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地板侧踫加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134478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092870.6

    申请日:2007-10-22

    Inventor: 杜炜 林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侧踫加强结构,包括后地板前横梁、后地板加强梁、前门槛内板和导力加强件,后地板前横梁的前端与后地板加强梁的前端一侧横向搭接,后地板加强梁前端另一侧与前门槛内板纵向焊接,在后地板加强梁前端与后地板前横梁焊接位置重合的内侧并与前门槛内板之间焊接有导力加强件,使前地板前横梁、后地板加强梁、导力加强件和前门槛内板在焊接区域内形成一个腔体。在车体侧踫过程中,侧踫力能通过本加强结构有效地分散到地板上的加强梁结构上,从而有效地分散侧踫力,提高地板侧踫强度。

    一种制动卡钳拖滞力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5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61265.6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卡钳拖滞力的评价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GBT‑12536汽车滑行试验方法测量得到试验车辆车速由V到0km/h的滑行距离,记为S初始;步骤二,拆除试验车辆的制动卡钳后再重新测量得到试验车辆的车速由V到0km/h的滑行距离,记为S拆除;步骤三,计算S拆除与S初始的差值ΔS,若ΔS不大于设计阈值,则表明制动卡钳拖滞力满足要求,若ΔS大于设计阈值,则表明制动卡钳拖滞力不满足要求。其操作方便,能够直观地评估制动卡钳拖滞力是否满足要求,验证周期短。

    一种车辆加速动力客观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256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49038.3

    申请日:2017-05-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加速动力感客观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通过对驾驶人员踩下加速踏板后0.3s时车辆加速度值、驾驶人员踩下加速踏板后1s时车辆加速度值以及驾驶人员踩下加速踏板后0‑3s内车辆加速度平均值进行分析,并分别用于评价驾驶员对车辆加速操作响应感受、驾驶员对车辆动力强度感受、驾驶员对车辆连续加速感受,同时运用上述三个评价结果对车辆的加速动力感进行综合的客观评价。本方法可以实现从驾驶人在实际加速驾驶过程中的感受出发对车辆加速动力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结果更接近驾驶人员的真实感受。

    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67409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070397.6

    申请日:2008-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所述顶盖后横梁由截面为L形的顶盖后横梁内板和截面为L形的顶盖后横梁外板相对合围成一长条形空腔结构,在顶盖后横梁内板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凸台,在顶盖后横梁外板左右与两个凸台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两个方孔,在凸台和方空之间焊接有铰链安装支架,通过两个铰链安装支架将长条形空腔分隔成三个空腔。本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将一个空腔结构阻断分成三个空腔,形状似竹节的结构,使顶盖后横梁总成自身具有抗扭转的特性,可防止背门下掉,同时两端的空腔与左右侧围总成空腔整体过渡,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采用铰链安装支架提高背门铰链车体安装点的刚度,满足背门铰链的安装要求。

    一种汽车车身焊接组装定位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362481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232815.7

    申请日:2008-09-28

    Inventor: 张海清 杜炜 张婧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车身侧围和后地板焊接组装定位连接结构,包括侧围焊接总成、后地板焊接总成和连接件,连接件两端分别和侧围焊接总成、后地板焊接总成搭接;在连接件上与侧围焊接总成相连的端部开有一孔,与该孔位置对应的侧围焊接总成上设置有凸焊螺母,螺栓穿过连接件端部的孔与侧围焊接总成上的凸焊螺母固定连接,将侧围焊接总成、后地板焊接总成进行定位连接。本发明采用凸焊螺母和螺栓对侧围焊接总成、后地板焊接总成进行连接,起到了定位的作用,使后续的保护焊操作不再需要夹具就可以进行,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而且先用螺栓连接还能够减少焊点个数和焊缝长度。

    一种汽车侧碰加强结构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813409Y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520009862.7

    申请日:2005-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侧碰加强结构,它是在门槛内板与侧围内板总成所形成的空间内侧加两个片件加强板,形成一个近似的盒体。两加强板件各自的两个焊接翻边与门槛的两个面焊接,其它翻边形状与侧围内板形面紧靠。进一步,在加强板上做有加强筋,加强筋沿车身高度方向。本加强结构可以在侧碰强度轻微不足时,对中立柱与门槛处的强度有明显加强的加强作用;结构简单,无须改变其他部位的结构关系;工艺性好,只需要在门槛焊接上两加强板,再和门槛一起装配到车身上即可,而且加强板结构简单、制造要求不高;对车身重量影响小,增加的加强板尺寸小,与提高门槛材料强度相比成本大幅降低。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283898Y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820100149.7

    申请日:2008-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所述顶盖后横梁由截面为L形的顶盖后横梁内板和截面为L形的顶盖后横梁外板相对合围成一长条形空腔结构,在顶盖后横梁内板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凸台,在顶盖后横梁外板左右与两个凸台相对应的位置开有两个方孔,在凸台和方空之间焊接有铰链安装支架,通过两个铰链安装支架将长条形空腔分隔成三个空腔。本顶盖后横梁总成结构将一个空腔结构阻断分成三个空腔,形状似竹节的结构,使顶盖后横梁总成自身具有抗扭转的特性,可防止背门下掉,同时两端的空腔与左右侧围总成空腔整体过渡,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采用铰链安装支架提高背门铰链车体安装点的刚度,满足背门铰链的安装要求。

    一种汽车侧围组拼焊中的侧围与顶盖横梁的预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283904Y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820100148.2

    申请日:2008-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侧围组拼焊中的侧围与顶盖横梁的预扣结构,包括顶盖横梁和位于顶盖横梁两端的左右侧围;在所述顶盖横梁两端对称设置一颗倒置的穿透性凸焊螺栓,在左右侧围上与顶盖横梁凸焊螺栓位置相对应地方各开有一个挂接孔,顶盖横梁通过两端的凸焊螺栓与左右侧围的挂接孔挂接预扣,实现了左右侧围与顶盖横梁联成一个整体,满足左右侧围与顶盖横梁预扣,而且减少了相应左右侧围上板金件的冲压难度和材料尺寸。

    一种汽车车体上的线束过孔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283896Y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820100226.9

    申请日:2008-10-10

    Inventor: 杜炜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车体上的线束过孔密封结构,包括车体钣金件,车体钣金件上开有容线束穿过的线束过孔。其是在线束过孔上焊接一线束密封固定支架,线束密封固定支架中心设计翻边孔,该翻边孔与线束过孔同心,并小于或等于线束过孔,将线束密封胶套紧密连接在线束固定支架上,并与翻边形成过盈配合。这样车身钣金件上只需简单开过孔即可,对钣金件加工工艺要求低。而支架通过孔的翻边,使得线束密封胶套与支架形成过盈配合,保证密封性,既降低成本又控制精度,从而达到有效密封的作用。

    一种汽车侧踫加强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36551Y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720188062.5

    申请日:2007-10-24

    Inventor: 杜炜 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侧踫加强结构,包括后地板前横梁、后地板加强梁、前门槛内板和导力加强件,后地板前横梁的前端与后地板加强梁的前端一侧横向搭接,后地板加强梁前端另一侧与前门槛内板纵向焊接,在后地板加强梁前端与后地板前横梁焊接位置重合的内侧并与前门槛内板之间焊接有导力加强件,使前地板前横梁、后地板加强梁、导力加强件和前门槛内板在焊接区域内形成一个腔体。在车体侧踫过程中,侧踫力能通过本加强结构有效地分散到地板上的加强梁结构上,从而有效地分散侧踫力,提高地板侧踫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