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3993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451768.4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站台的电磁式车体稳定装置,安装于车体底部及站台基部,根据车辆在车站停靠时车体的横向晃动幅度提供可控电磁力,以保障车体处于平稳状态。在悬挂式单轨车辆前后车门底部左右对称布置有多个车载永磁铁;站台屏蔽门下方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基座凹槽;在工作状态下,基座电磁铁与车载永磁铁呈同极相斥状态以保障抑制车体横向晃动所需的恢复力矩。本发明装置通过车体与站台的位移信号实时控制电磁力,以抑制悬挂式单轨车辆在站台停车时由于风载及乘客上下车而引起的车体横向晃动,进而保障乘客上下车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该发明未使用机械稳定结构,易于日常维护和检修,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52498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62645.0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B2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箱型轨道梁的轨面不平顺测量装置,行走于悬挂式单轨系统的箱型轨道梁内部以同时连续测量箱型轨道梁内部左右走行轨及导向轨四个轨面的不平顺数据。由运行车体和置于其上的轨面测量机构组成。本发明在行进过程中可同时连续测量箱型轨道梁内部左右走行轨面(走行轮与箱梁内部接触面)及导向轨面(导向轮与箱梁内部接触面)四个轨面的不平顺数据,采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采集记录数据。可准确快捷地了解悬挂式单轨各个轨面的平顺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63124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38202.X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3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35/12
Abstract: 一种铁路无砟轨道走行式落轴试验台,包括承载走行装置、轮对支撑及移动装置、轮对升降装置、车辆轮对、控制装置,其中,承载走行装置的组成是:底架安装有两对与轨道的钢轨适配的走行轮对,其中一对有动力;轮对支撑及移动装置的组成是:支撑块下方通过两个纵向滑轨连接底架,前方与电动推杆相连;车辆轮对置于两个支撑块上;轮对升降装置的组成是:底架中部设有立架,钢丝绳绕过立架顶部的定滑轮,分别与卷扬机和吊装定位块相连,吊装定位块后侧通过垂向滑轨与立架相连,下端固定电磁铁;底架底面安装有四个升降装置;用本发明进行无砟轨道落轴冲击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更加精确、可靠,从而能为无砟轨道设计与施工、维护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27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810205368.X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其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动力学仿真装置在研究轨道梁局部振动时仿真结果误差大的技术问题,通过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橡胶轮轮轨面接触力学模型,轨道梁底板与腹板等效面力施加方法以及车辆与轨道梁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构建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与轨道梁的耦合动力仿真系统,该发明解决了悬挂式单轨车辆系统悬吊机构解耦并等效,现有的悬挂式单轨动力学模型仿真在研究轨道梁局部振动时仿真结果误差大,难以提取轨道梁动应力、动应变结果,无法准确评估轨道梁局部强度破坏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048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810003678.3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何庆烈 , 蔡成标 , 朱胜阳 , 张水清 , 王明昃 , 翟婉明 , 何飞 , 林秋君 , 张龙庆 , 徐翔 , 何春燕 , 陈兆玮 , 张嘉伟 , 杨尚福 , 冯洋 , 袁玄成 , 韩兆令
IPC: E01B2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通过提高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减振性能来提高列车运行的舒适性。该轨道梁包括轨道梁顶板、设置在轨道梁顶板左右两侧的轨道梁腹板以及设置在轨道梁腹板内侧壁上的轨道梁底板,轨道梁底板上设置有减振橡胶垫,橡胶减振垫上设有走行轨,走行轨通过扣件系统连接在轨道梁底板上。本发明适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
-
公开(公告)号:CN116401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20536.3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桥梁预拱度设置方法,通过构建车轨桥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设置数个不同幅值的预拱度设计曲线作为该模型的输入激励,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各动力学指标并分析,得到抵消列车动荷载的第一预拱度曲线;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获取桥梁温度荷载的范围和联合概率分布,根据温度荷载的范围确定温度荷载组合工况,通过组合工况计算温致变形,得到抵消桥梁温致变形的第二预拱度曲线;通过桥梁有限元模型,计算桥梁服役期限内的桥梁收缩徐变变形幅值,根据趋于不变的年数,得到抵消桥梁收缩徐变变形的第三预拱度曲线,将上述预拱度曲线进行叠加,得到最终合理的预拱度。以保障高速列车在长期服役条件下的列车过桥动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2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193954.9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速400km及以上高速铁路曲线超高动力学设计方法,涉及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构建时速400km及以上的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相关规范,理论分析时速400km及以上曲线半径和超高的动力学研究范围;考虑曲线半径和超高值的所有组合情况,求解车辆在研究时速下曲线通过安全性、平稳性以及系统动态相互作用性能等动力学评价指标;分析超高变化对车轨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全面考虑高速行车安全性及稳定性指标,确定各参数组合的合理性,得出不同半径值对应的合理超高范围。通过超高舒适性评价标准,得出满足各舒适度等级的超高范围,并分析其安全裕量,为既有标准对时速400km以上线路进行适应性调整提供科学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7139938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451768.4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站台的电磁式车体稳定装置,安装于车体底部及站台基部,根据车辆在车站停靠时车体的横向晃动幅度提供可控电磁力,以保障车体处于平稳状态。在悬挂式单轨车辆前后车门底部左右对称布置有多个车载永磁铁;站台屏蔽门下方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基座凹槽;在工作状态下,基座电磁铁与车载永磁铁呈同极相斥状态以保障抑制车体横向晃动所需的恢复力矩。本发明装置通过车体与站台的位移信号实时控制电磁力,以抑制悬挂式单轨车辆在站台停车时由于风载及乘客上下车而引起的车体横向晃动,进而保障乘客上下车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该发明未使用机械稳定结构,易于日常维护和检修,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98898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810003664.1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H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梁清尘除冰车及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梁清尘除冰车及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梁清尘除冰车及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解决因薄冰、碳刷粉末造成的车轮打滑、制动失效等行车安全隐患。该轨道梁清尘除冰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清尘除冰机构,清尘除冰机构包括破冰组件、碾冰组件和清尘扫冰组件,破冰组件、碾冰组件和清尘扫冰组件依次沿车体行进的方向安装在车体上。该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轨道梁包括轨道梁顶板、轨道梁腹板以及轨道梁底板,轨道梁内设置有轨道梁清尘除冰车。本发明用于轨道梁的除冰、清尘。
-
公开(公告)号:CN100478965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10049808.9
申请日:2007-08-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轨道系统动态性能可视化仿真方法,它将受列车振动影响范围内的钢轨和车轮轮廓数据叠加其振动位移数据后,重建生成具有振动形态的钢轨及车轮,模拟钢轨与车轮的受力变形;从而实现铁路轨道系统中钢轨及车轮振动行为的可视化模拟。该方法能更真实地综合模拟列车行驶时轨道系统的各种动态性能,集成性好;并能将列车及线路的动态状态在三维场景中进行可视化显示,直观、形象,使用简单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