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87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04911.8
申请日:2024-10-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1H1/06
Abstract: 一种控制热压缩过程中双金属协调变形的方法,属于双金属构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1)在热压缩变形前,待压缩的双金属材料为圆柱形坯料,取至通过热辗扩工艺成形的双金属环件,双金属坯料上侧为变形抗力较大的材料、下侧为变形抗力较小的材料;2)热压缩实验在数控油压机上进行,首先将圆柱形坯料加热至待压缩温度T,设定慢速压缩速率为v1,达到的变形量为ε1,然后提高压缩速率至v2,达到的变形量为ε2;3)确定出两层材料的变形量ε1、ε2与压缩温度、压缩速率的数学模型。本发明优点是能够快速设计两种材料的协调变形量,控制双金属材料的协调变形能力,提高了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753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04910.3
申请日:2024-10-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1H1/06
Abstract: 一种提高40Cr/Q345B拉伸过程中协调变形能力的方法,属于双金属构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1)在拉伸变形前,待拉伸的双金属材料为薄板料,取至通过热辗扩工艺成形的双金属环件,薄板料一侧为40Cr钢、另一侧为Q345B钢;2)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首先将薄板料加热至待拉伸温度T,设定慢速拉伸速率为v1,达到的变形量为ε1,然后提高拉伸速率至v2,达到的变形量为ε2;3)确定出两层材料的变形量ε1、ε2与拉伸温度、拉伸速度的数学模型,获得二者协调变形的变形量。本发明优点是能够快速设计两种材料的协调变形量,提高双金属材料的协调变形能力,提高了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7610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15106.7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镁合金三层不等厚复合环件短流程制造方法,属于环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在离心浇铸机上浇注外层6061铝合金,浇注温度为650~670℃,待温度降至530~550℃时开始浇注中层AZ31B镁合金,浇注温度为660~680℃,8~10s后立即浇注内层6061铝合金,浇注温度为650~670℃,时间为5~7s;2)随模具缓冷至室温,出模;3)双级均匀化;4)热辗扩:根据外层、中层和内层不等厚的特点,按照3个阶段控制进给参数;5)退火处理。本发明优点是复合环件交界面的冶金熔触结合性能较好,结合强度较高,制造工艺流程短,节能节材,节省设备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7733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0588.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镁合金双金属环坯界面厚度的控制方法,属于环件成形设计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只考虑外层材料为2219铝合金,内层材料为AZ31B镁合金,内层金属液浇注温度设定为670~730℃、铸型转速设定为200~680r/min,不考虑其他工艺参数和环坯几何尺寸的变化;2)确定离心铸造的铝镁合金双金属环坯的界面厚度百分比K、内层金属液浇注温度T和铸型转速N的关系,其中K=(B1/B0)×100%,B1为双金属环坯界面厚度、B0为双金属环坯壁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离心铸造工艺参数简便、快捷地确定双金属环坯界面厚度百分比,实现界面厚度的高效控制,提高了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15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78853.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装备的热轧连铸坯的厚度设计方法,属于板材成形加工设计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只考虑热轧前双金属连铸坯和热轧后双金属板的耐磨层长度等于其焊接层长度、以及耐磨层厚度大于其焊接层厚度的情况,且热轧后双金属板宽度不变、厚度减薄和长度增加;2)根据热轧后双金属板的长度L、宽度B、耐磨层厚度H1和焊接层厚度H2,确定热轧前双金属连铸坯的总厚度与热轧后双金属板的总厚度的关系;3)根据热轧前后的塑性变形体积不变原理,确定热轧前连铸坯的尺寸。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给定的热轧后双金属板尺寸简单快捷地确定热轧前连铸坯的尺寸,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10860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34445.2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000吨三梁三柱式液压机,属于锻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主要结构部件设计:液压缸、活塞杆、立柱、上横梁、活动横梁和下横梁;液压机在空间上设置为正三棱柱结构,三根立柱分别设置于正三棱柱的棱边位置处,上横梁固定安装于立柱的上方,下横梁固定安装于立柱的下方,活动横梁设置于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的立柱上,上横梁、下横梁与活动横梁的形状均设置为等边三角形;液压缸竖直向下设置于上横梁的上方,液压缸的活塞杆贯穿上横梁延伸至活动横梁的上方,活塞杆驱动活动横梁沿立柱上下滑动。本发明稳定性和空间操作性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00031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91508.7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硬盘壳体精锻成形方法,属于盒形件锻造成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采用立式离心铸造方式铸造镁合金预制板坯铸件;2)双级均匀化;3)热预锻:坯料初始温度为420~450℃,模具预热温度为280~320℃,压力机下压力为14~16MN,下压速度为3.5~4mm/s;4)热终锻:锻件初始温度为380~420℃,模具预热温度为280~320℃,压力机下压力为17~19MN,下压速度为1.5~2.5mm/s;5)中间固溶;6)冷精锻:下压力为12~14MN,下压速度为1~2mm/s;7)双级时效。本发明优点是节约材料,硬盘壳体壁厚成形极限大,外形尺寸精度高,散热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525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04900.X
申请日:2024-10-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1D39/00 , G16C20/10 , G16C20/70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18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提高40Cr/Q345B界面结合宽度的热压缩方法,属于双金属构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1)在热压缩前,双金属坯料取至通过离心铸造工艺成形的双金属环坯,沿双金属坯料的高度方向上侧为40Cr钢、下侧为Q345B钢,双金属坯料的直径为D0、高度为H0,界面结合宽度为B0;2)热压缩后,双金属坯料的高度减小至H、直径增大至D、界面结合宽度增大至B,设计出结合宽度B与压缩温度T和压下量ε的数学模型,根据温度和压下量即可确定出界面结合宽度B。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给定的压缩温度和压下量,简单便捷地通过数学模型确定结合宽度,提高了设计效率,得到界面结合较好的双金属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1169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394846.9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21C23/22 , G06F30/17 , G06F119/18
Abstract: 一种离心铸造双金属管坯壁厚的设计方法,属于无缝管材加工成形设计领域,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设计:1)只考虑离心铸造管坯的外层壁厚B01与内层壁厚B02之比为1,管件锻件的外层壁厚B1与内层壁厚B2之比为1.5的情况;2)设计管坯的总壁厚B01+B02与管件锻件的总壁厚B1+B2的关系;3)挤压前管坯内层内径d0等于管件锻件内层内径d1;4)设计管坯轴向长度L0的关系式;5)根据挤压前后塑性变形体积不变原理,确定双金属管坯的尺寸。本发明优点是能够通过双金属管件锻件的尺寸快速、精确地确定双金属管坯的尺寸,加快了设计进程,有助于缩短生产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815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78861.1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机械装备用热轧钢板厚度的设计方法,属于板材成形加工设计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机械装备用热轧钢板的耐磨层和焊接层通过热轧工艺结合在一起,只考虑热轧前板坯和热轧后双金属钢板的耐磨层长度均等于其焊接层长度、耐磨层厚度均大于其焊接层厚度,且热轧后双金属钢板宽度不变的情况;2)根据热轧后双金属钢板尺寸,分别确定热轧前板坯耐磨层厚度H01、焊接层厚度H02与热轧后双金属钢板的总厚度H1+H2的关系;3)根据热轧前后的塑性变形体积不变原理,确定热轧前板坯的尺寸。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给定的热轧后双金属钢板尺寸简单快捷地确定热轧前板坯尺寸,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