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9367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75470.3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9C64/141 , B29C64/209 , B29C64/321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蜂窝结构的3D打印制备方法,在3D打印机的进料管上设置碳纤维入口;3D打印机包括与进料管贯通的散热管和喉管,散热管和喉管的尺寸符合以下要求:设散热管上供基体材料通过的内孔直径的增加量为A,喉管的直径的增加量为A,连续碳纤维的直径为B,则A=B+(0.25~0.65)mm;设定打印路径为连续蜂窝结构,计算3D打印机的挤出量,再向3D打印机输入挤出量和打印路径;将基体材料从进料管加入,同时将连续碳纤维从碳纤维入口加入,即打印得到连续碳纤维增强蜂窝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3D打印连续碳纤维增强蜂窝结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81812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74576.1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9C64/176 , B29C64/30 , B33Y1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碳纤维蜂窝结构的3D打印方法及其自感知与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TPU-PLA线材:对PLA颗粒及TPU颗粒进行干燥,将质量比为3:1~1:4的TPU颗粒与PLA颗粒进行充分混合,通过挤出机得到PLA-TPU线材;以TPU-PLA线材与连续碳纤维为原料,连续的蜂窝结构为打印路径,3D打印得到连续碳纤维增强蜂窝结构,连续碳纤维增强蜂窝结构为具有连续且形状相同的孔格结构。解决了现有连续碳纤维增强蜂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状态信息难以获得、无法自恢复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479499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710902621.2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5B19/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件切削界面加工误差补偿建模与补偿系数学习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薄壁件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以测量数据为基础,在计算当次加工误差后,修正下次加工时的切削参数。在补偿计算时采用了计算简便的初始点弦割法,以此控制每次加工时的补偿系数。待加工误差稳定时,后续工件即可采用相同的切削参数,完成加工,实用性好。由于采用了基于初始点割线法的薄壁件误差补偿模型,补偿系数计算简单,收敛状态稳定,1次补偿后,误差减小了68.3%,2次补偿后,误差减小了83.4%,后续工件误差稳定在0.0061mm,简化了补偿模型,提高了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2002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43647.2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束CT病态投影重建伪影抑制方法,利用滤波反投影算法的准确性和迭代类算法抑制噪声的优势,通过解析算法和迭代算法的重建图像融合及迭代更新方法,实现病态投影重建伪影抑制,提高图像信噪比,改善由病态投影重建引起的伪影干扰。本发明提供的锥束CT病态投影重建伪影抑制方法,适用于正常投影和病态投影角度较少情况下的投影重建伪影抑制,方法的可靠性、稳定性、抗噪性好,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锥束CT病态投影重建伪影对图像的干扰与影响,明显改善锥束CT图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89492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333827.7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3Q1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嵌式压电传感器的薄壁件铣削加工振动监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薄壁件铣削加工振动监测方法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将压电传感器内置于夹具上;再将内置压电传感器进行连接与采集测试;通过力锤模态试验获取薄壁零件在装夹状态下的各阶固有频率;对薄壁零件进行侧铣加工,内嵌传感器对加工过程进行监测;对传感器与数控系统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与分析。该方法将压电传感器内嵌于夹具中,避免了传感器对铣削过程中刀具的干涉,同时由于内嵌式性质,传感器不会受到切削液的影响。内嵌式压电传感器对薄壁零件铣削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的进行实时采集,实现薄壁件铣削加工的实时振动监测,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765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19977.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5B19/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监测数据与零件加工位置的时空映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数控系统数据采集方法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在零件切入点位置或者在监测数据发生突变位置,记录数控系统数据采集信息的时间,并记录识别标记位置的在线监测数据:在标记位置监测数据发生明显突变的时间。将标记位置坐标采集时刻和切削力标记位置切削力采集时刻置零,将外加测试仪器数据和数控系统数据两个通道的数据采集频率设置为一致,此后在时域上在线监测数据与零件位置信息的时间同步,通过时间实现在线监测数据与零件加工位置的时空映射。本发明通过动态数据交换采集数控机床数据,能够实时高效的采集加工过程中零件位置信息,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59630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1220058.2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层的构件疲劳极限分布计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试构件表面变质层中不同深度下的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值;步骤2,对步骤1所得的测试数据进行残余应力与显微硬度沿深度分布的数字化建模;步骤3,确定显微硬度HV与疲劳极限σw的关系,建立包含显微硬度层的疲劳极限分布;步骤4,根据步骤3所得结果以及Goodman关系,求包含残余应力层和显微硬度层的疲劳极限分布。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可以快速获得构件不同深度下的疲劳极限,实现对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分布合理性的快速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7030522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710371312.7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3Q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复杂薄壁零件加工振动抑制的磁流变阻尼支撑器件,用于解决现有磁流变阻尼支撑器件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下端盖、外壳、线圈、挤压板、支撑杆和上端盖,还包括密封圈、隔磁环、弹簧、位移传感器和直流稳压电源。该阻尼支撑器件具有动态可控性能,随着薄壁零件材料去除、切削位置和切削阶段不同因素使得薄壁零件动力学演化特性加剧,在不改变夹具原始布局情况下,有效调控磁流变阻尼支撑外界磁场控制参数,改变其动态特性,从而重构加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保证薄壁零件加工系统稳定性,实现对复杂薄壁零件精密定位和加工,降低加工过程中薄壁零件加工变形和振动,提高薄壁零件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773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016000.X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对比度图像分割方法,提供一种能有效、自适应地对低对比度图像进行分割的方法,即基于区域限制改进的Otsu图像分割方法,添加移动窗口概念,利用局部窗口内边缘像素信息实现局部窗口大小的自适应,依次在局部窗口内利用局部窗口阈值对当前像素进行分割,大大提高了分割算法分割低对比度图像的精度和抗噪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2013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397921.5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5B19/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实测切削力数据与离线优化的粗加工进给速度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被加工毛坯零件固定机床工作台上;2.使用恒定的切削参数加工整个零件,采用测力仪测量并记录加工过程的切削力;3.将对应点的切削参数以及切削力值带入切削力模型,求解加工轨迹对应点的切削深度;4.由NC代码求解对应点的坐标值,在此基础上加上切削深度,获得切削轨迹处毛坯表面形貌曲线,通过对所有轨迹进行多项式插值计算即可得到毛坯的原始模型,实现原始模型的反求;5.利用毛坯原始模型和切削参数离线优化方法,实现毛坯不确定产品首道工序加工参数优化;本发明能够降低刀具损耗,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