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9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0037.6
申请日:2025-01-25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1B32/97 , C01B32/977 , B82Y40/00 , D01F9/08 , D01F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硼元素掺杂碳化硅纳米纤维粉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硅源、硼源与碳源混合,得到混合粉体;在封闭条件下,将所述混合粉体进行真空微波烧结,得到硼元素掺杂碳化硅纳米纤维粉体。本发明将混合粉体通过真空封管处理以隔绝空气,保护合成的碳化硅纤维粉体在高温下不被氧化,防止氧化硼挥发;采用真空微波烧结的方式制备出高纯的硼元素掺杂碳化硅纳米纤维粉体,实现了掺杂效果良好、缩短制备时间、制备粒径小且粒径分布均匀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026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391789.3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1B32/977 , C01B32/97 , C01B32/963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化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用碳源和硅源制备前驱体,所述碳源和硅源的摩尔比为3~10:1;将前驱体压力成型后,进行微波烧结,得纳米碳化硅颗粒;微波烧结的温度变化为:以10~6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1200℃,保温0.1~0.5h。本发明提供了纳米碳化硅颗粒制备的更多可能性,先制备前驱体、再进行微波烧结,从而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米碳化硅颗粒。本发明提出的纳米碳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可制备出粒径均匀、纯度高、高硬度的纳米碳化硅颗粒。该颗粒具有良好的韧性以及吸波性能,可应用于集成电路、纳米复合材料或吸波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839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81877.1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氮化硼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酸化预处理六方氮化硼的微波超声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氮化硼工业废料进行球磨处理,过筛,获得废料粉末;将废料粉末分散于酸液中后,进行超声预处理,获得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置于微波超声设备中进行微波超声处理,以同步进行微波辐射加热和超声处理,微波超声处理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后干燥,即获得再生的六方氮化硼。本发明通过对含有六方氮化硼的工业废料进行球磨后,超声酸化预处理制备前驱体、再进行微波超声加热,可得到粒径均匀、纯度高的再生hBN粉料,减小普通再生的二次污染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业效益;且处理操作步骤简单,回收耗时短,有利于进行工业化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99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43039.5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1G2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锆无机非金属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锆中空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将碱式锆盐溶解于乙酰丙酮和正丁醇的混合醇溶剂中,混合搅拌得到透明溶液;将所述透明溶液于100~200℃下进行微波溶剂热处理,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沉淀,对沉淀进行超声清洗,分离,干燥后得到二氧化锆中空纳米球,本发明采用通过引入微波溶剂热的制备工艺替代传统水热法合成中空锆球的制备工艺,使其在微波溶剂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微波的耦合作用,形成微波热点,积累热量,提高原子界面扩散速率,能够实现在低温下快速制备二氧化锆中空纳米球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582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1274146.6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Cu/C/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以表面包覆有SiO2‑Cu2O界面修饰相的SiC颗粒作为前驱体,并将其与Cu粉及石墨粉体经球磨处理均匀混合,获得复合粉体;将所述复合粉体预压制坯,获得坯体;在所述坯体周围均匀放置微波透波材料,随后,于700~1000℃的温度下微波处理10~30min,即获得Cu/C/SiC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通过在Cu/SiC复合粉体中引入石墨,使其在微波烧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微波的耦合作用,形成微波热点,积累热量,提高原子界面扩散速率,能够实现在低温下快速制备Cu/C/SiC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2089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66057.9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1B32/977 , C01B32/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C粉体及无预成型微波加热制备SiC粉体的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溶胶凝胶法或湿法球磨法制备前驱体粉体,再对前驱体粉体采用无预压成型和无气氛保护处理,强化微波加热过程中的微波热效应及非热效应对其的作用效果,促进了微波加热过程中的C@SiO2界面反应,能够在短时间内合成具有高纯度和拥有大量定向排列规则纤维的SiC粉体。本发明原料制备步骤简单,操作方法明了,制备时间短、无污染;创新性地采用无预压成型和无气氛保护处理前驱体粉体的方式微波加热制备SiC粉体,节约制备成本,为规模化微波加热制备SiC粉体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331851.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4B35/26 , C04B35/622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熵铁氧体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MnO、Co3O4、FeO、NiO、Cr2O3粉体原料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粉体;S2、将混合粉体预压制坯后,利用微波烧结,烧结温度900~1200℃,保温时间0.5~1h,即得(MnCoFeNiCr)3O4高熵铁氧体吸波材料。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该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而且有效的降低了该材料的合成成本,提高了合成效率。该方法制备的吸波材料易于加工,同时可以获得超宽带的吸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54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271983.9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4B35/565 , C04B35/571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结构陶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Si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粒径不同的SiC颗粒进行不同的质量比例混合,然后加入聚碳硅烷,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粉体;S2、将S1得到混合粉体装入模具中,对混合粉体预压后,采用振荡热压烧结,冷却得到SiC陶瓷材料。本发明采用不同粒径的SiC颗粒,按照不同比例进行颗粒级配,加入聚碳硅烷,在不添加烧结助剂条件下,通过振荡热压技术进行烧结以获得高致密度、高性能的无烧结助剂SiC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1485345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345917.X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4B35/12 , H05K9/00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高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化学分子式为(Fe0.2Co0.2Ni0.2Cu0.2Zn0.2)Cr2O4,微观形貌为平面状,具有两种晶型:尖晶石型与钙钛矿型;制备步骤如下:(1)、按FeO、CoO、NiO、CuO和ZnO的摩尔数之和∶Cr2O3=1∶(1‑3)且FeO、CoO、NiO、CuO、ZnO等摩尔量,称取相应质量的粉末状金属氧化物原料FeO、CoO、NiO、CuO、ZnO、Cr2O3并混合均匀;(2)、将步骤(1)制备好的混合粉末压制成块状,控温在1000‑1400℃煅烧6‑12h,取出煅烧产物即得高熵陶瓷。本发明制备出具备电磁波吸收性能的高熵陶瓷,为此类高熵陶瓷的电磁吸收和屏蔽的实际应用提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19699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27440.6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4B38/06 , C04B35/565 , C04B35/571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结构陶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SiC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SiC颗粒与液态聚碳硅烷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坯体;将坯体于1000~1300℃的温度下进行微波烧结处理,得到所述多孔SiC陶瓷材料。本发明通过在SiC颗粒中加入液态聚碳硅烷作为前驱体,并对其进行微波烧结处理,依靠微波独有的热效应,即微波耦合热效应和等离子体热效应,结合前驱体热解产生的气体在微波场的作用下被激发为等离子体,产生局部的瞬间高温把周边的SiC颗粒熔融固结到一起,同时前驱体热解产生的碳化硅也可以作为连接相存在于碳化硅颗粒之间,使合成的多孔SiC陶瓷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