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表面高阻尼NiTip/Al复合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7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65878.8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表面高阻尼NiTip/Al复合层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将NiTi颗粒引入铝合金表面,成功制备出NiTip/Al表面复合层。该铝合金表面NiTip/Al复合层具有优异低温和室温的阻尼性能,其阻尼性能明显优于铝基体材料。分别在室温时(27℃)、‑90℃时、‑55℃时、0℃时、60℃时,表面复合层的内耗值最高分别可达到0.0126、0.0116、0.0120、0.0122、0.0105,分别是其相应的铝基体材料的2.17倍、2.64倍、2.31倍、2.18倍、1.78倍。采用不同时效状态的NiTi颗粒作为增强相不仅能有效地改善表面复合层的阻尼性能,还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控表面复合层的相变阻尼温区。

    一种控制热压缩过程中双金属协调变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7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04911.8

    申请日:2024-10-27

    Abstract: 一种控制热压缩过程中双金属协调变形的方法,属于双金属构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1)在热压缩变形前,待压缩的双金属材料为圆柱形坯料,取至通过热辗扩工艺成形的双金属环件,双金属坯料上侧为变形抗力较大的材料、下侧为变形抗力较小的材料;2)热压缩实验在数控油压机上进行,首先将圆柱形坯料加热至待压缩温度T,设定慢速压缩速率为v1,达到的变形量为ε1,然后提高压缩速率至v2,达到的变形量为ε2;3)确定出两层材料的变形量ε1、ε2与压缩温度、压缩速率的数学模型。本发明优点是能够快速设计两种材料的协调变形量,控制双金属材料的协调变形能力,提高了设计效率。

    一种提高40Cr/Q345B拉伸过程中协调变形能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53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04910.3

    申请日:2024-10-27

    Abstract: 一种提高40Cr/Q345B拉伸过程中协调变形能力的方法,属于双金属构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1)在拉伸变形前,待拉伸的双金属材料为薄板料,取至通过热辗扩工艺成形的双金属环件,薄板料一侧为40Cr钢、另一侧为Q345B钢;2)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首先将薄板料加热至待拉伸温度T,设定慢速拉伸速率为v1,达到的变形量为ε1,然后提高拉伸速率至v2,达到的变形量为ε2;3)确定出两层材料的变形量ε1、ε2与拉伸温度、拉伸速度的数学模型,获得二者协调变形的变形量。本发明优点是能够快速设计两种材料的协调变形量,提高双金属材料的协调变形能力,提高了设计效率。

    一种热轧工程机械装备钢板轧制比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27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2670.2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一种热轧工程机械装备钢板轧制比的设计方法,属于板材成形加工设计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只考虑用于工程机械装备的钢板热轧前后耐磨层长度均等于焊接层长度、耐磨层厚度均大于焊接层厚度,且热轧后的宽度不变、厚度减薄和长度增加的情况;2)根据热轧后双金属钢板的尺寸,设计出耐磨层轧制比K1、焊接层轧制比K2;3)再根据塑性变形体积不变原理,计算热轧前板坯的耐磨层厚度h01、焊接层厚度h02、长度l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给定的热轧后双金属钢板尺寸,简单快捷地设计出轧制比和确定热轧前板坯尺寸,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工序时间。

    控制含稀土铝镁合金大变形量轧制中形成剪切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4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86607.7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含稀土铝镁合金大变形量轧制过程形成剪切带的方法,通过在轧制变形前增加锻造变形+退火处理工序,通过合理调控锻造温度(200‑400℃)、锻造等效应变率(2‑8)和锻件退火温度(300°C‑550°C),获得最优的合金晶粒尺寸分布和最佳的高/低角度晶界比例,使得轧制变形较为均匀。轧制变形量为30%‑50%时,轧制板材纵截面均未观察到明显的晶内剪切带,当轧制变形量增大至70%,也没有大量的宏观剪切带形成,表明高/低角度晶界混合的混晶组织在轧制过程中对剪切带的形成及演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合金在大变形量轧制过程中诱发剪切变形形成大量剪切带,显著提高合金轧制板材变形稳定性和组织均匀性。

    一种Al-Zn-Mg-Sc合金硬盘盒体等温挤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85740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035512.8

    申请日:2021-09-05

    Abstract: 一种Al‑Zn‑Mg‑Sc合金硬盘盒体等温挤压工艺,属于盒形件成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铸造Al‑Zn‑Mg‑Sc合金圆铸坯铸件;2)将圆铸坯铸件进行均匀化处理,均匀化加热温度为470~490℃,保温5~8h;3)硬盘盒体等温挤压:挤压温度为430~450℃,挤压力为8~10MN,挤压速度为0.5~0.7mm/s;4)将热挤压后的盒体在120℃下保温18~24h,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5)将硬盘盒体重新加热至470℃,保温2~4h后水冷至室温,再加热至120℃保温15~17h,最后空冷至室温。本发明优点是设备投资小、节能节材,盒体成形极限大、外形尺寸精度高。

    一种降低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腐蚀敏感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623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39172.1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强铝合金结构表面耐腐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腐蚀敏感性的方法。其具体包括:将熔铸好的铝合金进行多道次热轧,并轧至4‑5mm厚,再进行T6处理获得T6态铝合金板;将所述T6态铝合金板进行搅拌摩擦焊接获得铝合金焊接件;将所述铝合金焊接件置于510℃条件保温60‑70min后,以23‑25℃/s的速度做淬火处理,并在120℃条件下进行保温22‑26h后,冷却至20‑25℃,获得低腐蚀敏感性铝合金。上述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合金焊接接头腐蚀敏感性,延长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使用寿命,且实施方法简单高效,性能可靠。

    一种铝镁合金三层不等厚复合环件短流程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7610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15106.7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一种铝镁合金三层不等厚复合环件短流程制造方法,属于环件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在离心浇铸机上浇注外层6061铝合金,浇注温度为650~670℃,待温度降至530~550℃时开始浇注中层AZ31B镁合金,浇注温度为660~680℃,8~10s后立即浇注内层6061铝合金,浇注温度为650~670℃,时间为5~7s;2)随模具缓冷至室温,出模;3)双级均匀化;4)热辗扩:根据外层、中层和内层不等厚的特点,按照3个阶段控制进给参数;5)退火处理。本发明优点是复合环件交界面的冶金熔触结合性能较好,结合强度较高,制造工艺流程短,节能节材,节省设备投资。

    一种铝镁合金双金属环坯界面厚度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3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0588.6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一种铝镁合金双金属环坯界面厚度的控制方法,属于环件成形设计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只考虑外层材料为2219铝合金,内层材料为AZ31B镁合金,内层金属液浇注温度设定为670~730℃、铸型转速设定为200~680r/min,不考虑其他工艺参数和环坯几何尺寸的变化;2)确定离心铸造的铝镁合金双金属环坯的界面厚度百分比K、内层金属液浇注温度T和铸型转速N的关系,其中K=(B1/B0)×100%,B1为双金属环坯界面厚度、B0为双金属环坯壁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离心铸造工艺参数简便、快捷地确定双金属环坯界面厚度百分比,实现界面厚度的高效控制,提高了设计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