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模块化发动机舱验证模型框架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5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174751.X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模块化发动机舱验证模型框架,包括支撑骨架、右轮毂包本体模块、右发动机舱边梁模块、右减震器安装座模块、右前轮罩上加强梁模块、右大灯支架模块、右吸能盒模块、左轮毂包本体模块、左发动机舱边梁模块、左减震器安装座模块、左前轮罩上加强梁模块、左大灯支架模块、左吸能盒模块、前壁板模块、压力室板模块、前碰撞横梁模块和前端框架模块;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设置各个发动机舱零部件模块以及各个发动机舱零部件模块的连接方式,实现各个发动机舱零部件模块的稳固安装和灵活更换,能够满足汽车开发中多动力总成、多车型验证的需求,大幅降低了发动机舱验证模型框架的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

    一种防车辆碰撞动力总成挤压乘员舱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958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1057953.3

    申请日:2020-09-30

    Inventor: 王滕 吴亚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车辆碰撞动力总成挤压乘员舱的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副车架上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设置动力总成,动力总成通过左悬置支架和右悬置支架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靠近副车架的一端通过后悬置支架与副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左悬置支架和右悬置支架为脆性材料制成。解决了现有车辆为保证碰撞时动力总成不挤压乘员舱而牺牲乘员舱空间大小来满足碰撞安装的问题。

    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基板、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855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36020.2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基板、热管理集成模块及车辆,该热管理集成模块基板包括:冷却液连通板、第一阀岛和第二阀岛。冷却液连通板用于将电池冷却回路、电驱电控冷却回路、水冷冷凝器冷却液回路和余热回收器冷却液回路与多通阀连通;第一阀岛与冷却液连通板连接,用于将水冷冷凝器冷媒管路和车外冷凝器的出口连通至储液罐的进口,并将储液罐的出口连通至蒸发器和余热回收器冷媒管路的进口;第二阀岛与冷却液连通板连接,用于将压缩机的出口连通至内置冷凝器和车外冷凝器;本方案能够减少整个热管理系统的热损失减少,降低能耗,降低整车管路。

    一种汽车转向柱总成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887629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610054497.0

    申请日:2006-07-26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汽车转向柱总成调节机构,包括有下支架、上支架、上柱筒、下柱筒、转向上轴、角度调节支架、轴向调节支架、调节手柄和调节手柄轴。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安装在上柱筒和下柱筒上,并与车身固定,角度调节支架焊接在上支架上,轴向调节支架位于角度调节支架内侧,与上柱筒焊接在一起,在角度调节支架上开有弧型槽,在轴向调节支架上开有轴向槽,调节手柄轴通过两槽交点,外端连接调节手柄。本调节机构的高度和角度调节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轴向调节支架、角度调节支架和上下柱筒的轴向滑动来实现,方向盘可以调节的范围大,不同身材的驾驶员都能通过转向柱高度和角度调节,来找到最舒适的驾驶位置。

    一种汽车用模块化发动机舱验证模型框架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5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174751.X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模块化发动机舱验证模型框架,包括支撑骨架、右轮毂包本体模块、右发动机舱边梁模块、右减震器安装座模块、右前轮罩上加强梁模块、右大灯支架模块、右吸能盒模块、左轮毂包本体模块、左发动机舱边梁模块、左减震器安装座模块、左前轮罩上加强梁模块、左大灯支架模块、左吸能盒模块、前壁板模块、压力室板模块、前碰撞横梁模块和前端框架模块;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设置各个发动机舱零部件模块以及各个发动机舱零部件模块的连接方式,实现各个发动机舱零部件模块的稳固安装和灵活更换,能够满足汽车开发中多动力总成、多车型验证的需求,大幅降低了发动机舱验证模型框架的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

    一种汽车转向轴防尘罩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58404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092989.3

    申请日:2007-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转向轴防尘罩,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中间有与转向轴套装的孔,其中上盖为橡胶件,下盖采用硬质塑料,上盖下部为有一圈插入下盖内的连接颈,在连接颈的上边缘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扣,对应地在下盖上沿至少设置有两个凸起。另外在上盖内还嵌有一圈减振软垫,能进一步有效地防止振动,同时也更有效地阻止了发动舱内的噪音传入驾驶舱内。本转向轴防尘罩能保证转向轴防尘罩与转向器壳体在安装时位置正确,安装方便,并且在使用中不产生移位、脱落等情况,防尘和隔音效果好。

    汽车转向柱的吸能式下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876465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610054373.2

    申请日:2006-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转向柱的吸能式下轴结构,以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收缩吸能,减轻对驾驶员的伤害。它由转向下轴、套管和卡箍组成。转向下轴与套管的联接端有外花键,与套管的内花键相配合。套管的连接端轴向开有矩形槽,套管外套有卡箍,将转向下轴与套管固定在一起。在正常状态时,转向下轴与套管相对位置固定,无相对滑动。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转向下轴所受轴向力超出卡箍设定范围时,转向下轴沿轴向方向滑入套管,可以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保护驾驶员不受伤害。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38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14838.6

    申请日:2024-04-26

    Inventor: 黄国平 吴亚东

    Abstract: 本发明混动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和控制方法,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回路和加热回路;发动机冷却回路包括三通阀集成水泵、发动机、发动机散热器、节温器和第一膨胀水壶;加热回路包括电控加热器、暖风芯体、独立三通阀、第一换热器和三通阀集成水泵;三通阀集成水泵是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的水泵,第一换热器用于对动力电池加热,暖风芯体用于对乘用舱加热;三通阀集成水泵的输入端与节温器的输出端连接,三通阀集成水泵的第一输出端与发动机的进水端连接,三通阀集成水泵的第二输出端与电控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基于三通阀集成水泵将发动机冷却回路和加热回路建立联系,发动机冷却回路和加热回路共用一个水泵,同时实现发动机冷却、乘用舱或动力电池的加热功能,在发动机冷却、乘员舱采暖、动力电池的加热及冷却等系统功能维持不变的前提下,降低系统能耗,同时实现系统成本的降低。

    一种汽车离合踏板行程调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633315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104728.8

    申请日:2009-08-28

    Inventor: 李明 唐华 吴亚东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汽车离合踏板行程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包括限位螺栓安装支架、限位螺栓、调整螺母及固定螺母;所述的限位螺栓安装支架固定在离合踏板臂下部与离合踏板的下限位支架相对应的位置,限位螺栓安装支架上有螺栓孔,螺栓孔上焊接有固定螺母,限位螺栓由下向上穿过固定螺母和螺栓孔,并通过调整螺母紧固,限位螺栓下端与离合踏板的下限位支架位置相对应并配合。该结构可通过旋松调整螺母后旋转调整限位螺栓的方式,调整限位螺栓上下位置来达到调整踏板行程的目的,调整完成后,紧固调整螺母以保证限位螺栓位置固定,以达到限位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