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401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5255.7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H02P21/00 , H02P21/05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即从一个控制时间段中挑选出两个最佳的电压矢量,然后根据其所需的占空比进行调整,该算法能有效减小最优电压矢量与参考电压矢量的误差范围,在保证控制性能良好的情况下降低了计算负担以及逆变器的开关损耗。为了进一步降低MPC的计算量及PMSM模型参数带来的影响,本发明采用LSTM神经网络替代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以提高转矩控制的稳定性,解决传统神经网络面对时序性输入时,输出仅与当前时刻当前时刻输入简单对应的问题,从时序性输入的角度增加了前后时刻与电机转矩控制的连续性对应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29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1352224.X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H02P23/14 , H02P25/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随机共振的直线电机位置信号检测方法,在基于磁场叠加原理和时栅技术结合的基础上,将直线电机已经具备的等分绕线槽作为磁场式时栅的一部分,构建直线电机嵌入式时栅位置检测系统模型,在不破坏电机本体结构的同时实现嵌入式同步直线电机位置信号检测。该方法将遗传算法与参数随机共振相结合,以随机共振系统的信噪比为衡量指标,利用单稳态随机共振技术实现对时栅传感器感应输出的微弱信号的检测,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对单稳态随机共振系统结构参数的最优化选取,完成了随机共振参数a和b的自适应地选择,解决了永磁直线电机位置检测过程中微弱信号提出困难,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193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1420862.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断料上料装置及方法,包括车床本体,所述车床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左侧设置有卡盘,所述车床本体上设置有推料装置和进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齿轮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对齐装置,所述对齐装置上设置有断料装置。该数控机床的自动断料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的推料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推料的作用,第一气缸的伸缩来将毛坯料从齿轮箱的内部孔洞中向卡盘推去,当卡盘上的工件加工完成后,第一气缸接收到电信号,将会推动接料架内部的物料至卡盘的加工工位上,从而实现自动上料,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并且提高了上料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1045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23096.8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精密的智能数控机床,包括机体,机体的正面形成有加工腔,机体的正面滑动连接有启闭门,加工腔的内顶壁设置有加工部,机体的正面开设有安装腔,且安装腔的内壁设置有清理组件,加工腔的内壁设置有冷却组件,安装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收集组件。本发明中,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左侧的驱动辊转动,进而在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与右侧驱动辊的配合下使传送层运转,通过强力磁块将加工产生的碎屑吸附在传送层上,将残留在排屑孔内的碎屑清理干净,通过传送层的运转,能够使其上的碎屑在不受强力磁块的吸力时自由下落在收集组件中,从而使该高速精密的智能数控机床解决了人工清理素一些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193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420862.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断料上料装置及方法,包括车床本体,所述车床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左侧设置有卡盘,所述车床本体上设置有推料装置和进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齿轮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对齐装置,所述对齐装置上设置有断料装置。该数控机床的自动断料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的推料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推料的作用,第一气缸的伸缩来将毛坯料从齿轮箱的内部孔洞中向卡盘推去,当卡盘上的工件加工完成后,第一气缸接收到电信号,将会推动接料架内部的物料至卡盘的加工工位上,从而实现自动上料,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并且提高了上料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225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217042.5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B08B1/00 , B08B1/02 , B08B3/02 , B23D19/00 , B23D33/02 , B23D33/10 , B23Q7/00 , B23Q7/06 , B23Q7/08 , F26B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断料上料装置,包括车床本体,所述车床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左侧设置有卡盘,所述车床本体上设置有推料装置和进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齿轮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对齐装置,所述对齐装置上设置有断料装置。该数控机床的自动断料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的推料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推料的作用,第一气缸的伸缩来将毛坯料从齿轮箱的内部孔洞中向卡盘推去,当卡盘上的工件加工完成后,第一气缸接收到电信号,将会推动接料架内部的物料至卡盘的加工工位上,从而实现自动上料,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并且提高了上料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09942.4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G01B11/26
Abstract: 圆光栅测角技术是超精密转台测量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超精密转台角度测量系统的精度,针对多读数头组合均布测量中存在特定误差幅值残留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圆光栅组合均布读数系统的多阶误差补偿方法。基于圆光栅测角原理,对圆光栅测量系统中的误差来源及其特性进行归纳分析,将误差按照频率关系进行划分并以此为根据搭建误差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推导和仿真计算指出多读数头均布组合实现多阶误差补偿的原理。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光栅读数头测量系统,其测量精度得到了提高,实现了高精度角度测量,证明了多阶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2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52224.X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H02P23/14 , H02P25/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随机共振的直线电机位置信号检测方法,在基于磁场叠加原理和时栅技术结合的基础上,将直线电机已经具备的等分绕线槽作为磁场式时栅的一部分,构建直线电机嵌入式时栅位置检测系统模型,在不破坏电机本体结构的同时实现嵌入式同步直线电机位置信号检测。该方法将遗传算法与参数随机共振相结合,以随机共振系统的信噪比为衡量指标,利用单稳态随机共振技术实现对时栅传感器感应输出的微弱信号的检测,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对单稳态随机共振系统结构参数的最优化选取,完成了随机共振参数a和b的自适应地选择,解决了永磁直线电机位置检测过程中微弱信号提出困难,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7225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17042.5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B08B1/00 , B08B1/02 , B08B3/02 , B23D19/00 , B23D33/02 , B23D33/10 , B23Q7/00 , B23Q7/06 , B23Q7/08 , F26B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断料上料装置,包括车床本体,所述车床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左侧设置有卡盘,所述车床本体上设置有推料装置和进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齿轮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对齐装置,所述对齐装置上设置有断料装置。该数控机床的自动断料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的推料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推料的作用,第一气缸的伸缩来将毛坯料从齿轮箱的内部孔洞中向卡盘推去,当卡盘上的工件加工完成后,第一气缸接收到电信号,将会推动接料架内部的物料至卡盘的加工工位上,从而实现自动上料,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并且提高了上料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2001689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67384.4
申请日:2025-02-15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新型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在传统的双矢量模型模型预测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每一个采样周期中进行两次有效非零电压矢量选择,并在代价函数中引入dq轴电流及电压矢量三个控制目标权重系数,使得电压矢量的选择最优化,且减少了计算量,为实现速度环PI控制器参数和电流环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参数的最优化,本发明将BP神经网络引入控制系统,分别与速度环PI控制和电流环双矢量预测控制相结合,实现控制参数的自调节,降低了电流波动,改善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