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6542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1612709.1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镁合金三层不等厚复合环形铸坯的制造方法,属于环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分炉同时冶炼铝合金和镁合金;2)在离心浇铸机上浇注外层6061铝合金,浇注温度为650~670℃,待温度降至530~550℃时开始浇注中层AZ31B镁合金,浇注温度为660~680℃,8~10s后立即浇注内层6061铝合金,浇注温度为650~670℃,时间为5~7s;3)随金属模具铸型缓冷至室温,出模;4)双级均匀化处理;5)退火处理。本发明优点是能够提高复合环形铸坯内、中、外层交界面的冶金熔触结合质量和结合强度,制造工艺流程短,节能节材,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2697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388406.1
申请日:2021-04-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2D13/02
Abstract: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裂纹控制方法,属于无缝管材成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离心铸造双金属管坯:在无磁铸铁铸型外部沿四周加恒稳磁场,磁场强度由管坯壁厚确定,浇铸速度分别由各自壁厚确定,外、内层浇铸间隔时间由二者壁厚和高温热膨胀系数共同确定;2)双金属铸态管坯正火处理;3)双金属铸态管坯热挤压:挤压温度由铸态管坯出炉后的内、外层结合界面温度确定,挤压比由管坯外、内层壁厚比和屈服强度之比确定,挤压速度由管件长度和挤压比共同确定;4)复合管件调质处理。本发明优点是能够缩短工艺流程,减小合金元素偏析,避免结合界面裂纹产生,提高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2697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388406.1
申请日:2021-04-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2D13/02
Abstract: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裂纹控制方法,属于无缝管材成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离心铸造双金属管坯:在无磁铸铁铸型外部沿四周加恒稳磁场,磁场强度由管坯壁厚确定,浇铸速度分别由各自壁厚确定,外、内层浇铸间隔时间由二者壁厚和高温热膨胀系数共同确定;2)双金属铸态管坯正火处理;3)双金属铸态管坯热挤压:挤压温度由铸态管坯出炉后的内、外层结合界面温度确定,挤压比由管坯外、内层壁厚比和屈服强度之比确定,挤压速度由管件长度和挤压比共同确定;4)复合管件调质处理。本发明优点是能够缩短工艺流程,减小合金元素偏析,避免结合界面裂纹产生,提高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1467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61560.4
申请日:2019-11-2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尼铝合金增强铁基复合材料。该铁基复合材料增强相为6061铝合金,基体为多孔纯铁块(由纯铁粉烧结获得),造孔剂为NH4HCO3颗粒,增强相在基体中的含量为10%-50%;该复合材料通过造孔烧结后熔渗获得,多孔纯铁烧结温度为1000℃,保温1-2小时后取出多孔纯铁空冷,然后将铝合金放置于熔炼炉内,加热至800℃,使铝块全部熔融,再将多孔纯铁放入熔炼炉内,在800℃下保温2小时,随后将试样取出空冷,获得铝合金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30℃时铝合金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内耗值为0.0202-0.0476,比其基体内耗值提高了2.2-6.6倍,300℃时内耗值为0.0203-0.0368,比其基体内耗值提高了2.2-4.8倍。
-
公开(公告)号:CN116274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86607.7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含稀土铝镁合金大变形量轧制过程形成剪切带的方法,通过在轧制变形前增加锻造变形+退火处理工序,通过合理调控锻造温度(200‑400℃)、锻造等效应变率(2‑8)和锻件退火温度(300°C‑550°C),获得最优的合金晶粒尺寸分布和最佳的高/低角度晶界比例,使得轧制变形较为均匀。轧制变形量为30%‑50%时,轧制板材纵截面均未观察到明显的晶内剪切带,当轧制变形量增大至70%,也没有大量的宏观剪切带形成,表明高/低角度晶界混合的混晶组织在轧制过程中对剪切带的形成及演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合金在大变形量轧制过程中诱发剪切变形形成大量剪切带,显著提高合金轧制板材变形稳定性和组织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5740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035512.8
申请日:2021-09-0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Al‑Zn‑Mg‑Sc合金硬盘盒体等温挤压工艺,属于盒形件成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铸造Al‑Zn‑Mg‑Sc合金圆铸坯铸件;2)将圆铸坯铸件进行均匀化处理,均匀化加热温度为470~490℃,保温5~8h;3)硬盘盒体等温挤压:挤压温度为430~450℃,挤压力为8~10MN,挤压速度为0.5~0.7mm/s;4)将热挤压后的盒体在120℃下保温18~24h,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5)将硬盘盒体重新加热至470℃,保温2~4h后水冷至室温,再加热至120℃保温15~17h,最后空冷至室温。本发明优点是设备投资小、节能节材,盒体成形极限大、外形尺寸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23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39172.1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强铝合金结构表面耐腐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腐蚀敏感性的方法。其具体包括:将熔铸好的铝合金进行多道次热轧,并轧至4‑5mm厚,再进行T6处理获得T6态铝合金板;将所述T6态铝合金板进行搅拌摩擦焊接获得铝合金焊接件;将所述铝合金焊接件置于510℃条件保温60‑70min后,以23‑25℃/s的速度做淬火处理,并在120℃条件下进行保温22‑26h后,冷却至20‑25℃,获得低腐蚀敏感性铝合金。上述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合金焊接接头腐蚀敏感性,延长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使用寿命,且实施方法简单高效,性能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82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98184.2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细晶结构的高性能含钪高锌变形铝合金及制备方法。含钪高锌变形铝合金中Z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35%,S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25%‑0.5%,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0.5μm。采用铸造工艺,浇注温度为700‑730℃。随后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400‑450℃,固溶时间为1‑5小时。最后进行多道次的轧制变形,变形温度为室温‑400℃,总变形量为50%‑90%。本发明的Al‑Zn合金具有强度、塑性适中、阻尼性能优异,其最大抗拉强度为390‑460MPa;最大延伸率为5%‑14%;室温高应变阻尼系数为0.013‑0.018;300℃低应变阻尼系数为0.4‑0.6。
-
公开(公告)号:CN1191624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92553.4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韧Al‑Mg‑Zn系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铝合金中各组分百分含量为:Mg:5.0~6.5wt%、Zn:3.5~5.5wt%、Ni:0.1~1.2wt%、Cu:0.2~1.8wt%、Mn:0.2~1.2wt%、Ti:0.1~0.3wt%、B:0.02~0.1wt%,余量为Al和其他不可避免杂质元素。该铸造铝合金经固溶、淬火、双级时效处理后,得到的合金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强韧性,且可实现良好的铸造性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铸造铝合金强度低、韧性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