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98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88233.7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CN)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旋转关节转子周期扰动自适应抑制系统,包括:磁悬浮转子模态控制单元、平动扰动自适应抑制单元、转动扰动自适应抑制单元、周期扰动评价单元;磁悬浮转子模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磁悬浮转子稳定悬浮。周期扰动评价单元给旋转关节电机发送指令角速度,控制磁悬浮转子定转速旋转,并对磁悬浮转子A、B端位置频谱分析,作为扰动力矩抑制的参考。平动/转动扰动自适应抑制单元加在与磁悬浮转子模态控制单元中平动/转动控制器平行位置,对平动/转动模态中谐波次数为N的扰动力矩进行自适应控制。消除N次谐波扰动量。本发明适用于对电机磁场周期不均匀性进行自辨识、自补偿,进而抑制电机谐波扰动力矩,可大幅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7956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16940.0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8
Abstract: 一种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高频扰动的自适应补偿方法,适用于频率固定或具有频率漂移特性的高频力矩干扰的自适应补偿应用。本专利提供了一种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高频扰动的自适应前馈补偿方法,可实现在框架响应带宽低于转子频率的情况下,将转子动不平衡扰动频率幅值衰减至10%以下。从而极大程度地削弱了目前框架转速中最大的扰动因素即转子动不平衡扰动。实现将框架转速稳定度提升一倍,进而将控制力矩陀螺的输出力矩的稳定度也提升了一倍。
-
公开(公告)号:CN11318871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32064.9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控定子固连式磁悬浮旋转关节在线动平衡系统,主要包整周期旋转控制单元、转子系统单元、磁悬浮控制单元、同频电流提取单元、校正质量解算单元和自对中控制单元。整周期旋转控制单元构造出与转子同步的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提供给自对中控制单元和同频电流提取单元,同时控制转子系统单元中的转子稳定旋转;磁悬浮控制单元控制转子系统单元中的转子稳定悬浮;自对中控制单元控制转子系统单元中的转子悬浮中心为其几何轴,对转子四个径向通道进行自对中控制;同频电流提取单元提取转子系统单元中的磁轴承绕组中与转子同频的电流成分,即绕组同频电流成分,校正质量解算单元根据绕组同频电流成分解算平衡转子所需校正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80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482358.7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H02P29/024 , H02P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机霍尔传感器实时故障识别重构系统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机霍尔信号的实时故障识别、重构及故障保护方法,适用于各类高速(高速是指无刷直流电机启动后的运行状态)运行的无刷直流电机。本发明的方法可在无刷直流电机运转状态下,实时识别无刷直流电机霍尔传感器故障并完成霍尔信号重构。只要无刷直流电机霍尔信号有一相正确,即可重构出其他霍尔信号,保证高速电机正常工作;当霍尔信号全部故障时,可保证电机不发生过流现象,保证电机安全。相比传统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法,加入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大幅提高了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6887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10981272.9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动量轮成功包络分析与应用方法,首先获取动量轮的产品性能指标参数并分为终值判定类参数、过程分析类参数、趋势预估类参数,然后形成三种参数类型的成功包络线,最后根据三种参数类型的成功包络线判断当前参数是否在包络范围内,进而得到当前参数是否可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动量轮的各项参数分为终值判定类参数、过程分析类参数、趋势预估类参数,实现了对动量轮参数更准确的统计分析,进而能够更好的判断、预测动量轮参数,提高了成功包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86036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206725.5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3/46
Abstract: 一种抑制转子动不平衡扰动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在双环PI控制系统基础上嵌入前馈补偿模块和算法切换模块;在预设的Ng个控制周期内,设置整个框架控制系统工作在PI控制模式;从Ng+1控制周期开始,在每个控制周期,通过算法切换模块计算当前控制周期内CMG框架转速精度,确定是否需要切换当前控制周期的控制模式,若切换后为前馈补偿模式,则将速度环PI控制器输出的力矩参考值与反馈的框架电机的转矩做差,得到当前控制周期的机械转矩误差ej+1,前馈补偿模块根据ej+1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电流前馈补偿值Δiqref,j+1,将Δiqref,j+1加入所述的双环PI控制系统;若切换后为PI控制模式,则封锁电流前馈补偿,按照双环PI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275510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743426.5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机电一体化磁力矩器结构,包括磁棒(1)等;电路组件(2)包括电路板(5)等,电连接器(6)安装在电路板(5)一侧,电连接器(6)的插针电装在电路板(5)上,功率器件(8)安装在散热框架(7)上,散热框架(7)紧固在电路板(5)上;主腔体(19)通过底部与支架座a(16)紧固安装在磁棒(1)一端;磁棒(1)的引出线(13)穿入主腔体(19)的腔体内,并电装在电路板(5)上;电路组件(2)固定在主腔体(19)的腔体内。本发明实现驱动线路与磁力矩器本体的有机结合,合理布放线路盒的位置,提高整机的抗力学性能,满足驱动要求的前提下,大幅简化了驱动线路的结构,缩小产品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608116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0363896.9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吸振阻尼装置,包括配重、阻尼单元和悬臂波片;悬臂波片顺序设置有悬臂端、波纹段和固紧端,悬臂端下部设有凹槽结构,可提供刚度的阻尼单元置于悬臂波片悬臂端的凹槽中,阻尼单元可带动悬臂波片同步振动;配重置于悬臂波片悬臂端的上部,螺栓将配重、悬臂波片、阻尼单元与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端盖连接,通过拧紧力矩调整阻尼单元的刚度;悬臂波片的波纹段底面与顶面分别贴合于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端盖及壳体,悬臂波片振动时与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端盖及壳体产生干摩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引入柔性环节使系统振动模态增多相比,不会改变系统的振动模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振。
-
公开(公告)号:CN10601545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499864.1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F15/20 , F16F15/127 , F16F15/08
Abstract: 一种控制力矩陀螺复合减振装置,包括动力吸振器、金属橡胶隔振器,动力吸振器包括固紧配重块(1)、第一金属橡胶单元(3)、壳体(4)、壳体固紧螺钉(5),金属橡胶隔振器包括套筒(10)、第二金属橡胶单元(11)、第三金属橡胶单元(11)、第四金属橡胶单元(12)。本发明复合减振装置通过在框架转子系统的减重槽上安装动力吸振器、在控制力矩陀螺机座的安装耳上安装金属橡胶隔振器,克服了整机隔振平台无法针对框架转子系统减振的缺陷、整机隔振平台将控制力矩陀螺安装在平台上导致整机重心升高的缺点,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707172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28689.0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5/18 , H02P21/18 , H02P21/22 , H02P25/22 , H02P2203/03
Abstract: 一种CMG低速框架快速宽转矩范围、高精度驱动控制系统,采用双绕组电机形式,一个可提供大力矩,一个可提供高精度力矩,两电机可根据工况自由切换,具有宽转矩范围、高精度力矩输出能力,能够满足面向未来多任务实现的机动灵活性需求,以及超敏捷、动中成像的高性能卫星平台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