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柔性定位装置与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90997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95711.6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柔性定位装置与汽车,用于侧围预装至车体的定位;柔性定位装置包括抓手装置与打卡扣装置,抓手装置包括视觉检测件、定位销机构、夹紧机构、支撑机构与行程检测件;定位方法包括:侧围预设定位孔、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设于前窗框,第二定位部设于后窗框;视觉检测件抓取侧围信息;定位销机构伸入定位孔锁紧;夹紧机构伸出并夹紧B柱;支撑机构分别与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抵接,对侧围形成三点支撑;抓手装置将侧围送至与车体抵接,行程检测件确认侧围到位信息,打卡扣装置将侧围与车体连接。本申请定位方法,可以提高侧围的夹取与预装精度,且兼容不同车型。

    车身总拼定位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10886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1911406442.5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总拼定位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下车体定位装置将车身输送至总拼工位时,控制抓手装置定位所述车身;在所述抓手装置定位所述车身时,检测所述抓手装置的偏移量;根据所述偏移量确定所述车身是否准确定位。本发明通过在抓手装置接触并定位车身的前后对抓手装置与车身的偏移量进行检测,能够在车身总拼焊装过程前确定此次车身总拼焊装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并在抓手装置的偏移量过大时及时进行反馈报警提示,从而能够在车辆生产制造的过程实现实时检测,无需中断生产过程,不影响车辆的生产效率,还能够避免出现车身批量超差。

    定位立柱滑移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08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1422215.1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位立柱滑移装置及系统,用于对汽车的侧部抓手进行定位及夹紧,定位立柱滑移装置包括X轴滑移机构、Y轴滑移机构以及两个立柱机构;两个立柱机构沿X向间隔设置,两个立柱机构用于与侧部抓手的两端连接;X轴滑移机构连接其中一个立柱机构并驱动立柱机构沿X向运动,以使立柱机构靠近或远离另一个立柱机构;Y轴滑移机构连接两个立柱机构,Y轴滑移机构驱动两个立柱机构沿Y向运动。本发明不仅能避免定位立柱滑移装置与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涉,从而保证安全生产,还通过X轴滑移机构自由调节两个立柱机构之间的间距,避免人工搬运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适用不同的汽车车型、兼容性好、应用范围广。

    一种无人投送料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198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11075.3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投送料架,包括第一料框、第二料框、挂钩以及送料导轨,其中:所述第一料框与所述第二料框固定连接,所述挂钩用于悬挂待输送的零件,所述送料导轨设于所述第一料框以及所述第二料框内,所述挂钩可沿所述送料导轨移动,所述第二料框内设有取料单元,所述取料单元用于将所述挂钩上的所述零件取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利用零件的自重,通过挂钩沿送料导轨移动实现零件的自动输送,零件在取料单元被取下之后挂钩可以继续利用自身重力势能移动至第一料框内,无需动力,简化了投送料架的结构;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不同车型的多种零件的输送,不同车型可以共用一个料架,减少了料架的数量以及场地的占用,有利于降低成本。

    一种外接驱动与测量智能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34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271981.8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接驱动与测量智能定位系统,包括安装于工位的手臂式机器人、处理单元、控制单元、机器视觉测量组件,以及安装于台车上的无动力车身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手臂式机器人的末端安装有驱动源,所述控制单元和处理单元分别与手臂式机器人、驱动源、机器视觉测量组件电信号连接,无动力车身定位工装上设置有对接机构。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外接驱动与测量智能定位系统及方法,利用机器视觉测量组件对无动力定位工装实现快速测量,通过处理单元对系统预设的白车身安装坐标匹配,将匹配值转变为驱动源的接头旋转值,使驱动源与运输白车身定位工装的无动力定位工装相配合,达到快速、不停线、高精度、生产节拍内切换并生产其他车型的目的。

    一种柔性切换抓手及其放置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35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71566.2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切换抓手及其放置架,包括抓手框架和安装在抓手框架上的夹具单元,所述抓手框架包括定位块、定位销、焊接框架和换枪盘,所述焊接框架为横杆和竖杆焊接成的L形框架结构,所述定位块设置在焊接框架的横杆和竖杆的连接部,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横杆远离竖杆的一端上;所述换枪盘固定在竖杆侧面;抓手框架通过换枪盘A与夹具单元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抓手对不同门槛内板的定位和夹紧。

    车身总拼定位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10886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1406442.5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总拼定位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下车体定位装置将车身输送至总拼工位时,控制抓手装置定位所述车身;在所述抓手装置定位所述车身时,检测所述抓手装置的偏移量;根据所述偏移量确定所述车身是否准确定位。本发明通过在抓手装置接触并定位车身的前后对抓手装置与车身的偏移量进行检测,能够在车身总拼焊装过程前确定此次车身总拼焊装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并在抓手装置的偏移量过大时及时进行反馈报警提示,从而能够在车辆生产制造的过程实现实时检测,无需中断生产过程,不影响车辆的生产效率,还能够避免出现车身批量超差。

    一种轻量化的高柔性顶盖横梁拼焊台

    公开(公告)号:CN11177478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268660.0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的高柔性顶盖横梁拼焊台,包括旋转切换装置、天窗外板压紧机构、天窗定位组件、横梁定位组件和顶盖外板定位压紧组件以及可推动柔性底板,两组旋转切换装置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设于可推动柔性底板的左右两侧上,顶盖外板定位压紧组件设于两组旋转切换装置的外侧并固定于可推动柔性底板上,天窗外板压紧机构设于两组旋转切换装置之间并设于可推动柔性底板的前部,天窗定位组件和横梁定位组件分别可切换式对称设于两组旋转切换装置上。本发明的一种轻量化的高柔性顶盖横梁拼焊台,可适用多种车型的顶盖总成的焊装并且结构简化,成本低,重量轻,整线迁移转产快速,工作面离地高度低,切换车型方便快捷。

    一种托架式顶盖输送与对中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31433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311199.X

    申请日:201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架式顶盖输送与对中机构,包括输送台和对中台,所述输送台与所述对中台首尾相对并排设置,所述输送台和所述对中台上设有贯穿于所述输送台和所述对中台的两条平行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可在所述输送台和所述对中台之间往复运动的剪刀叉升降输送机构,所述剪刀叉升降输送机构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用于驱动所述上框架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设有剪刀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剪刀叉升降输送机构既可以实现顶盖的升降,也可以起到在平台间运输顶盖的作用,而且对比传统的输送方式,可以提高输送精度及输送速度。

    汽车定位夹紧装置及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08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911422808.8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定位夹紧装置及系统,汽车包括三个车梁,车梁分别为前横梁、中横梁以及下安装板,汽车定位夹紧装置设置于汽车的一侧,汽车定位夹紧装置包括抓手和三个定位夹紧机构,三个定位夹紧机构均安装于抓手面向汽车的一侧,三个定位夹紧机构分别与下安装板、前横梁以及中横梁对应布置,并分别用于将下安装板、前横梁以及中横梁定位及夹紧。本发明仅通过一个抓手上集成三个定位夹紧机构,就能完成一次性完成下安装板、前横梁以及中横梁的定位夹紧,不仅能应用于不同车型的汽车,还能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分拼拼台分别对下安装板、前横梁以及中横梁进行定位夹紧的情况,减少了汽车焊接过程中采用的设备,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