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610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489931.2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细胞型肝癌的预后评分模型及其构建方法,该构建方法包括根据临床病例,收集混合细胞型肝癌患者与生存相关的临床病理指标,包括白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肿瘤大小、肿瘤数量、微血管以及淋巴结;采用单因素分析并筛选与混合细胞型肝癌患者预后相关的指标;进一步将筛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得到与患者生存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的风险比,对各指标赋值并建立打分表进行预后预测;本发明的混合细胞型肝癌的预后评分模型的AUC与C‑index均达到0.72,优于现有的其他预后模型,故本发明的预后评分模型的预测效率较高,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
公开(公告)号:CN113707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882717.3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适宜人群评估模型及构建方法,在获取患者临床病例及对应临床信息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然后构建列线表用以计算患者曝光时间大于6分钟的风险评分,从而评估肝癌患者是否适合行经桡动脉入路肝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可用于指导个体化临床决策和治疗,填补了国内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8059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14889.7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1/4184 , A61K39/395 , A61P35/00 , A61P1/00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OD2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基于体外基础实验的结果:感染HP的GC患者中NOD2表达显著升高,NOD2高表达组免疫治疗应答率低,术后生存率低;进而通过构建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原位小鼠GC模型,进行了动物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联合NOD2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HP+GC免疫治疗的疗效,NOD‑2抑制剂可显著抑制HP的促瘤作用,并显著提高了小鼠生存率;因此,本发明为胃癌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联合NOD2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药物治疗方案,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5248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954306.0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51 , C12N15/113 , A61K31/708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长链非编码RNA及特异性干扰长链非编码RNA表达的siRNA的应用,长链非编码RNA为LINC00601。肝癌组织高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INC00601的患者对奥沙利铂治疗抵抗,预后较差;本发明在治疗前针对肝癌组织进行LINC00601基因检测,预测奥沙利铂治疗疗效,以填补临床空白,并建议潜在化疗抵抗的患者采用其他系统治疗方案如靶向或免疫治疗,更好地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
-
公开(公告)号:CN1136524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54306.0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51 , C12N15/113 , A61K31/708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长链非编码RNA及特异性干扰长链非编码RNA表达的siRNA的应用,长链非编码RNA为LINC00601。肝癌组织高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INC00601的患者对奥沙利铂治疗抵抗,预后较差;本发明在治疗前针对肝癌组织进行LINC00601基因检测,预测奥沙利铂治疗疗效,以填补临床空白,并建议潜在化疗抵抗的患者采用其他系统治疗方案如靶向或免疫治疗,更好地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
-
公开(公告)号:CN1137072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82717.3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适宜人群评估模型及构建方法,在获取患者临床病例及对应临床信息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然后构建列线表用以计算患者曝光时间大于6分钟的风险评分,从而评估肝癌患者是否适合行经桡动脉入路肝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可用于指导个体化临床决策和治疗,填补了国内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31610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89931.2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细胞型肝癌的预后评分模型及其构建方法,该构建方法包括根据临床病例,收集混合细胞型肝癌患者与生存相关的临床病理指标,包括白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肿瘤大小、肿瘤数量、微血管以及淋巴结;采用单因素分析并筛选与混合细胞型肝癌患者预后相关的指标;进一步将筛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得到与患者生存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的风险比,对各指标赋值并建立打分表进行预后预测;本发明的混合细胞型肝癌的预后评分模型的AUC与C‑index均达到0.72,优于现有的其他预后模型,故本发明的预后评分模型的预测效率较高,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
公开(公告)号:CN118286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8544.3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8/05 , A61K39/39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NOD1激动剂在制备治疗肝细胞癌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首次提出NOD1在肝癌中通过诱导TAMs免疫刺激表型,促进CD8+T细胞增殖、浸润以及活化,发挥抗肿瘤效果;并且发现用NOD1激动剂C12‑iE‑DAP能抑制小鼠肝癌的生长,具有协同抗PD‑1治疗抑制肝细胞癌的效果。由此,本发明提供了NOD1激动剂在制备治疗肝细胞癌药物中的用途,有效解决现有ICB治疗方法对肝细胞癌疗效不佳的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