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再循环系统和废气再循环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566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214412.0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和废气再循环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阀、中冷器、储水器、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发动机分别与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连接;废气再循环阀位于排气管道和中冷器的入口端之间;中冷器中包括相互独立的循环冷却水通道和废气通道;中冷器的出口端与储水器连接;排气口和中冷器的出口端均与进气管道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到废气再循环指令后,控制废气再循环阀打开,使得废气通道流出的废水流入储水器,废气通道流出的废气通过出口端、储水器的排气口和进气管道流入发动机。采用本方法能够避免中冷器处聚积液态水,或是流入进气管路,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柴油机的排放路线布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359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250110.9

    申请日:2020-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的排放路线布置,包括混合器直接连接在增压器涡轮出口处,柴油机的排放废气的一部分通过增压器增压后进入混合器;第一级尿素喷射器设置在混合器处用以向混合器内喷射尿素溶液;第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器设置在混合器的下游,经混合气强化混合后的气体进入第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内实施降氮氧化物反应;第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设置在第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器的下游;第二级尿素喷射器设置在第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处用以向第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内喷射尿素溶液。借此,本发明的排放路线布置可在柴油机低负荷时第一级尿素喷射器工作,而中高负荷时第二级尿素喷射器工作,有效降低废气中氮氧化物的产生。

    能够在至少两种运行模式下运行的内燃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55592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980101350.8

    申请日:2019-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能够在至少两种运行模式下运行的内燃机系统,包括:内燃机,包括容纳多个汽缸的缸体、第一进气歧管、第二进气歧管及用于接收从第一和第二组汽缸排出的排气的第一和第二排气歧管;空气入口管线;EGR管线,其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排气歧管;其中,内燃机系统可在至少两种运行模式下运行,分别是所有汽缸均被供应燃料的正常运行模式及第一组汽缸的汽缸不再被供应燃料的再生运行模式,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混合单元,该混合单元包括四通阀,四通阀被设计成使得,在正常运行模式下,供应到第一和第二进气歧管的进气具有大致相同比例的排气,并且在再生运行模式中,供应到第一进气歧管的进气仅包括排气。

    用于机动车的内燃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95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80055449.0

    申请日:2022-07-25

    Inventor: M·斯蒂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内燃机(10),具有:可被该内燃机(10)排气流过的排气道(20);布置在该排气道(20)中且可由排气驱动的涡轮(28);以及排气再循环装置(50),该排气再循环装置具有排气再循环管线(52),借助于该排气再循环管线,至少一部分的排气能够在布置于该涡轮(28)上游的分流部位(A1)处从该排气道(20)中被分流出并回输至该内燃机(10)的可被空气流过的进气道(18)并且能够在通入部位(E1)处被通入该进气道(18),其中,在该进气道(18)中在该通入部位(E1)上游或下游布置有可电驱动的压缩机叶轮(32、92),用于压缩流过该进气道(18)的空气。

    EGR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18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739613.2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EGR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EGR系统包括位于EGR管路上的三通阀,三通阀的第一通道与涡轮机的前端连接、第二通道与压气机的前端连接、第三通道与节流阀的后端连接,第一通道处于开启状态。发动机控制器判断发动机是否运行于倒拖工况或者低负荷工况;若是,控制第二通道处于开启状态、第三通道处于关闭状态;若否,控制第二通道处于关闭状态、第三通道处于开启状态。本发明中,当发动机处于倒拖工况或者低负荷工况时,涡前一部分废气能够流到压气机前与新鲜空气混合进入气缸,驱动压差变大,这能够实现较大的EGR率,新鲜空气的气量降低,后处理温降速度变慢,提高后处理转化效率。

    发动机和车辆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733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612915.0

    申请日:2019-07-09

    Inventor: 李昊 杜敏娟 冯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和车辆,其中,发动机包括:气缸,两侧分别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增压器,包括传动连接的涡轮和压轮,涡轮设于排气管上,叶轮设于进气管上,涡轮用于被排气管排出的废气驱动,以带动叶轮压缩进气管内的空气并导入气缸内;循环排气组件,包括用于切换废气流向的换向阀;废气旁路,一端与涡轮的上游侧的排气管连通,另一端用于排气;控制阀,开度可调并设于废气旁路上,控制器,用于调节控制阀的开度,以及换向阀的方向切换。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发动机,能够替代采用VGT形式增压器的发动机,并能够精确调节发动机进气量,进而实现调整过量空气系数值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