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热管理性能仿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02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86434.6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车热管理性能仿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待仿真车型对应的仿真任务,其中,仿真任务中携带有待仿真车型对应的模型信息、参数接口信息和参数初始信息;加载模型信息对应的多个子仿真模型;利用参数接口信息对多个子仿真模型的参数接口进行连接,并利用参数初始信息对多个子仿真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初始化;调用多个子仿真模型对仿真任务进行协同仿真,输出仿真结果,并将仿真结果发送给用户终端。这样可以将每个子仿真模型相对固化边界转化为整车环境下的动态边界,从而提高整车热管理性能的仿真结果的准确度,实现对多属性性能目标及能耗平衡问题的重点验证。

    一种整车气动优化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8149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57982.6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整车气动优化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包括步骤1:基于整车三维CAD模型,进行整车风阻仿真分析;步骤2:将整车风阻分析结果导入风阻敏感度分析软件,得到外形风阻敏感度分布信息;步骤3:以敏感度大小为参考,采用IDW方法进行网格变形,完成三维网格更新;步骤4:优化效果验证。本发明通过考虑整车外形对风阻的敏感度的特征,选取高敏感度的区域实施变形,采用IDW算法实现相对应的网格变形,尽量保证变形后的网格质量,特别是近壁面区的边界层网格质量。本发明可以拓展整车气动优化的区域范围,同时显著提升优化效率。

    一种具有进气结构的上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45828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0232307.2

    申请日:2018-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进气结构的上构件,包括上构件本体,所述上构件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构件本体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朝向正下方,所述上构件本体的后端面上开设有进气管连接口和进气管安装孔。本发明采用在上构件上开设进气口的方式,达到了很好的防雨雪效果,还保证了进入空滤器的温度较低,不会由于高温导致动力性下降,并且避免了采用专用进气通道成本太高的问题。

    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167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40798.1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车热管理一维三维耦合仿真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整车三维流体分析模型和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步骤二,建立耦合端口;步骤三,建立自动化耦合运行程序,先进行整车三维流体分析模型和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的动态实时耦合,求解计算直至收敛,得到收敛的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然后进行整车级一维能量管理仿真模型和收敛的整车三维固体分析模型的动态实时耦合,求解计算直至收敛,输出整车瞬态工况下,整车和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内部瞬态温度。其能够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提高计算精度,准确模拟热管理性能,提升计算精度,规避新能源热管理性能风险。

    纯电动车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及纯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1562605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68520.1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及纯电动车,包括主动进气格栅、第一导风罩、第二导风罩和前碰撞横梁;主动进气格栅包括若干主动进气格栅叶片和主动进气格栅框架,各主动进气格栅叶片能转动地安装在主动进气格栅框架上;主动进气格栅框架安装于前保上;主动进气格栅框架的底部向后延伸并连接于第二导风罩上;第一导风罩的进风口连接于主动进气格栅框架上;第二导风罩的出风口连接倾斜设置的冷却模块;前碰撞横梁位于第一导风罩和第二导风罩之间,且第一导风罩的出风口抵在前碰撞横梁的前端面上,第二导风罩的进风口抵在前碰撞横梁的后端面上。本发明能够实现前端冷却模块的良好密封,且布置灵活,减小流阻、增大进风量的功能。

    集成在风扇罩上的主动进气格栅

    公开(公告)号:CN10953246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78984.6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在风扇罩上的主动进气格栅,包括接进气格栅框体,其特征是:接进气格栅框体定位连接在冷却风扇罩上;一连杆竖直设在进气格栅框体中部竖直杆背部,将主动进气格栅框本体分为左右两半,在连杆的下部设有驱动电机避让罩;多块平行布置的叶片的一端与所述连杆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进气格栅框本体配合连接,呈百叶窗形;一驱动电机设在进气格栅框体的下边中部且与驱动电机避让罩对应,该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连杆及驱动电机避让罩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多块叶片转动。本发明能够减小整车空气阻力,提升空调采暖性能、提升发动机保温性能、缩短催化器启燃时间,并且制造成本较低,不需要额外增加布置空间。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58111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92781.X

    申请日:2021-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的前保险杠与前端框架之间的主动进气格栅本体;所述前端框架的上部设有进气通道,在该进气通道出口处的单向阀;其特征是: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包括设在中部的加强筋、设在加强筋下边的下叶片、设在加强筋上边的上叶片、设在上叶片上边的导流结构;还包括设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两侧的导风板和设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后面的多个固定结构;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通过多个固定结构定位连接在前端框架上,所述导流结构与前端框架上的进气通道对应配合。本发明能够实现进气分区,提高进气利用率及平顺气流,降低机舱温度,能够避免机舱热回流,造成冷却系统性能下降的情况。

    一种车辆后视镜风噪敏感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332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45183.X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后视镜风噪敏感度分析方法,首先建立1:1的车辆后视镜CAD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及面网格划分,保持车辆后视镜的几何特征;然后依据车辆后视镜面网格数据,对车辆后视镜进行外流场建模;选取适合的边界条件,进行车辆后视镜模型的定常数值模拟,得到后视镜单体流场和表面的压力与速度参数;然后基于定常结果通过伴随敏感度求解器求解伴随压力、伴随速度和敏感度场。这种方法可以按照敏感度云图定性指导后视镜风噪优化设计,有效缩短优化周期。

    一种中冷器导流结构及中冷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253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80233.9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中冷器导流结构及中冷器,中冷器导流结构包括中冷器芯体、导风板及前保险杠。中冷器芯体布置在前保险杠后,面对前保险杆格栅口进风方向,导风板布置在中冷器芯体周向,沿进风方向向前保险杠延伸;导风板延伸至前保险杠溃缩变形范围内,用于支撑阻挡前保险杠的部分溃缩变形。导风板在前保险杠与中冷器芯体间形成进气冷却通道,提升冷却效率,同时其伸的范围达到了延伸至前保险杠溃缩变形范围内,用于支撑阻挡前保险杠的部分溃缩变形,又满足了提高前保险杠刚度。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58111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0892781.X

    申请日:2021-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的前保险杠与前端框架之间的主动进气格栅本体;所述前端框架的上部设有进气通道,在该进气通道出口处的单向阀;其特征是: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包括设在中部的加强筋、设在加强筋下边的下叶片、设在加强筋上边的上叶片、设在上叶片上边的导流结构;还包括设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两侧的导风板和设在主动进气格栅本体后面的多个固定结构;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本体通过多个固定结构定位连接在前端框架上,所述导流结构与前端框架上的进气通道对应配合。本发明能够实现进气分区,提高进气利用率及平顺气流,降低机舱温度,能够避免机舱热回流,造成冷却系统性能下降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