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899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70377.4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IPC: C08G73/02 , C08F299/02 , C08F8/32 , C12N15/64 , C12N1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质网靶向单链环状聚(β‑氨基酯)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内质网靶向单链环状聚(β‑氨基酯)的结构式为#imgabs0#所述内质网靶向单链环状聚(β‑氨基酯)对DNA具有较为优异的亲和性,与DNA所形成的复合物纳米粒子分布较为均匀、稳定性良好、可生物降解以及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所述内质网靶向单链环状聚(β‑氨基酯)与DNA能够被细胞高效的摄取,具有优异的内质网靶向性能,可克服基因在溶酶体中的滞留和复合物纳米粒子核内化限制,能够高效的递送DNA和mRNA。
-
公开(公告)号:CN115920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88937.6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45/00 , C12Q1/6886 , G01N33/68 , G01N33/574 , A61K39/395 , A61K31/708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钙离子依赖的分泌激活蛋白1在NK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研究发现,CAPS1过表达的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增强,提示CAPS1具有抑制肿瘤进展的效果;多色免疫组化发现CAPS1分子低表达于肿瘤微环境中的NK细胞,在肿瘤建模的动物实验中,结果发现与CAPS1基因敲除小鼠NK细胞共培养的肿瘤细胞的成瘤大小明显大于野生型小鼠,同样得出了CAPS1具有抑制肿瘤进展的效果。本发明提出了CAPS1在肿瘤治疗中的新用途,为临床治疗肝癌、肺癌、结肠癌、黑色素瘤等实体肿瘤及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等,提供良好的候选药物靶点及预后指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1221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40310.2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G01N33/574 , A61K45/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模式识别受体TREM2在肝癌预后和治疗中的应用,具体公开用于预测肝癌患者肝癌生存及复发的生物标记物,以及TREM2作为肝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研究发现,TREM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低,显著低于正常组织;肝癌组织中TREM2的低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TREM2表达低的患者总生存时间和肿瘤进展时间均短于表达高的患者;在MHCC97H细胞中激活和过表达TREM2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显著抑制。因此,TREM2可作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可以预测肝癌患者生存时间及复发的风险,同时TREM2可作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可根据患者TREM2受体水平,进行个性化、精准化的干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8338974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10055294.1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9/14 , A61K31/7076 , A61K47/34 , A61P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BF061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该固体分散体由作为活性成分的BF061及高分子载体材料组成,所述高分子载体材料占BF061固体分散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90%,所述高分子载体材料选自聚乙烯基己内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共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酯,多孔硅载体,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等。经测定结果表明,本固体分散体显著提高BF061的水中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SD大鼠口服BF061固体分散体后血药浓度与原料药相比显著升高;动物实验结果还显示该固体分散体口服抗血栓效果与氯比格雷相当,但出血副作用明显低于氯吡格雷,有望开发成为新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中风等动脉血栓性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3800317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210437213.1
申请日:2012-11-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7/02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应用技术领域,涉及肿瘤血管破坏剂DMXAA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肿瘤血管破坏剂式(Ⅰ)结构的DMXAA在制备抗血小板、抗血栓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DMXAA经体外、离体及体内试验,结果显示,所述DMXAA抗血小板机制不同于已知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卡格雷、西洛他唑及纤维蛋白原受体拮抗剂,其同时具有抑制TXA2生成和TXA2受体拮抗双重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述的DMXAA可用于制备有效、安全的抗血小板、抗血栓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中风和周围血管病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0451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65612.X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5/747 , A61K39/395 , A61K45/06 , A61P37/04 , A61P1/1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鼠李糖乳酸杆菌GG菌株在增强肝癌免疫治疗疗效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在肝细胞癌(HCC)小鼠模型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减少鼠李糖乳酸杆菌GG(LGG)可明显加速HCC的生长,并降低抗PD‑1抗体在原位HCC小鼠模型中的有效性,而LGG与抗‑PD‑1联用相比于抗‑PD‑1单药治疗,能更明显地抑制HCC小鼠模型体内的肿瘤生长,表明LGG与抗‑PD‑1联用具有协同增效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增强肝癌免疫治疗疗效;本发明为临床上干细胞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和策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33897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0055294.1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BF061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该固体分散体由作为活性成分的BF061及高分子载体材料组成,所述高分子载体材料占BF061固体分散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90%,所述高分子载体材料选自聚乙烯基己内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共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酯,多孔硅载体,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等。经测定结果表明,本固体分散体显著提高BF061的水中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SD大鼠口服BF061固体分散体后血药浓度与原料药相比显著升高;动物实验结果还显示该固体分散体口服抗血栓效果与氯比格雷相当,但出血副作用明显低于氯吡格雷,有望开发成为新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中风等动脉血栓性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261768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034492.2
申请日:2011-0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H19/167 , A61K31/7076 , A61P7/02 , A61P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19/167 , A61K31/707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双功能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本发明药物同时具有P2Y12受体拮抗和磷酸二酯酶抑制活性。该药物的体内和体外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实验结果,提供了该药物的抗血小板机制,该药物的结构式和抗血小板机制不同于已知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比格雷、普拉格雷、西洛他唑及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拮抗剂,本发明药物对于多种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小鼠体内动脉血栓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物具有显著的与氯吡格雷相似的抗血栓活性,而出血副作用不明显。本发明药物可以作为抗血栓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中风等动脉血栓性疾病。(Ⅰ)。
-
公开(公告)号:CN118286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8544.3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8/05 , A61K39/39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NOD1激动剂在制备治疗肝细胞癌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首次提出NOD1在肝癌中通过诱导TAMs免疫刺激表型,促进CD8+T细胞增殖、浸润以及活化,发挥抗肿瘤效果;并且发现用NOD1激动剂C12‑iE‑DAP能抑制小鼠肝癌的生长,具有协同抗PD‑1治疗抑制肝细胞癌的效果。由此,本发明提供了NOD1激动剂在制备治疗肝细胞癌药物中的用途,有效解决现有ICB治疗方法对肝细胞癌疗效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226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62696.5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肿瘤预测及疫苗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脂肪肉瘤脂质代谢相关的潜在肿瘤抗原、免疫分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通过脂质代谢分型进一步筛选在脂肪肉瘤中与脂质代谢相关的拷贝数扩增和突变的基因,并寻找其中与抗原提呈性免疫细胞显著相关、与肿瘤预后显著相关的分子作为潜在的mRNA疫苗抗原。并且,通过免疫热点基因用于预测基于脂肪肉瘤预后显著相关的潜在抗原所制备的疫苗对脂肪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筛选出适合人群接种的mRNA疫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