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07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11291.8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7/00 , A01N63/40 , A01P1/00 , A23L3/3571 , C12R1/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SapYZUalpha及其应用,该噬菌体经鉴定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属于一种新型噬菌体,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22年1月5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023。本发明获得高效裂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噬菌体,能够有效抑制各种基质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应用于制备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抑菌剂。本发明制备的抑菌剂能够在培养基、食物基质中有效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同时可以有效抑制设备、器皿、原料固体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膜形成,并且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可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传播和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2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164798.8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治扩展青霉及展青霉素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该菌株已于2022年1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2014。将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活化培养后离心获得菌体,离心后的菌体经洗涤、离心得到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生物制剂。将菌体再用保护剂重悬达到浓度1010CUF/mL,然后将悬浮液培养后冷冻干燥得到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菌粉生物制剂。本发明所提供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 XZ1)具有耐酸性,能够抑制培养基中的扩展青霉以及展青霉素,同时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可显著抑制苹果中的扩展青霉及展青霉素,用于去除食品的展青霉素,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979402.6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特异性识别阪崎肠杆菌存活细胞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及其引物,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含有阪崎肠杆菌噬菌体的特异性裂解培养液;2)将步骤1)中制备的裂解培养液分别与标准菌株梯度悬液及样品稀释液共培养;3)通过qPCR测定步骤2)中共培养物Ct值变化量;4)根据步骤3)中△Ct值与标准菌株梯度悬液活菌数的线性关系计算样品中阪崎肠杆菌存活细胞数,实现样品中阪崎肠杆菌存活细胞数快速定量测定。本发明中的检测方法对死亡细胞和其他菌株无交叉反应,检测周期为5.5h,检测通量高,适合于食品或环境样本中阪崎肠杆菌存活细胞的定量检测,以及快速评价消毒杀菌条件对阪崎肠杆菌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8047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751731.5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pYZU84及其在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大流行株活细胞含量中的应用,所述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ppYZU84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20242,保藏日期为2020年06月28日。相比传统平板计数和qPCR定量检测技术,本发明利用噬菌体VppYZU84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大流行株活细胞含量的方法具有选择性,对死亡细胞和其他菌株无交叉反应,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合于食品或环境样本中副溶血性弧菌大流行株存活细胞的快速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41635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83277.9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清蛋白‑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的交联作用将乳清蛋白修饰到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纳米颗粒表面,整个制备方法及制备过程简单快捷,乳清蛋白来源广泛,纳米颗粒制备周期短、分散性好、产率高;对ε‑聚赖氨酸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了其因环境因素造成的活性损失,提高了其生物利用率,并且纳米颗粒具备控制释放的能力,能够延长ε‑聚赖氨酸的抗菌效果;有效增强了纳米颗粒的乳化功能,并且在制备过程中不添加化学乳化剂,绿色安全,使所制备抗菌剂应用潜能进一步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6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0417049.5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乳中免疫活性肽BP1,所述活性肽BP1的氨基酸序列为NQFLPYPYYAKPA,该活性肽BP1能够显著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6的分泌,具有良好的免疫促进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活性多肽的富集方法,本发明以活性肽BP1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牛乳发酵参数,最终得到活性肽BP1含量达到0.213 mg/mL,显著优于常规发酵技术,该方法可用于提高发酵乳中免疫活性肽含量,为进一步探索发酵乳中提取生物活性肽提供工艺指导,对开发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乳制品和保健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68685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711078209.X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蛋白分离纯化的方法,解决了现有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无法获得B.amyloliquefaciensF1高纯度的抗菌蛋白、杂质蛋白多和抗菌蛋白收率低的问题,对其稳定性研究,为开发抗菌蛋白的应用前景奠定了基础。本发明通过超滤浓缩、硫酸铵沉淀的方法获得抗菌粗蛋白;离子交换对抗菌粗蛋白进行初步纯化;凝胶层析纯化后获得较纯的抗菌蛋白。本发明的B.amyloliquefaciensF1抗菌蛋白在100℃处理30min时抑菌活性保留率在80%以上;在pH为5.0‑9.0范围内其抑菌活性仍然在70%以上;对胰蛋白酶较为敏感;经紫外线照射与反复冻融后仍然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一价金属离子对抗真菌蛋白的抑菌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9453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711403460.9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C9/13
Abstract: 一种豆渣酸奶的生产方法,涉及酸奶的生产技术领域。将脱脂乳粉在85~90℃下灭菌30分钟取得灭菌牛乳,待灭菌牛乳温度降至40~42℃后接入乳酸菌进行保温发酵,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温发酵后再加入豆渣发酵粉在30~37℃条件下再次发酵3h,最后加入稳定剂,在85~90℃下灭菌30分钟,于0~5℃下冷藏后熟1~2天,得豆渣酸奶。本发明采用豆渣发酵粉作为生产酸奶的一个原料组分,利用毛霉发酵将豆渣中众多营养成分含量提高,并增加其可吸收性,继而添加到酸奶中,以提高酸奶的品质极其风味,制作出发酵豆渣酸奶新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209482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81364.8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噬菌体YZU.P.A‑5及其用途,该噬菌体经鉴定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属于一种新型噬菌体,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20年6月15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206。本发明获得高效裂解霍氏肠杆菌的噬菌体,能够有效抑制各种基质中的霍氏肠杆菌,可以应用于制备控制霍氏肠杆菌污染的抑菌剂。本发明制备的抑菌剂能够在培养基、食物基质中有效控制霍氏肠杆菌的生长,同时可以有效抑制设备、器皿、原料固体表面霍氏肠杆菌菌膜形成,并且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可降低霍氏肠杆菌传播和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95670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83754.1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6/72 , A61K9/20 , A61P39/02 , A61P39/00 , A61P29/00 , A61P39/06 , A61P3/06 , A61P37/04 , A61K31/198 , A61K31/375 , A61K31/4415 , A61K31/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芝解酒丸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樟芝解酒丸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樟芝醇提物40~60份,枳椇子7~11份,葛根5~8份,维生素1~3份,氨基酸1~3份,稳定剂6~10份,甜味剂5~10份,矫味剂2~5份。本发明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樟芝醇提物,再辅以枳椇子、葛根、氨基酸及维生素等解酒物质,进一步提高了解酒效果。同时,通过添加甜味剂及矫味剂等物质,充分掩盖了该樟芝解酒丸剂的苦味,显著改善了该解酒丸剂的口感。该配方中的成分安全、无副作用,能够加速体内酒精分解和排泄,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护肝脏及脾胃等脏器的功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