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进气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3041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410084941.4

    申请日:2004-10-10

    Inventor: 中村胜幸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进气装置,包括一个进气歧管,该进气歧管包括一个进气总管、众多支管和一个连接壁,所述进气总管被设置在发动机的发动机体上,所述支管从进气总管延伸到发动机体的进气侧,以曲线形态从发动机体上越过,这些支管沿着与进气总管的纵向基本垂直的方向延伸,并被设置为在众多支管中的相邻支管之间具有空间,而所述连接壁被设置在众多支管之间。所述连接壁遮盖支管中相邻支管之间的空间并与支管共同延伸。该连接壁具有一个与发动机体的进气侧相对的外部空气引入口。

    进气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0133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676712.9

    申请日:2017-08-09

    Inventor: 伊藤笃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气装置,其能够有效抑制对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分配的外部气体的流入量存在差异的情况,该第3气体通路和第4气体通路相对与第1气体通路连接的第2气体通路分支。该进气装置100具有:包含多个进气管21~24的进气装置主体80、和将EGR气体分配至多个进气管21~24的分配通路31。分配通路31包含:EGR气体在X2方向上流通的气体通路32、形成为在气体通路32的下游相对气体通路32弯曲并且EGR气体在A1方向上流通的气体通路33、相对气体通路33向X2方向侧分支的气体通路35、和相对气体通路33向X1方向侧分支的气体通路34。气体通路33与气体通路35所成的角θ2小于气体通路33与气体通路34所成的角θ3。

    一种汽车尾气再循环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8878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723643.2

    申请日:2017-08-22

    Inventor: 刘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6/22 F02M26/35 F02M26/44 F02M26/47 F02M26/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再循环装置。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尾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发动机、与发动机相连接的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的循环管、连接于所述排气管和循环管之间的催化器、沿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串联于所述循环管上的中冷器和EGR阀、连接于所述EGR阀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的压差传感器、与所述压差传感器相连的控制器、以及并联于所述中冷器的两端的旁通阀;可通过催化器对所述尾气进行预处理,防止汽车尾气再循环装置的管路堵塞,通过旁通阀控制循环尾气的温度,提升EGR效果,通过压差传感器判断所述EGR阀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EGR阀的故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