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82643B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910078258.2
申请日:2009-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两维大口径快速控制反射镜,适用于各种光学系统中驱动和稳定光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满足反射镜口径大于250mm的要求,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快速控制反射镜的倾角范围和谐振频率。本发明通过四块分布的弹簧片和中心球铰,实现反射镜具有绕两轴柔性转动,其余自由度刚性固定;通过改进反射镜固定方式,并使两轴旋转中心和转动体重心合一,以及对支撑镜框和反射镜的轻量化设计,实现转动体的轻量化和绕轴转动惯量的最小化;通过对直线驱动装置和微位移位置传感器进行合理布局,实现整个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551832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82589.3
申请日:2009-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空气扰动下的光机系统光学建模和仿真方法。通过开发集成光学建模算法(该算法的核心为光线追迹),实现了在同一软件内部的光学性能评估,解决了以往在集成仿真中调用多个应用软件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使仿真更快,更稳定。对于扰动空气的仿真,采用的方法是先将其离散化,把空气的扰动模拟为每个分割面的扰动,每部分的空气模拟为折射率不同的棱镜,这种仿真方法将状态复杂的空气流体模拟为扰动面的刚性扰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便于计算机仿真的实际操作。采用此方法,建模和仿真的操作简单且失误率低,只需利用集成光学建模算法编制程序,将设计好的光机系统参数及划分好的空气扰动面各参数输入该程序,便可计算出系统的各扰动光学灵敏度矩阵。仿真时将模块的参数设置为这些扰动光学灵敏度矩阵,便可得到系统的实时受扰光学性能。另外该方法所要求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不高,适用性强,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482643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78258.2
申请日:2009-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两维大口径快速控制反射镜,适用于各种光学系统中驱动和稳定光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满足反射镜口径大于250mm的要求,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快速控制反射镜的倾角范围和谐振频率。本发明通过四块分布的弹簧片和中心球铰,实现反射镜具有绕两轴柔性转动,其余自由度刚性固定;通过改进反射镜固定方式,并使两轴旋转中心和转动体重心合一,以及对支撑镜框和反射镜的轻量化设计,实现转动体的轻量化和绕轴转动惯量的最小化;通过对直线驱动装置和微位移位置传感器进行合理布局,实现整个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3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8716.0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气照明后向散射光实现多孔径共轴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激光器、发射孔径、探测孔径和成像系统;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激光进入发射孔径后经过单孔径望远镜,由光束偏转扫描器件调整发射方向后射入大气;探测孔径负责接收指定距离处的大气照明后向散射光与接收目标上反射回来的目标反射光;来自探测孔径的大气照明后向散射光进入成像系统后,被会聚透镜会聚进入成像相机,在成像相机的靶面形成聚焦光斑,根据成像相机聚焦光斑的位置,由算法调整探测孔径的多孔径望远镜光轴精细调节器件,直到所有聚焦光斑重合,实现探测孔径的共轴。本发明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6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93352.6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柱对称矢量光束产生方法及装置。利用激光器、起偏器、扩束镜、偏振方向旋转器、双自由曲面光束整形系统、相位调控器件以及由分束镜、光束旋转器、两块反射镜、相位补偿装置及合束镜构成的马赫曾德干涉仪光路结构产生柱对称矢量光束。激光器输出的光束经过起偏器后为线偏振光,通过扩束镜后,调整偏振方向,接着光束通过光束整形系统后整形为TEM10模高斯光束并且通过相位调控器件使得两瓣光斑的偏振方向相反,即两瓣光斑相位差为π,之后,利用马赫曾德干涉仪光路结构将光束分束并分别调控,其中一条支路成为TEM01模高斯光束,另一支路利用相位补偿装置调节光束的相位,使两路光束共相,最后两束光合束为径向或角向偏振光。
-
公开(公告)号:CN118328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7622.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偏振调制的偏振角正弦条纹三维测量方法及装置。使用空间光调制器生成四幅偏振角正弦变化的条纹图,相移量依次为#imgabs0#,得到偏振编码条纹组。将所述编码条纹组投影至待测物体处,采集待测物体返回的四通道条纹图像。利用四通道条纹图像,求解斯托克斯矢量,并进一步计算出偏振角图。结合特定的四步相移计算公式对偏振角图像进行相位解析,并通过相位图重建得到所述待测物体的三维数据。本发明提出基于偏振调制的偏振角正弦条纹三维测量方法及装置,适用于不同反射率物体、高动态范围场景,且有较好的抗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25878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438692.3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阵列设计方法,分别建立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圆柱曲面空间解析方程;求解方程组,获得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最高点空间位置坐标;根据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最低点与最高点的空间位置坐标,求解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倾斜端面截面的倾角;根据内遮光筒倾斜截面倾角与内遮光筒圆柱曲面方程,在三维建模软件(ProE、Cero等)中建立紧凑型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阵列。此方法主要通过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推导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倾斜截面倾角,该解析思路可以适用于任意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的设计,本发明有效改善了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各子孔径之间外部杂散光的相互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1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911293897.0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设备自主精度鉴定的系统和方法,所涉及的领域主要为光电跟踪测量、飞行器测控领域中高精度光电设备精度鉴定。其中精度鉴定的系统包括:1)时统系统;2)GNSS卫星接收机;3)数据处理器;4)附属通信系统。其中,系统可以自主实现对GNSS卫星(包括GPS卫星、Glonass卫星、Galileo卫星或北斗卫星等)位置计算,并引导光电设备对目标进行捕获。同时,当光电设备独立实现对GNSS卫星轨迹测量后,可以和本系统的位置进行数据比对,实现位置精度高精度鉴定的目的。本系统实现简单,集成度高,自主性强,鉴定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8751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88346.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级抑噪的暗弱目标检测方法。针对目标的信噪比以及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低,且目标在整幅图像中所占的像素数少而对目标检测造成困难的问题,利用背景消除、阈值分割、大块噪声消除、小粒噪声消除以及目标修复等步骤对暗弱目标进行探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方法可以在单帧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低的情况下成功检测到目标;且解决了目标能量泄露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3042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911092746.9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6T7/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峰域形态辨识的弱小点目标提取方法。针对现有点目标提取方法对低信噪比点目标提取能力有限的问题,根据点目标峰域不易受背景和噪声影响的原理,对点目标峰域形态进行建模和辨识,并用卷积运算推导了似然矩阵的简化计算式,进而实现对弱小点目标的快速提取。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方法可以提取单幅图像中信噪比极低的点目标,可同时提取高信噪比和低信噪比的点目标,并且有快速计算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