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C-Mn-Si系双相钢综合力学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及热处理双相钢

    公开(公告)号:CN117887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25968.0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C‑Mn‑Si系双相钢综合力学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及热处理双相钢,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采用两次锰配分和一次碳配分,通过控制配分中加热速率、加热温度、保温时间来使Mn元素在热处理工艺中能够起到促进形成并且稳定奥氏体的作用,在高温时进行Mn配分,低温时进行C配分。本发明通过高温Mn配分的形式形成残余奥氏体,对双相钢进行相变强化,形成的残余奥氏体可以通过TRIP效应提高塑性,从而获得强塑积较高成本较低且焊接性较好的高强度钢。同时整个热处理时间较短,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在汽车用高强钢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热轧钢板
    2.
    发明公开
    一种热轧钢板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701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45477.5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材生产领域,并提供一种热轧钢板,所述热轧钢板各组分按质量比包括:C:0.017~0.029%、Si:0.3%以下、Mn:0.07~0.38%、P:0.07%以下、Ti:0.006~0.2%、Nb:0.006~0.3%、Al:0.03~0.7%和N:0.008%,余量为Fe。本发明公开的热轧钢板,在冶炼工艺中严格控制可能导致钢水增氮的环节,并且在轧制工艺中利用步进式加热炉对板坯进行分段加热,保证了足够多的钛的碳化物及碳氮化物的有效溶解和析出,藉此提高了热轧钢板的强度;降低了热轧钢板的生产成本。

    用于阀门修复的陶瓷增强金属喷焊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02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1570152.6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阀门修复的陶瓷增强金属喷焊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对稀土氧化物粉末和陶瓷粉末、陶瓷纤维分别进行球磨;按比例将稀土氧化物粉末和陶瓷粉末、陶瓷纤维加入分散剂进行一次混合,球磨后得到一次混合粉末;对一次混合粉末进行表面处理并超声分散,得到陶瓷增强金属喷焊粉末;将陶瓷增强金属喷焊粉末喷焊后通过热处理,得到陶瓷增强阀门耐磨层。本发明将低成本高硬度的陶瓷粉末及高韧性的陶瓷纤维和稀土氧化物结合,采用超声搅拌法或保护气球磨法制备陶瓷增强金属喷焊粉末,提高了阀门的耐磨性、韧性和耐腐蚀性,制备陶瓷增强金属喷焊粉末,工艺简单且能够有效降低粉末制备成本,同时提高良品率和生产效率,良品率达98%以上。

    Q235与9Cr18Mo的稀土碳氮共渗复合盐的配方及其QPQ气体碳氮共渗盐浴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23315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891890.4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Q235与8Cr19Mo用于表面碳氮共渗处理的盐浴剂及其气体碳氮共渗工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Q235与8Cr19Mo稀土碳氮共渗复合盐,复合盐包括碳氮共渗剂、稀土催渗剂。其中碳氮共渗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氯化铵7%~10%,氰酸钠25%~35%,木炭粉5%~10%,氰酸钾10%~15%,碳酸钠12%~20%,氯化钾12%~15%,亚硫酸钠3%~4%,磷酸钾2%~5%占总碳氮共渗复合盐的95%。稀土催渗剂占总碳氮共渗复合盐的5%,其中稀土催渗剂包括碳酸钇2%~3%,碳酸镧2%~3%。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钢件表面处理的盐浴碳氮共渗剂与其碳氮共渗工艺能生成保护基体的致密化合物层和疏松氧化层可有效提高钢件的显微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和抗疲劳性。

    一种连铸分节辊3D等离子喷焊修复方法及其所使用的喷焊粉末

    公开(公告)号:CN116140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49005.2

    申请日:2023-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分节辊3D等离子喷焊修复方法及其所使用的喷焊粉末。喷焊方法包括:失效连铸分节辊机加工、连铸分节辊3D等离子喷焊参数设置、3D等离子喷焊作业、焊后热处理。粉末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如下:C=0.42‑0.48%、Si=2.0‑3.0%、Mn=0.5‑1.0%、Cr=3.5‑4.5%、Mo=0.20‑0.30%、Ni=0.10‑0.30%、W=5.2‑6.2%、V=0.9‑1.0%、B=1.0‑1.3%,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粉末的粒度为200‑300目。本发明形成的喷焊层组织细密、均匀程度高、硬度高;并且喷焊层具有良好的耐急冷急热性能。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修复后连铸分节辊的使用寿命,相较于传统以堆焊方式修复的分节辊,使用寿命提升50%以上。

    一种电磁无损检测双相钢微观组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70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28118.7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无损检测双相钢微观组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有限元微观以及宏观模型,建立微观组织—初始磁导率/电阻率—电磁信号—温度关系数据库,通过测量出的电磁信号可以直接预测出双相钢微观组织构成,从而可以判断出钢铁产品的机械性能及质量,相比有损检测的方法,本方法简单高效,可以实时在线监测,结果真实准确,具有代表性,数据库一经建立便能重复快速使用,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更新扩充,本发明方法揭示了微观组织与电磁信号间的物理联系,同时实现了高温下的检测,为实现电磁信号监测钢铁微观组织并且进行实时反馈,动态调节生产、冷却参数奠定了基础。

    一种等离子喷焊钼元素增强钴基喷焊层修复铜管挤压模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34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77178.1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等离子喷焊钼元素增强钴基喷焊层修复铜管挤压模具的方法。本发明由1.0%~6.0%的Mo和94%~99%的硬质合金基体Stellite 6粉末组成,其合金成分为:C:1.1%;W:4.32%;Ni:1.11%;Fe:1.09%;Cr:28.73%;Si:1.15%;余量为Co。本发明采用等离子体转移电弧(PTA)焊机在硬质合金上沉积了混合1.0%、3.0%和6.0%Mo含量的Stellite 6喷焊合金,其硬度值从41HRC达到了51HRC,重量损失从0.023mg/min减少到了0.0027mg/min。本发明使得修复后的铜管挤压模具的喷焊层硬度和耐磨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本发明采用等离子喷焊工艺制备,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

    一种使用等离子喷焊陶瓷颗粒TiC增强铁基喷焊层修复注塑模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5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1985.4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陶瓷颗粒TiC提高修复后模具的耐蚀性以及耐磨性。本发明的等离子喷焊层由0.5%~1.5%的TiC粉末和98.5%~99.5%的440C铁基主体粉末组成。本发明在等离子体转移电弧喷焊设备上采用上述粉末,并结合相关喷焊工艺,对失效的注塑模具进行喷焊修复,喷焊层为冶金熔融焊,焊层与母材结合良好,并形成了富Cr元素的钝化膜,所修复的注塑模具喷焊层具有结合性好、耐蚀性强、耐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所修复的模具腐蚀电位高和腐蚀电流密度低,耐磨性强,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注塑模具因为腐蚀或者磨损导致模具报废的成本,填补注塑模具修复的技术空缺,在注塑模具修复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表征双相不锈钢铁素体晶粒尺寸和相分数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7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8359.7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无损检测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表征双相不锈钢铁素体晶粒尺寸和相分数的测量方法,步骤包括:分别设置保温和冷却条件,并分别对工业纯铁和双相不锈钢进行热处理,获取具有不同晶粒尺寸和不同相分数的试样;对试样进行线切割,获取待测试样;对待测试样进行铁素体晶粒直径测量、相分数测量;基于改进的U型传感器探头对待测试样进行测试,获取测试数据;基于测试数据构建响应关系数据库;基于响应关系数据库获取任意铁素体晶粒尺寸和相分数试样的信息。本发明采用一种创新的电磁表征方法来测量钢铁材料中的单一微观组元,能够适用于较小试样的测量,相较于传统方法,可以提高测量效率,减少测试时间和资源成本。

    基于交流电磁场的铁轨非对称性裂纹扩展形状重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3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217805.6

    申请日:2022-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流电磁场的铁轨复杂非对称性表面裂纹扩展形状重构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已有的交流电磁场测量技术,利用便携式探头,在裂纹表面长度方向上进行网格化扫描,获取裂纹表面长度数据点对应的裂纹口袋深度信息。通过已有的交流电磁场Bx信号‑裂纹信息数据库,计算口袋深度。以口袋深度为纵坐标,裂纹表面长度为横坐标,绘制裂纹口袋深度数据图,连接口袋深度数据点,最终重构铁轨内部裂纹扩展的复杂形状。通过本发明所阐述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表征裂纹复杂非对称性扩展形状,提供裂纹全面地尺寸信息,减少铁路运行维护成本,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本方法能够代替现有的以经验性判断或者复杂数学模型计算为主的裂纹尺寸表征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