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9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49856.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多环境条件的混合动力能源管理方法,涉及能源管理领域,解决了现有混合动力能源管理策略在不同环境下会降低车辆性能和能源使用的经济性。该方法包括:采集环境数据和车辆的运行状态数据;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和车辆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初步建模以生成汽车动力学模型和动力输出模型;根据所述汽车动力学模型和动力输出模型输出功率分配参数信号,以使所述车辆在多环境条件下保持优良的能效表现。本发明实现将环境对车子性能的影响考虑到整车的能源管理优化方面上,实现车辆在多环境条件下保持优良的能效表现,提升混合动力车的能源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5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01454.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量管理方法、能量管理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实时监测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生成所述目标车辆在预设时间长度内的行驶信息;以最低等效油耗为优化目标对所述行驶信息进行寻优,得到所述行驶信息下的SOC门限更新阈值;其中,所述SOC门限更新阈值包括SOC上限更新阈值和SOC下限更新阈值;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实时SOC值与所述SOC门限更新阈值的比较结果选取能量供给源,根据所述能量供给源调用对应的能量管理策略。本发明可以提高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9611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03886.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车的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并联式混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不能够根据缸体预热的需求进行合理分配的技术问题。系统包括发动机、电动机、缸体预热模块、电力分配模块、余热回收模块、整流模块、高电压电池组、控制模块;当用户启用热管理系统后,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缸体的温度;若当前缸体的温度处于理想工况范围内,推荐用户启动发动机;若当前缸体的温度低于理想工况下限,控制缸体预热模块的传热量提高,直到缸体的温度在理想工况范围内,推荐用户启动发动机;若当前缸体的温度高于理想工况上限,控制缸体预热模块停止加热;当缸体的温度降低至理想工况范围内时,推荐发动机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222391852U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21087654.8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机的主动减震控制系统,涉及减震控制,包括输入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供电模块、采集模块和实施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两个驱动板和两个与驱动板一一对应连接的IGBT模块,所述实施模块包括两个电机,两个所述IGBT模块采用上下叠层结构,两个所述IGBT模块之间设有同时与两个IGBT模块表面接触的网格式冷却水套,两个所述电机的外围均套设有与其表面接触的螺旋式冷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巧妙,满足了双电机的主动减震控制系统的冷却要求,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22224112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21087484.3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涉及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变换器、动力电池和车辆驱动系统;所述变换器与动力电池之间设有能量缓冲模块,所述能量缓冲模块的输入公共端设有充电支路和放电支路,所述充电支路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变换器的另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放电支路通过第五控制开关与动力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五控制开关、充电支路和放电支路构成了变换器‑动力电池的直充充电线路。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对动力电池充电的次数,起到了提高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22352576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1119784.5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废气余热驱动的制冷系统,涉及发动机余热回收,包括电动压缩机、冷凝器、工质泵、蒸发器、加热器和喷射器;电动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连接,蒸发器的出口与电动压缩机的入口连接,以形成压缩式制冷路径;喷射器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通过蒸发器与喷射器的抽送气体入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有工质泵,工质泵的出口与加热器的入口连接,加热器的出口与喷射器的驱动气体入口连接,形成喷射式制冷路径;喷射式制冷路径和电动压缩机构成了压缩‑喷射式制冷路径。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回收废气余热能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整车的综合性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