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反射式激光光束整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95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0633512.6

    申请日:2022-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反射式激光光束整形方法及装置,可用于将激光器输出光束的光强整形为所需要的环形分布,并能够有效补偿光强整形所产生的相位变化。本发明采用两片非球面反射镜,第一块非球面反射镜实现入射激光光束的能量发散光强整形,使得反射光在第二块非球面反射镜处实现所需要均匀平顶光的能量分布;第二块非球面反射镜负责对光束进行准直和相位补偿,使得输出的光束不仅为平顶光束,还具有近衍射极限的相位分布。本发明是集光束整形、光束准直和相位校正于一体的,具有结构紧凑、抗损伤阈值高、整形均匀化效果好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同轴反射式激光光束整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95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33512.6

    申请日:2022-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反射式激光光束整形方法及装置,可用于将激光器输出光束的光强整形为所需要的环形分布,并能够有效补偿光强整形所产生的相位变化。本发明采用两片非球面反射镜,第一块非球面反射镜实现入射激光光束的能量发散光强整形,使得反射光在第二块非球面反射镜处实现所需要均匀平顶光的能量分布;第二块非球面反射镜负责对光束进行准直和相位补偿,使得输出的光束不仅为平顶光束,还具有近衍射极限的相位分布。本发明是集光束整形、光束准直和相位校正于一体的,具有结构紧凑、抗损伤阈值高、整形均匀化效果好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基于旋转双闪耀光栅的阵列光束偏转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831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710704432.4

    申请日:2017-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双闪耀光栅的阵列光束偏转的方法,采用多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构成阵列,每一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根据两闪耀光栅的绕轴独立旋转来控制其中单路激光的定向偏转,通过旋转双闪耀光栅阵列实现阵列激光束的定向偏转控制。在每一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控制单路激光定向偏转的过程中,准直激光光源入射到第一块闪耀光栅上,再通过第二块闪耀光栅,两闪耀光栅进行绕轴独立旋转,从而实现出射光束的二维偏转,每单路出射光束的偏转角和方位角可根据两闪耀光栅的旋转角度得出。本方法具有输出光束功率高、光束能量损耗少,偏转精度高、系统体积轻便等特点。

    一种紧凑型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阵列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587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38692.3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阵列设计方法,分别建立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圆柱曲面空间解析方程;求解方程组,获得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最高点空间位置坐标;根据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最低点与最高点的空间位置坐标,求解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倾斜端面截面的倾角;根据内遮光筒倾斜截面倾角与内遮光筒圆柱曲面方程,在三维建模软件(ProE、Cero等)中建立紧凑型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阵列。此方法主要通过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推导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倾斜截面倾角,该解析思路可以适用于任意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的设计,本发明有效改善了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各子孔径之间外部杂散光的相互串扰。

    一种基于旋转双闪耀光栅的阵列光束偏转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831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704432.4

    申请日:2017-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双闪耀光栅的阵列光束偏转的方法,采用多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构成阵列,每一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根据两闪耀光栅的绕轴独立旋转来控制其中单路激光的定向偏转,通过旋转双闪耀光栅阵列实现阵列激光束的定向偏转控制。在每一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控制单路激光定向偏转的过程中,准直激光光源入射到第一块闪耀光栅上,再通过第二块闪耀光栅,两闪耀光栅进行绕轴独立旋转,从而实现出射光束的二维偏转,每单路出射光束的偏转角和方位角可根据两闪耀光栅的旋转角度得出。本方法具有输出光束功率高、光束能量损耗少,偏转精度高、系统体积轻便等特点。

    一种克服大气湍流的空间激光束光纤耦合效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304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03489.2

    申请日:2015-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克服大气湍流的空间激光束光纤耦合效率实时优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导致光束漂移和光斑能量集中度下降的各种因素,利用快速反射镜抑制光束漂移;利用相位控制器补偿大气湍流和系统静态像差带来的光束波前畸变,并采用盲优化控制策略,以光纤耦合效率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使之收敛并保持较高水平,从而克服大气湍流和系统静态像差对耦合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大程度提高光纤耦合效率。该方法无需位置和波前传感器,通过同时对快速反射镜和相位控制器的控制电压采用盲优化控制,使光纤耦合效率收敛并保持在较高水平。该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在星地激光通信、激光雷达以及星地量子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单光楔的双波段合成光束检测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4880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64589.0

    申请日:2015-05-22

    Inventor: 崔占刚 亓波 任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光楔的双波段合成光束检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用于对双波段的合成光束光轴平行度的检测。基于单光楔的双波段合成光束检测系统包括缩束前组、缩束后组、衰减片、楔镜、成像组、CCD传感器,利用楔镜对两波长的色散系数差异使两波长的激光光束产生一个固定的初始夹角,从而实现对双光束合成光的光轴平行度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