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361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50730.0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陈昭文 , 郭永红 , 李旭光 , 修全发 , 史超 , 刘瑞 , 李理 , 崔令飞 , 郏奎奎 , 张恩帅 , 徐坤 , 郭凯杰 , 刘雨健 , 张硕阳 , 李克娜 , 王东旭 , 南怀良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边缘计算和无人驾驶技术领域,为实现地面无人平台低延时、响应快、高敏捷的图像处理和融合处理过程,且同时兼顾平台全天候和本地化处理任务,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地面无人平台的图像处理与融合计算方法,所述方法所基于的装置包括:视频接入转换单元、FPGA预处理计算单元、视频接出转换单元、ARM核心计算单元。该方法充分发挥FPGA和ARM两类计算单元硬件架构特点,利用与软件功能相匹配的并行和流水线计算资源,在视频转换单元的输入输出协同下,极大程度的减少了视频采集与处理延时时间,满足高清、低功耗场景使用需求,可达到较优的图像处理与融合计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318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643553.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6T5/60 , G06T5/77 , G06V10/44 , G06V10/77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微采样的点云复原方法,属于点云重建技术领域。本发明将FPS和可微分下采样方法的优势相结合,以实现下采样能拥有进行梯度优化所需的连续可微性并且能拥有FPS中固有的全面信息。本发明的方法对于各种数据表现出了极强的有效性和泛化能力,在各种测试集中都取得了较现有方法从而得到更低的重建误差、倒角距离(CD)、豪斯多夫距离(HD)和推土机距离(EMD)。
-
公开(公告)号:CN1150865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652161.3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李旭光 , 陈昭文 , 郭永红 , 修全发 , 李理 , 刘瑞 , 史超 , 崔令飞 , 郏奎奎 , 张恩帅 , 徐坤 , 郭凯杰 , 刘雨健 , 张硕阳 , 李克娜 , 王东旭 , 南怀良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边缘计算和无人驾驶技术领域,为实现地面无人平台低延时、响应快、高敏捷的图像处理和融合处理过程,且同时兼顾平台全天候和本地化处理任务,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地面无人平台的图像处理与融合计算装置,包括:视频接入转换单元、FPGA预处理计算单元、视频接出转换单元、ARM核心计算单元。该装置充分发挥FPGA和ARM两类计算单元硬件架构特点,利用与软件功能相匹配的并行和流水线计算资源,在视频转换单元的输入输出协同下,极大程度的减少了视频采集与处理延时时间,满足高清、低功耗场景使用需求,可达到较优的图像处理与融合计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86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52161.3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李旭光 , 陈昭文 , 郭永红 , 修全发 , 李理 , 刘瑞 , 史超 , 崔令飞 , 郏奎奎 , 张恩帅 , 徐坤 , 郭凯杰 , 刘雨健 , 张硕阳 , 李克娜 , 王东旭 , 南怀良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边缘计算和无人驾驶技术领域,为实现地面无人平台低延时、响应快、高敏捷的图像处理和融合处理过程,且同时兼顾平台全天候和本地化处理任务,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地面无人平台的图像处理与融合计算装置,包括:视频接入转换单元、FPGA预处理计算单元、视频接出转换单元、ARM核心计算单元。该装置充分发挥FPGA和ARM两类计算单元硬件架构特点,利用与软件功能相匹配的并行和流水线计算资源,在视频转换单元的输入输出协同下,极大程度的减少了视频采集与处理延时时间,满足高清、低功耗场景使用需求,可达到较优的图像处理与融合计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32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640558.6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6V20/64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96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联合学习及层次化自蒸馏的稀疏点云理解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与现有方法的对比,加入了一个即插即用的层次化自蒸馏(HSD)框架旨在最大化来自多个覆盖尺度的互信息,并将最深层次的超空间中最独特的隐式特征传递给其他尺度,不同尺度中系列的最后一层分类器被指定为教师网络(最深层),以监督此前网络层中的分类器,从而将重要知识传递到不同的超空间。本发明强调联合学习,同时利用MAE和HSD来协调上下游网络中的参数分布,从而同时增强在重建和理解任务上的性能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707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52495.9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郭欢 , 李升才 , 史超 , 李理 , 牛海涛 , 曹伟超 , 刘铁成 , 徐坤 , 修全发 , 郭凯杰 , 李旭光 , 邓振文 , 郏奎奎 , 刘雨健 , 张恩帅 , 郭铖 , 张准 , 董跃峰 , 汪亚军 , 闵青云 , 李炳劭 , 孟莹莹 , 万倩倩 , 周天晴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机器人车辆的越障方法,属于运载车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器人车越障能力有限的问题。本发明的越障方法包括:步骤1:车辆行驶时,通过探测模块实时探测路况;步骤2:控制模块根据路况信息和障碍物信息判断是否跳跃,并向车辆的弹性装置发送跳跃指令;步骤3:弹性装置释放弹性势能,并通过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实现车辆整体的跳跃;步骤4:车辆跳跃过程中,整体同时具有向前的速度,越过障碍物后继续行驶。本发明实现了采用弹性势能转换为重力势能的弹跳越障,提升了机器人车辆的越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17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650730.0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陈昭文 , 郭永红 , 李旭光 , 修全发 , 史超 , 刘瑞 , 李理 , 崔令飞 , 郏奎奎 , 张恩帅 , 徐坤 , 郭凯杰 , 刘雨健 , 张硕阳 , 李克娜 , 王东旭 , 南怀良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边缘计算和无人驾驶技术领域,为实现地面无人平台低延时、响应快、高敏捷的图像处理和融合处理过程,且同时兼顾平台全天候和本地化处理任务,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地面无人平台的图像处理与融合计算方法,所述方法所基于的装置包括:视频接入转换单元、FPGA预处理计算单元、视频接出转换单元、ARM核心计算单元。该方法充分发挥FPGA和ARM两类计算单元硬件架构特点,利用与软件功能相匹配的并行和流水线计算资源,在视频转换单元的输入输出协同下,极大程度的减少了视频采集与处理延时时间,满足高清、低功耗场景使用需求,可达到较优的图像处理与融合计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1251502U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23468793.3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郭欢 , 李升才 , 史超 , 李理 , 牛海涛 , 曹伟超 , 刘铁成 , 徐坤 , 修全发 , 郭凯杰 , 李旭光 , 邓振文 , 郏奎奎 , 刘雨健 , 张恩帅 , 郭铖 , 张准 , 董跃峰 , 汪亚军 , 闵青云 , 李炳劭 , 孟莹莹 , 万倩倩 , 周天晴
IPC: B62D5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跳式机器人越障小车,属于机器人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器人车越障能力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盘部分、车体部分和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底盘部分和车体部分之间,所述弹性装置能够储存弹性势能,且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势能释放后能够实现底盘部分的跳跃;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电机、线缆和导向滑轮;所述线缆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滑轮与车体部分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车体部分和底盘部分之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旋转时,能够通过线缆拉动车体部分下移。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储存弹性势能,通过弹簧放松实现小车的弹跳,实现了机器人小车的弹跳式越障。
-
公开(公告)号:CN309147408S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30347211.7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智能计算机(高算力)。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车载或舰载环境的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处理,可提供算法运行、音频及视频的数字传输、网络远程配置等功能。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