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3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65865.0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32B15/20 , B32B15/02 , B32B15/01 , B32B15/16 , B32B38/00 , C22C21/00 , B22F1/142 , B22F1/00 , C22C1/00 , B21B1/38 , B21B47/00 , B2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Ti颗粒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时效态NiTi颗粒作为增强相,纯Al颗粒作为颗粒层中的粘合材料,通过轧制复合技术成功制备出NiTi颗粒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其阻尼性能明显优于铝基体材料。在320℃时,复合材料的内耗值最高可达到0.0988,比其相应的铝基体材料高458%;在室温时(27℃),复合材料的内耗值最高可达到0.0117,比其相应的铝基体材料高144%;在‑80℃时,复合材料的内耗值最高可达到0.0105,比其相应的铝基体材料高123%。
-
公开(公告)号:CN11101467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1161560.4
申请日:2019-11-2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尼铝合金增强铁基复合材料。该铁基复合材料增强相为6061铝合金,基体为多孔纯铁块(由纯铁粉烧结获得),造孔剂为NH4HCO3颗粒,增强相在基体中的含量为10%‑50%;该复合材料通过造孔烧结后熔渗获得,多孔纯铁烧结温度为1000℃,保温1‑2小时后取出多孔纯铁空冷,然后将铝合金放置于熔炼炉内,加热至800℃,使铝块全部熔融,再将多孔纯铁放入熔炼炉内,在800℃下保温2小时,随后将试样取出空冷,获得铝合金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30℃时铝合金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内耗值为0.0202‑0.0476,比其基体内耗值提高了2.2‑6.6倍,300℃时内耗值为0.0203‑0.0368,比其基体内耗值提高了2.2‑4.8倍。
-
公开(公告)号:CN11330516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85729.5
申请日:2021-04-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金属合金钢复合管扩径热挤压工艺,属于无缝钢管成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双金属铸态管坯正火处理;2)双金属铸态管坯扩径热挤压:挤压温度由管坯内层内表面温度确定,挤压比由管坯内、外层壁厚比确定,挤压速度由管件长度确定;3)热挤压复合管件调质处理。本发明优点是能够改善内、外层协调塑性变形能力,提高内、外层结合界面的结合强度,得到热挤压后口径增大的复合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7320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15108.6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控制铝合金壳体等温精锻过程尺寸回弹的方法,属于盒形件锻造成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采用立式离心铸造方式铸造铝合金预制板坯;2)双级均匀化;3)热预锻:坯料初始温度为450~470℃,模具预热温度为380~400℃,压力机下压力为10~12MN;4)热终锻:锻件初始温度为440~460℃,模具预热温度为360~380℃,下压力为12~15MN;5)中间固溶;6)冷精锻:精整量为δ=(0.15~0.25)B,B为壳体壁厚,下压力为8~10MN;7)双级时效。本发明优点是消除了壳体的尺寸回弹缺陷,外形尺寸精度高,无表面粗晶,散热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53065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617257.6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外层40Cr钢内层6061铝合金不等厚复合环件制造方法,属于环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在离心浇铸机上浇注外层40Cr钢,浇注温度为1540~1560℃,待外层40Cr钢温度降至580~600℃时开始浇注内层6061铝合金,浇注温度为650~670℃,浇注时间为8~12s;2)随金属模具铸型缓冷至室温,出模;3)双级均匀化处理;4)不等厚复合环形毛坯热辗扩:根据外层和内层不等厚的特点,按照3个阶段控制进给参数;5)退火处理。本发明优点是能够提高复合环件的组织稳定性、表面耐磨性和结合强度,制造工艺流程短,节能节材,节省设备投资,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58345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1091208.4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1B1/38 , B21B47/00 , B21B47/02 , B28B19/00 , B28B17/02 , B28C3/00 , C04B35/565 , C04B35/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累积叠轧及热处理制备多层结构的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厚度适中的层状高通孔率的泡沫金属为骨架,在上面负载一层厚度均匀的纳米陶瓷粒子薄膜,经累积叠轧后泡沫金属的空隙完全消失,实现了在固相制备过程中高体积比例纳米陶瓷粒子在金属中的均匀分散。本发明能将不同陶瓷粒子与不同泡沫金属复合为多层纳米晶、超细晶复合材料,纳米陶瓷粒子与金属界面结合强、多层金属结构间界面结合强。产品具有塑性韧性好、疲劳拉伸强度高、导电性优异、无毒性等特点;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工艺不能将纳米粉均匀分散到金属中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82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98106.2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成本的高Zn含量变形Al‑Zn合金及制备方法。Z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35%,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3μm。采用铸造工艺,浇注温度为700‑730℃。随后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400‑450℃,固溶时间为1‑5小时。最后进行多道次的轧制变形,变形温度为室温‑400℃,总变形量为50%‑90%。本发明的Al‑Zn合金具有强度、塑性适中、低加工成本的优点,其最大抗拉强度为370‑450MPa;最大延伸率为5%‑13%;熔铸及固溶温度低,保温时间较短。
-
公开(公告)号:CN1067352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9833.5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2F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7/04 , B22F2007/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层结构的多孔金属/纳米碳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厚度适中的层状高通孔率的多孔金属为骨架,在上面负载一层厚度均匀的纳米碳相薄膜,在多孔金属空隙中填充适量金属粉后组装,经累积叠轧或高压扭转后多孔金属的空隙完全消失,金属粉,变形后的多孔金属的骨架和碳相形成致密的多层纳米结构,实现了在固相制备过程中高体积比例纳米碳相在金属基体中的均匀分散。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纳米碳相的损坏降至最低。能将不同碳相物质与不同多孔金属和金属粉复合为多层纳米晶、超细晶复合材料。产品具有塑性韧性好、抗疲劳、拉伸强度高、导电性优异、无毒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8345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91208.4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1B1/38 , B21B47/00 , B21B47/02 , B28B19/00 , B28B17/02 , B28C3/00 , C04B35/565 , C04B35/5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38 , B21B47/00 , B21B47/02 , B21B2001/386 , B28B17/026 , B28B19/0092 , B28C3/00 , C04B35/563 , C04B35/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累积叠轧及热处理制备多层结构的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厚度适中的层状高通孔率的泡沫金属为骨架,在上面负载一层厚度均匀的纳米陶瓷粒子薄膜,经累积叠轧后泡沫金属的空隙完全消失,实现了在固相制备过程中高体积比例纳米陶瓷粒子在金属中的均匀分散。本发明能将不同陶瓷粒子与不同泡沫金属复合为多层纳米晶、超细晶复合材料,纳米陶瓷粒子与金属界面结合强、多层金属结构间界面结合强。产品具有塑性韧性好、疲劳拉伸强度高、导电性优异、无毒性等特点;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工艺不能将纳米粉均匀分散到金属中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85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9592.0
申请日:2015-02-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将退火态1060工业纯铝板打磨,清洗;将纯钛颗粒铺在两片退火态1060工业纯铝板之间;放入马弗炉中加热、在轧机上进行轧制;冷至室温得复合板材;(2)将复合板材从中间切断,打磨、清洗,在切断后的两复合板材之间铺放与第一道次轧制质量相同的纯钛颗粒,其加热、轧制与第一道次轧制相同;重复剪切、打磨清洗、铺放纯钛颗粒、叠放、加热和轧制至第4道次轧制;(3)在不加入纯钛颗粒的条件下,进行15次循环的剪切、打磨清洗、叠放、加热和轧制;得到颗粒分布均匀、钛体积比为1%-10%的铝-钛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铝-钛复合材料在不破坏纯铝优良导电性能的前提下,力学性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