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5499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197497.4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快速压缩感知算法的OTFS系统信道估计方法,属无线通信信道估计领域,解决了DD域信道估计精度低效率低压缩感知实现复杂问题。包括发送端获取输入比特流进行预处理及星座映射调制后,得到发送端DD域信号,发送端DD域信号及导频输入OTFS调制系统调制输出发送信号s(t);s(t)经过快速时变信道处理获得接收信号r(t)至OTFS解调系统输出接收端DD域信号,利用改进FSAMP算法进行信道估计得到接收端DD域信道估计向量;计算接收端DD域信道估计向量与DD域信道向量的归一化均方误差,均方误差值趋近于0时获得信道估计结果;基于该估计结果对接收端DD域信号进行符号检测得到检测结果,检测结果经星座解调和后处理还原输入比特流输出。实现高精度信道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2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08619.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8/241 , A61B5/318 , A61B5/374 , A61B5/389 , A61B5/16 , A61B5/00 ,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操控员任务负荷判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个被试对象的多个生理状态下的生理特征数据,并标注对应的生理状态类别标签,构建训练样本集;所述生理状态类别包括极限注意力状态、非极限注意力状态、极限脑负荷状态和非极限脑负荷状态;利用所述训练样本集对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任务负荷检测模型;采集待预测操控员的生理特征数据,并输入所述任务负荷检测模型,得到各生理状态类别的检测结果;以及,基于预设的权重对各生理状态类别的检测结果进行加权融合,得到所述操控员的任务负荷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207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08618.4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8/214 , A61B5/372 , A61B5/397 , A61B5/0533 , A61B5/00 , G06F18/2411 , G06F18/25 , G06F18/2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控员极限脑负荷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构建极限脑负荷预测模型,极限脑负荷预测模型用于基于脑电数据、肌电数据和皮电数据对应的多种生理特征数据,分别利用与各生理特征数据对应的分类预测单元进行脑负荷状态预测,得到多个脑负荷状态类别结果,并基于设置的权重对多个脑负荷状态类别结果进行加权融合,判定操控员是否为极限脑负荷状态;获取多个被试对象的极限脑负荷状态和非极限脑负荷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肌电数据和皮电数据,构建样本数据集;利用训练集对极限脑负荷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利用验证集对训练后的极限脑负荷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基于验证结果对各分类预测单元进行权重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7407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79837.X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总线网络多优先级流量准入控制与动态规划方法,属于有线通信网络资源动态调度与规划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待准入TT流求解满足各RC流端到端最坏情况时延均不超过相应的端到端时延期限的TT流的第一调度方案并执行;若求解失败,则求解端到端最坏情况时延超过相应的端到端时延期限的RC流数量尽可能少的TT流的第二调度方案,若求解失败则TT流准入不通过;若求解成功,则基于第二调度方案求解部分RC流的压缩方案,用部分RC流的带宽压缩降低传输质量换取全部RC流的通信连贯性。本发明方法将新准入的TT流对RC流的影响将至最小,增加了TT流的准入概率,从源头上解决了新准入的TT流影响RC流量端到端延迟导致的RC流端到端超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1467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1910212623.8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固显控终端,包括:箱体部件,所述箱体部件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显控部件、背光部件和盖板部件,所述显控部件通过可拆卸粘胶剂框贴在所述箱体部件前端且与所述箱体部件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背光部件通过弹性阻尼材料固定在所述箱体部件内部且所述背光部件的LED背光源通过导热胶与所述箱体部件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盖板部件通过不锈钢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箱体部件后端且与所述箱体部件内侧壁密封连接,按键模组安装在所述箱体部件下端设置的矩形槽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满足轻薄化的使用需求,能在极端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中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07726.8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联合推演仿真下的模型安全控制方法,包括:环境准备;为面向联合推演仿真模型安全运行提供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在内的基础环境;部署及运行授权工具;进行所述模型的基本文件、运行环境和运行时间限制;部署及运行基本认证工具;进行所述模型基本认证;部署及运行数据沙箱;在构建联合推演仿真过程环境中,运行数据沙箱进行模型的推演仿真;部署及运行数据可信溯源工具;将联合推演环境关键操作、模型运行过程及运行结果上链,进行联合推演仿真操作可信溯源。本发明防止了联合推演仿真下核心资产的泄露,实现了联合推演仿真的安全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500583.3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图像的小型生物群体行为检测跟踪方法及装置,属于图像检测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帧图像和历史帧图像;将当前帧图像和历史帧图像输入至预置的检测网络中,得到当前特征图像和历史特征图像;其中,不同的特征图像是反映不同的帧图像中的各个被检测对象的图像;将当前特征图像和历史特征图像输入至预置的提取网络中,得到当前特征数据和历史特征数据;确定当前特征数据和历史特征数据中表示目标被检测对象所对应的点位的点位相似度;其中,各个被检测对象包括目标被检测对象;根据点位相似度,得到目标被检测对象的偏移数据;根据偏移数据,对当前特征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得到目标被检测对象的移动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62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736759.0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天津商业大学 ,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栖三模态机器人的滚动与飞行模态切换控制优化方法,属于两栖机器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器人难以在建筑复杂空间上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本发明中所述两栖三模态机器人在所述滚动模态和所述飞行模态切换过程中包括三轮支撑相、单轮两机臂支撑相和单轮支撑相三种相位,所述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对三轮支撑相下的两栖三模态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步骤2:对单轮两机臂支撑相下的两栖三模态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步骤3:对单轮支撑相下的两栖三模态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步骤4:根据步骤1~步骤3的分析结果,获取两栖三模态机器人的滚动模态和飞行模态切换过程数据。本发明适应复杂空间中的运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865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652161.3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李旭光 , 陈昭文 , 郭永红 , 修全发 , 李理 , 刘瑞 , 史超 , 崔令飞 , 郏奎奎 , 张恩帅 , 徐坤 , 郭凯杰 , 刘雨健 , 张硕阳 , 李克娜 , 王东旭 , 南怀良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边缘计算和无人驾驶技术领域,为实现地面无人平台低延时、响应快、高敏捷的图像处理和融合处理过程,且同时兼顾平台全天候和本地化处理任务,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地面无人平台的图像处理与融合计算装置,包括:视频接入转换单元、FPGA预处理计算单元、视频接出转换单元、ARM核心计算单元。该装置充分发挥FPGA和ARM两类计算单元硬件架构特点,利用与软件功能相匹配的并行和流水线计算资源,在视频转换单元的输入输出协同下,极大程度的减少了视频采集与处理延时时间,满足高清、低功耗场景使用需求,可达到较优的图像处理与融合计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548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07567.2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协同感知系统,包括:本车和协同感知合作方,本车搭载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协同感知合作方通过搭载的感知设备获得邻近本车的目标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将目标信息发送到本车;本车接收协同感知合作方发送的目标信息后,通过模型匹配和坐标转换,得到目标车辆MESH模型的n个控制点在本车观察坐标系中的坐标;通过目标的控制点是否位于本车观察视野和是否被本车视野中环境遮挡判断后,在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上显示本车观察视野内被环境遮挡目标的增强现实图像;或者显示不在本车观察视野目标、本车观察视野内未被环境遮挡目标的增强现实提示。本发明实现了不同观察视角的协同感知,提升任务执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