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双电机线控转向系统的冗余容错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0325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71716.4

    申请日:2011-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双电机线控转向系统的冗余容错控制方法,步骤为:由方向盘处的转角传感器测出方向盘转角并传给中央控制器;根据方向盘转角和理想传动比计算小齿轮目标转角;中央控制器将此目标转角值发送给转角电机控制器;由转角电机控制器按照目标转角值对转角电机实行闭环控制;由电流传感器测得转角电机的工作电流;查询等电流分配曲线得到辅助电机的目标工作电流;中央控制器将此目标工作电流值发送给辅助电机控制器,由辅助电机控制器按目标电流值对辅助电机实行闭环控制,实现了小齿轮转角的精确控制;中央控制器会监测发动机是否熄火;中央控制器监测两电机是否存在故障;电机发生故障时中央控制器对正常工作的电机实行的是转角控制。

    一种汽车转向柱总成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887629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610054497.0

    申请日:2006-07-26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汽车转向柱总成调节机构,包括有下支架、上支架、上柱筒、下柱筒、转向上轴、角度调节支架、轴向调节支架、调节手柄和调节手柄轴。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安装在上柱筒和下柱筒上,并与车身固定,角度调节支架焊接在上支架上,轴向调节支架位于角度调节支架内侧,与上柱筒焊接在一起,在角度调节支架上开有弧型槽,在轴向调节支架上开有轴向槽,调节手柄轴通过两槽交点,外端连接调节手柄。本调节机构的高度和角度调节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轴向调节支架、角度调节支架和上下柱筒的轴向滑动来实现,方向盘可以调节的范围大,不同身材的驾驶员都能通过转向柱高度和角度调节,来找到最舒适的驾驶位置。

    一种汽车吸能转向柱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54794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710093184.0

    申请日:2007-12-19

    Inventor: 牟岩 吴仁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吸能转向柱,由转向柱柱筒、转向轴、转向柱支架三部分组成。转向轴的上支架焊接在转向柱上柱筒上,下支架焊接在转向柱下柱筒上。所述转向柱上支架上安装有镶块,镶块通过注塑销与转向柱上支架联接,并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上。转向轴上半轴与下半轴之间采用花键连接,并通过横穿过的注塑销固定,使转向轴上半轴、下半轴正常使用的状态下不会发生相对滑动。本结构在不增加专门的吸能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对转向柱本身结构的改进,就可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通过转向柱收缩,达到吸收碰撞能量,保护驾驶员安全的作用。并且该结构体积小,重量轻。

    汽车转向柱的吸能式下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876465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610054373.2

    申请日:2006-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转向柱的吸能式下轴结构,以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收缩吸能,减轻对驾驶员的伤害。它由转向下轴、套管和卡箍组成。转向下轴与套管的联接端有外花键,与套管的内花键相配合。套管的连接端轴向开有矩形槽,套管外套有卡箍,将转向下轴与套管固定在一起。在正常状态时,转向下轴与套管相对位置固定,无相对滑动。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转向下轴所受轴向力超出卡箍设定范围时,转向下轴沿轴向方向滑入套管,可以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保护驾驶员不受伤害。

    应用于双电机线控转向系统的冗余容错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0325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171716.4

    申请日:2011-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双电机线控转向系统的冗余容错控制方法,步骤为:由方向盘处的转角传感器测出方向盘转角并传给中央控制器;根据方向盘转角和理想传动比计算小齿轮目标转角;中央控制器将此目标转角值发送给转角电机控制器;由转角电机控制器按照目标转角值对转角电机实行闭环控制;由电流传感器测得转角电机的工作电流;查询等电流分配曲线得到辅助电机的目标工作电流;中央控制器将此目标工作电流值发送给辅助电机控制器,由辅助电机控制器按目标电流值对辅助电机实行闭环控制,实现了小齿轮转角的精确控制;中央控制器会监测发动机是否熄火;中央控制器监测两电机是否存在故障;电机发生故障时中央控制器对正常工作的电机实行的是转角控制。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参数在线调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305999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171767.7

    申请日:2011-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参数在线调试系统,包括PC机、串口转CAN口转换工具及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PC机装有可视化调试界面的计算机程序,串口转CAN口转换工具包括串口通信电平转换模块、串口转CAN口主控芯片与1号CAN总线驱动器。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包括2号CAN总线驱动器、电动助力转向主控芯片及铁电存储器。PC机和串口转CAN转换工具九针串口线连接,即PC机和串口通信电平转换模块的R1IN与T1OUT引脚连结。串口转CAN转换工具与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CAN线相连,即串口转CAN口转换工具中的1号CAN总线驱动器的CANL与CANH引脚和2号CAN总线驱动器的CANL与CANH引脚连结。

    一种汽车转向柱总成高度和角度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944151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054530.X

    申请日:2006-10-26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汽车转向柱总成高度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下支架、上支架、上柱筒、下柱筒、转向上轴、角度调节支架、轴向调节支架、调节手柄和调节手柄轴。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安装在上柱筒和下柱筒上,并与车身固定,角度调节支架焊接在上支架上,轴向调节支架位于角度调节支架内侧,与上柱筒焊接在一起,在角度调节支架上开有弧型槽,在轴向调节支架上开有轴向槽,调节手柄轴通过两槽交点,外端连接调节手柄。本调节机构的高度和角度调节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轴向调节支架、角度调节支架和上下柱筒的轴向滑动来实现,方向盘可以调节的范围大,不同身材的驾驶员都能通过转向柱高度和角度调节,来找到最舒适的驾驶位置。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参数在线调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126594U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20216262.3

    申请日:2011-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参数在线调试系统,包括PC机、串口转CAN口转换工具及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PC机装有可视化调试界面的计算机程序,串口转CAN口转换工具包括串口通信电平转换模块、串口转CAN口主控芯片与1号CAN总线驱动器。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包括2号CAN总线驱动器、电动助力转向主控芯片及铁电存储器。PC机和串口转CAN转换工具九针串口线连接,即PC机和串口通信电平转换模块的R1IN与T1OUT引脚连结。串口转CAN转换工具与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CAN线相连,即串口转CAN口转换工具中的1号CAN总线驱动器的CANL与CANH引脚和2号CAN总线驱动器的CANL与CANH引脚连结。

    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转向轴防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249716Y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20099496.2

    申请日:2008-07-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转向轴防尘装置,其由转向轴上防尘罩、卡带、转向轴下防尘罩和连接板四个部分组成。所述上防尘罩装配在转向下轴总成上,下防尘罩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有与汽车前壁板固定的螺孔,上防尘罩下端与下防尘罩装配并用卡带卡紧。该结构通过装配和卡接的方式能保证转向轴防尘罩在汽车上安装正确,并且装配方便、定位可靠,在车辆行行驶中不易产生移位、脱落等情况,能够阻挡车底尘土、泥水及噪音进入驾驶舱内。

    一种吸能式汽车转向下轴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853556Y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520010344.7

    申请日:2005-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吸能式汽车转向下轴总成,以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收缩吸能,减轻对驾驶员的伤害。它由转向下轴、套管和卡箍组成。转向下轴与套管的联接端有外花键,与套管的内花键相配合。套管的连接端轴向开有矩形槽,套管外套有卡箍,将转向下轴与套管固定在一起。在正常状态时,转向下轴与套管相对位置固定,无相对滑动。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转向下轴所受轴向力超出卡箍设定范围时,转向下轴沿轴向方向滑入套管,可以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保护驾驶员不受伤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