立方法,S1:获取配电网数据,建立第一层模型,获得时段划分方式并计算第一层适应度f1;S2:根据S1获取的时段划分,基于随机生成树重构法对划分后的各个时段进行动态重构;S3:根据S2获得的不同时段的网络拓扑和各个时刻的负荷特性,建立第二层模型,获得最佳集群划分结果并记录其对应的最佳适应度f2max;S4:回到第一层模型,根据S3获得的第二层模型适应度更新第一层适应度,整个过程通过双层嵌套遗传算法实现,经过反复交叉变异,双层寻优,同时获得最佳动态重构策略和集群划分方案。建立的模型可同时获得研究时段内的最佳重构策略和集群划分方式,为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规划或运行调度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1477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55320.2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高阶动态滑模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具有一般性的n阶非线性系统模型,通过设计动态滑模控制和一阶滤波器,解决反演控制带来的信息爆炸问题,再通过基于径向基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估计系统的非线性扰动。通过李雅普诺夫证明设计的控制方法对所提出的系统证明其稳定性,最后将其控制方法运用在二维非线性柔性机械臂控制系统中,在系统外部非线性不确定干扰情况下,基于各个关节的测量信息,实现对柔性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控制,并保证控制的鲁棒性,提高了误差的收敛速度和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34542.9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IDR(Integrated Demand Respond,综合需求响应)的冷热电联供微网与主动配电网联合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对冷热电联供微网设备建模;然后分别建立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和计及IDR的冷热电联供微网调度模型;运用机会约束规划处理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中新能源及冷热电负荷的随机性;最后,运用一种IATC(Improved Analytical Target Cascading,改进目标级联法)求解计及IDR的冷热电联供微网与主动配电网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能在保护各自区域隐私的基础上,求取主动配电网和冷热电联供型微网各自最优的经济调度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236504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728815.0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搭载于康复轮椅的手指康复装置,包括手指抓握外骨骼结构和电机传动结构,手指抓握外骨骼结构包括三指抓握外骨骼、手臂垫板和侧电机板;电机传动结构包括五根钢丝绳、五个电机和相对应滑轮,三指抓握外骨骼包含各指节的手指底板;五个电机都固定在手臂垫板上,每个电机分别通过钢丝绳与对应指节的手指底板相连。本发明可安装于康复轮椅上,帮助患者进行手指康复治疗;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修复和携带,适合患者日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5386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196519.5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优化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采用人工智能方法中的神经网络结构参数,结合一种布谷鸟搜索的元启发式智能方法,用布谷鸟搜索方法去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通过DGA数据的训练得到一种稳定的基于布谷鸟搜索优化的神经网络结构,对新的数据进行预测,以解决这种对分类问题。本发明避免传统诊断方法大多局限于阈值诊断的缺点,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该方法与基本神经网络算法和基于其他元启发式优化神经网络算法方法相比,收敛速度更快,模型敏感度低,鲁棒性较强;并且,该方法采用布谷鸟搜索这种元智能算法对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优化,改善了神经网络限于局部最小的缺点,并且调参过程更具有通用的规律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20040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29208.7
申请日:2011-08-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主调节自重平衡的力反馈交互装置,它由底座机构、肩部机构、大臂机构、小臂机构、腕部机构、末端执行器机构、自主调节平衡机构、四个直流电机四个光电编码器、三个高精度角度电位计等构成。本发明使用直流电机与线传动减速机构相配合提供三个自由度力反馈,通过三个光电编码器和三个角度电位计检测它的六个运动自由度。自主调节平衡机构采用一个直流电机通过减速装置驱动和控制平衡滑块自动、实时的对该设备的手臂机构进行自重进行补偿,有效降低人手疲劳。本机构设计紧凑、工作空间范围大、刚度高,反馈力的范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3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52952.7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2J3/14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40/04 , G06Q30/0201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需求侧响应不确定性的低碳经济调度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关于区域性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能量流模型;构建激励型多负荷需求响应不确定性模型,激励型多负荷需求响应不确定性模型包括转移载荷和替代载荷的分布计算模型、欠响应状态下的负荷费用模型、过响应状态下的负荷费用模型;构建关于区域性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调度模型,低碳调度模型包括RIES碳交易模型、RIES运行约束模型、RIES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各个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得到低碳调度最优模型。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并定量描述由不确定性引起的风险损失,并为系统操作人员风险管理提供支持,得到最优的调度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6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74010.9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CUS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运行调度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具有时空耦合性质的二维需求响应的第一数学模型,并根据第一数学模型构建包含多种能源类型的能源负荷模型;对第一数学模型构建负载响应约束模型;基于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组和配气站自身的边际成本构建能源价格模型,并构建关于CCUS综合能源系统的系统成本模型;对系统成本模型进行功率平衡约束和碳排放平衡约束,以系统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并根据系统成本模型构建目标函数,并以各种约束条件下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系统成本模型。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实现低碳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3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74352.6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2G富氧运行改进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涉及能源系统技术领域,包括:S1、基于P2G和富氧燃烧的运行机理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模型;S2、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成本、运维成本、碳成本、弃风成本和能源对外出售成本获取目标成本,基于能量平衡约束、电功率约束、储能约束、爬坡约束获取约束条件;S3、基于所述约束条件对所述目标成本进行迭代寻优获取所述优化模型的最优解。本发明利用电能、热能、天然气之间的耦合,提升碳捕集设备捕集的效率,有效降低了碳排放,提升了风电消纳,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