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513880U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21453790.0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包括模块组件、前纵梁组件、前防撞梁组件和抗扭加强板;所述前纵梁组件包括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所述左前纵梁的前端与所述模块组件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纵梁的前端与所述模块组件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前防撞梁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模块组件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抗扭加强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模块组件的中央与所述前防撞梁组件的中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前端模块安装结构结构简单、明显改善NVH性能、增加动力及底盘总成布置空间、避免耐久振动开裂风险和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0714277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0824126.9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罩撑杆车身安装组件,包括前隔下安装板左加强板、前隔下安装板右加强板、发罩机盖、上弯梁左支撑板、上弯梁右支撑板、上弯梁总成、手扶撑杆和两个气撑杆,两个气撑杆下端部分别可拆卸式转动连接于前隔下安装板左加强板中前部上侧和前隔下安装板右加强板中前部上侧,两个气撑杆上端部分别可解除式连接在发罩机盖左右两端下侧上,手扶撑杆下端部可拆卸式转动连接在上弯梁左支撑板中前部上侧上或上弯梁右支撑板中前部上侧上,手扶撑杆上端部可解除式连接在发罩机盖后侧左端部下侧上或发罩机盖后侧右端部下侧上。本实用新型发罩撑杆车身安装组件,可实现两种支撑杆分别对发罩机盖进行支撑,增加用户对发罩机盖支撑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851501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453647.1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部下车体支撑组件。该后部下车体支撑组件包括后轮罩加强板、主支撑板以及辅助支撑板。所述后轮罩加强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后方,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均与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撑板的下部分别与后纵梁和后地板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和所述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的下部与所述后纵梁固定连接。在连接的后轮罩区域形成框架结构,从而达到提升减震器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同时连接后轮罩内板和后纵梁以分散轮罩区域的应力值。
-
公开(公告)号:CN210364060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0824173.3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溜背型轿车白车身总成,下车体框架总成包括纵梁组件和横梁组件,纵梁组件包括左纵大梁、右纵大梁、前地板左纵梁和前地板右纵梁,横梁组件包括从前至后横向平行设置的前围板前横梁、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后地板第一横梁、后地板第二横梁、后地板第三横梁和后地板第四横梁,纵梁组件均设于座椅前横梁和座椅后横梁的下方并且纵梁组件的后端均与后地板第一横梁固定连接,左纵大梁的后端和右纵大梁的后端均设有腔体并分别与后地板第一横梁的腔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溜背型轿车白车身总成,白车身总成的下车体结构框架力的传递网络无缺口,传力路径网完整,提升了车身整体抗扭转和弯曲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0284387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823629.4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设置防止腐蚀的后地板筋条的车架结构,包括后地板、车身横梁及至少两个地板筋条,所述车身横梁的横梁搭接面与所述后地板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车身横梁通过所述横梁搭接面Y向延伸固定在所述后地板下侧,所述地板筋条Y向并排设置在所述后地板上侧上。本实用新型一种设置防止腐蚀的后地板筋条的车架结构,改善下车体涂胶密封性,从而在不使用镀锌板等材料提升,或工艺提升成本的情况下改善防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027623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824060.3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升前悬安装点刚度的前轮罩安装结构,包括前隔板下安装合件、前围板、前围延伸板、前轮罩焊合件和轮罩外板焊合件,前轮罩焊合件包括前轮罩定位器、前轮罩加强板和前轮罩外板,前隔板下安装合件包括前隔板下安装板,前隔板下安装板左侧与前围板右上侧固定连接,前隔板下安装板右侧延伸固定至前轮罩定位器左上侧上,前轮罩加强板位于前隔板下安装板下方,前轮罩加强板左侧与前围板右下侧固定连接,前轮罩加强板右侧延伸固定至前轮罩定位器左下侧上,前围延伸板固定在前隔板下安装板上方,前轮罩外板后侧延伸固定至前大梁上。本实用新型提升前悬安装点刚度的前轮罩安装结构,优化负荷传递路径,减少A柱区域应力,A柱区域应力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208498618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20728717.1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轮罩结构,包括顶盖横梁、C柱结构、轮罩上加强板、后轮罩、第一轮罩加强板、第二轮罩加强板、连接左右车身的第一横梁、连接左右车身的第二横梁,其中,所述C柱结构的顶部与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所述C柱结构的底部分别与所述轮罩上加强板的顶部、后轮罩连接,所述轮罩上加强板与所述后轮罩连接,所述轮罩上加强板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一轮罩加强板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身。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顶盖横梁、C柱结构、轮罩上加强板、后轮罩、第一轮罩加强板、第二轮罩加强板、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形成的载荷传递路径,可有效的增加车身强度,降低轮罩及地板周边应力,降低车身开裂风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617512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582845.1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地板传动轴安装组件,包括传动轴安装支架和传动轴加强板,传动轴可旋转设置于轴承座的中央,两个所述传动轴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轴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传动轴加强板的两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加强板与前地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地板传动轴安装组件,解决了传动轴安装过程中安装偏差大的问题,提高了安装效率,提高了传动轴的NHV性能,改善了噪声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851511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453635.9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地板总成。该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本体、备胎固定组件、备胎舱下横梁和凸筋组。所述后地板本体的前部中间开设有油泵检查孔,所述后地板本体的后部中间设置有备胎固定区域。所述备胎固定组件用于将备胎本体固定于所述备胎固定区域,所述备胎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备胎固定区域的中央位置。所述备胎舱下横梁横向设置于所述备胎固定区域的中部下方,所述备胎舱下横梁的端部与后大梁和所述后地板本体连接。所述凸筋组间隔设置于所述后地板本体上且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整个后地板总成采用平地板形式减缓了备胎安装区域的特征突变,改善了备胎安装区域的应力分布,利于后续平台化,改善了后地板本体的整体刚度,同时排液顺畅。
-
公开(公告)号:CN208559533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0697008.1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前隔板下安装板横梁组件,包括前隔板下安装板和横梁,所述前隔板下安装板包括隔板水平壁、第一竖直壁和第二竖直壁,所述第一竖直壁和所述第二竖直壁分别水平向上延伸固定在所述隔板水平壁前后两侧上,所述横梁水平固定在所述隔板水平壁上表面前侧,所述第二竖直壁后端固定有前围板。本实用新型一种前隔板下安装板横梁组件有效提高前隔板下安装零件整体刚度,提升发动机舱整体扭转刚度,使发动机Y向整体扭转刚度由15415Nm提高到16503Nm,扭转刚度提升7%左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