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79712A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01820247.0
申请日:2001-10-11
Applicant: 埃斯佩里安医疗公司
Inventor: J·-L·H·达索伊克斯 , C·D·奥尼丘
IPC: C07C49/17 , C07C49/245 , C07C49/258 , C07C49/185 , A61K31/12 , A61K31/122 , A61K31/185 , A61K31/21 , A61K31/275 , A61K31/095 , A61K31/33 , A61K31/66 , A61P9/00 , C07C49/82 , C07C49/86 , C07C49/782 , C07C49/215 , C07C49/723 , C07C49/743 , C07C49/747 , C07C49/507 , C07C50/30 , C07C261/04 , C07F9/09 , C07F9/24 , C07F9/44 , C07C69/716 , C07C69/738 , C07C309/24 , C07C309/07 , C07C59/84 , C07C59/347 , C07C59/90 , C07C59/50 , C07C59/86 , C07C59/82 , C07D309/30 , C07D495/04 , C07D257/04 , C07D261/12 , C07D309/40 , C07D233/72 , C07D233/84 , C07D233/86 , C07D309/12 , C07D305/12 , C07D307/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57/04 , C07C49/17 , C07C49/185 , C07C49/215 , C07C49/245 , C07C49/258 , C07C49/507 , C07C49/723 , C07C49/743 , C07C49/747 , C07C49/782 , C07C49/82 , C07C49/86 , C07C50/30 , C07C59/347 , C07C59/353 , C07C59/84 , C07C69/716 , C07C69/738 , C07C261/04 , C07C309/07 , C07C309/24 , C07D233/72 , C07D233/84 , C07D233/86 , C07D261/12 , C07D305/12 , C07D307/33 , C07D309/12 , C07D309/30 , C07D309/40 , C07D495/04 , C07F9/093 , C07F9/2425 , C07F9/4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酮化合物、包含酮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所述疾病为心血管疾病、异常脂血症、异常蛋白血症和葡萄糖代谢疾病,所述方法包括给予含酮化合物的组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还可用于治疗和预防阿耳茨海默氏病、X综合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相关性疾病、败血症、血栓形成性疾病、肥胖、胰腺炎、高血压、肾脏疾病、癌症、炎症和阳萎。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可与其它治疗药物(例如降低胆固醇和降低血糖药物)联合用于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240203A
公开(公告)日:2000-01-05
申请号:CN99113788.4
申请日:1999-06-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厦门涌泉实业有限公司
IPC: C07C49/185 , C07C45/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39 , C07C49/185
Abstract: 一种1,2-丙二醇催化氧化合成丙酮醛的方法,在Zr、Zn、K、和P、卤代烷修饰的电结晶催化剂存在下,1,2-丙二醇经空气氧化一步生成40%丙酮醛产品,氧化反应在固定床绝热反应器上进行,反应产物急冷。催化剂修饰方法上,金属元素Zr、Zn、K采用浸渍法修饰;P、卤代烷采用蒸汽导入法修饰。在反应温度450—650℃下,1,2-丙二醇转化率达100%,丙酮醛选择性达75%。
-
公开(公告)号:CN87108000A
公开(公告)日:1988-08-31
申请号:CN87108000
申请日:1987-10-13
Applicant: 陶氏化学公司
Inventor: 康拉德·阿亚斯
IPC: C07D241/04 , C07C87/16 , C07C49/1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7/0478 , B01D53/1493 , B01D53/507
Abstract: 将N-取代的1,2-乙二胺(例如N,N′—二甲基—1,2—乙二胺)与2—氧代醛(例如乙二醛)反应制备N—取代哌嗪酮,N—取代哌嗪酮用作燃料气体脱硫剂。
-
-
公开(公告)号:CN1112532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1459298.7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二羟基丙酮和/或甘油醛制备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反应原料和醇与催化剂在反应器中接触并进行反应,得到含有乳酸酯的产物;其中:所述反应原料含有二羟基丙酮和/或甘油醛,以摩尔计,二羟基丙酮和/或甘油醛:醇=1:(30‑225),反应温度为30‑180℃,反应时间为1‑10h,所述催化剂含有锡钛硅分子筛,二羟基丙酮和/或甘油醛的重量与以干基重量计的锡钛硅分子筛的重量之比为1:(1‑6)。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二羟基丙酮/甘油醛的转化率和乳酸酯的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898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37110.6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湖北澳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1B9/02 , C07C45/78 , C07C45/80 , C07C49/1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酶辅助超临界CO2萃取鱼腥草素的方法,将新鲜的鱼腥草清洗干净,并晾干表面水分后切段,加入复合酶酶解鱼腥草,再将酶解后的鱼腥草进行冷冻干燥,冷冻干燥后粉碎,最后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得到鱼腥草萃取物,经本发明所述工艺即可提高鱼腥草挥发油得率又可以提高鱼腥草素物质含量,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352236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850852.X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31/24 , C07B41/06 , C07C45/50 , C07C47/02 , C07C47/228 , C07C47/225 , C07C49/185 , C07C47/277 , C07C67/347 , C07C69/716 , C07C69/92 , C07F7/08 ,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单膦多孔有机聚合物原位封装铑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羰基官能团化的单膦配体为单体,水合肼为共单体,在惰性气体氛围中缩合并原位封装均相铑催化剂,从而一步构建了含单膦多孔有机聚合物原位封装的铑基催化材料。该多相催化材料具有均相铑催化剂封装于单膦多孔有机聚合物中的特点,通过聚合物的孔道限域效应可以较好的控制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同时,由于活性金属铑与单膦多孔有机聚合物载体骨架中膦配体较好的配位作用,从而提高了铑的分散度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活性金属铑与含单膦多孔有机聚合物较好的相互作用,避免了活性组分流失,从而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15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7908.X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F9/6596 , C07F7/08 , C07C45/50 , C07C47/02 , C07C47/228 , C07C49/185 , B01J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双二氢苯并噻咯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可作为配体用于催化联烯的氢硅化反应和烯烃的醛化反应,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催化活性高;反应收率高;在应用于联烯的氢硅化反应时,产物对映选择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25323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459271.8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糖制备丙酮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糖在醇存在下与催化剂在反应器中接触并进行反应,得到含有丙酮醛的产物;其中,所述糖与醇的摩尔比为1:(50-600),反应温度为100℃以上而低于150℃,反应时间为10-50h,所述催化剂含有锡钛硅分子筛,糖与以干基重量计的锡钛硅分子筛的重量比为1:(1-6)。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糖转化率和丙酮醛的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84838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853085.8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李坚
Inventor: 李坚
IPC: C07H3/02 , C07H1/00 , C07C27/04 , C07C27/00 , C07C31/24 , C07C29/159 , C07C29/00 , C07C33/025 , C07C45/00 , C07C49/12 , C07C47/12 , C07C49/185 , C07C49/203 , C07C47/21 , C07C47/127 , C07C11/08 , C07C1/02 , C07C1/00 , C01D1/22 , C01F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或者以碳酸盐和水为原料,通过化学催化反应的途径合成糖类物质及糖醇类物质的方法及其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作为一种化学合成反应的原料的用途。通过本发明专利申请的方法制备的糖类物质主要是丁糖、果糖、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混合物,制备的糖醇类物质主要是丁四醇、己六醇等有机物的混合物,而且,为了有利于把产物糖及糖醇从碱水溶液中分离出来,降低制备成本,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高温液态水条件下的频呐醇重排反应和热分解的途径,进一步将产物糖及糖醇转化为较低沸点的丁二酮、丁二醛、丁三醛、丁酮醛、丁烯酮、丁烯醛、丁烯醇、乙二醛、丁烯类有机物的混合物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