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157704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150446.3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00
Abstract: 一种模拟压实机械‑土接触形式的压实试验装置,一种模拟压实机械‑土接触形式的压实试验装置,包括配对使用的半圆柱形压实装置和平面形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圆柱形压实装置的组成是:半圆柱形压板的平直部分的中心与垂直的落锤导杆一螺纹连接,落锤导杆一上外套有圆筒状的落锤一;所述的平面形压实装置的组成是:长方形压板的上表面中心与垂直的落锤导杆二螺纹连接,落锤导杆二上外套有圆筒状的落锤二;该装置可以在室内进行两种类型的压实机械‑土接触形式的室内模拟压实试验,能更方便、快速的模拟出压实机械的压实过程,以检测出压实机械类型与土体的适用性能,为现场施工选择出更适合的压实机械,使施工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271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34324.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粗细粒含量的路基软质岩填料压碎值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填筑完成的软质岩填料路基,采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干密度ρd,通过室内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得压实系数;S2、对路基软质岩填料进行颗粒筛分试验,得粒径不小于2.5mm的粗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比值;S3、通过点荷载试验,测定不少于6个软质岩填料中的粗颗粒岩块点荷载强度,得岩块单轴抗压强度及其平均值;S4、根据路基软质岩填料的压实系数、粗颗粒质量占比、岩块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估算路基软岩填料的压碎值。本发明能综合考虑粗颗粒岩块强度、粗细颗粒占比以及压实密度,对压碎值的影响。试验验证具有良好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067138.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01B1/00 , G01L1/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结构缝位置路基面列车荷载分布模式确定方法,包括S1、确定动车组通过无砟轨道测点时的路基面动应力时程曲线,并将其转化为路基面动应力空间分布曲线;S2、根据路基面动应力空间分布曲线,确定无砟轨道结构缝位置路基面纵向分布范围;S3、根据路基面纵向分布范围,确定无砟轨道结构缝位置路基面动应力峰值,进而确定构缝位置路基面列车荷载分布模式。本方法明确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缝对路基面动应力产生集中效应的影响,确定了结构缝位置路基面荷载作用模式,是对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结构设计方法的补充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145108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67995.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路基面列车荷载分布模式确定方法,包括S1、确定通过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测点时的路基面动应力时程曲线,并将其转化为路基面动应力空间分布曲线;S2、确定列车单轴荷载作用于无砟轨道结构的单轴荷载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范围及峰值;S3、由单轴荷载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范围和转向架轴距的关系,确定转向架荷载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形态及峰值,进而确定列车荷载分布模式。本发明方法通过单轴荷载纵向分布范围和动车组转向架轴距之间的关系确定无砟轨道结构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形态和动应力峰值,明确了不同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和动车组车型对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形态和峰值的影响,是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床结构设计方法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28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18814.X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拟列车荷载的动力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路基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包括动力模块、配重模块、限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路基,所述动力模块包括激振器和变频器,所述激振器设置于所述配重模块上,所述变频器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激振器连接,所述限位模块和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配重模块连接,所述限位模块固定于所述路基上;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其组成为模块化结构,使得装置拆卸、组装方便,更换容易,能够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拟列车荷载的动力试验方法,其能避免在低频条件下激振器的双轴转动不同步的现象,也提高了激振力输出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5216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81632.1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肋板式挡墙桥台及构筑方法。桥台包括桩基和连接到桩基顶部的承台,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到承台顶部的T形肋板构件;T形肋板构件包括立柱和肋板,肋板的一个侧边竖向连接到立柱的内侧边,肋板的下边与立柱的底部平齐;相邻的T形肋板构件的内侧边还搭接有挡土板,相邻的T形肋板构件的顶部还连接有一个台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肋板式挡墙桥台承受的土压力由T形肋板构件与桥台背路堤填土间的摩擦效应平衡,与重力式桥台相比,能大幅度减小桥台的圬工用量,经济性好。T形肋板构件间设置挡土板,与埋置式肋形等桥台相比,消除了桥台前的锥形护坡,能有效扩大桥底净空或缩短桥梁跨距,而且能避免水流冲刷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57090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810458926.3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细砂路基的填筑压实方法,其步骤如下:A、确定粉细砂填料的压实密度;B、填筑试验段进行碾压层表面松散土层厚度h0的测试;C、粉细砂路基的压实与错层检测。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出一层碾压层;在当前碾压层选取测点,刨去测点范围内h0厚的表面土层,进行压实系数K及地基系数K30检测,最后将刨去的表面土层的粉细砂填料进行回填、夯实,得到当前填筑层;D、采用履带式推土机进行终压,并在土层表面进行压实系数K和地基系数K30检测。该方法能在保证路基压实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路基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52915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0968246.7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标准值的确定方法,以使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均值置信区间较t分布法所得置信区间更窄,所得标准值更接近真实值。采用非参数自助法分别对多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试验数据进行有放回随机抽样,获得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标准值,并利用函数关系式对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试验数据的标准值与岩土试样数目、样本平均值、样本标准差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公式: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不同样本容量条件下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标准值的确定,计算方法简单,在保证相同的置信水平条件下能有效收窄参数均值置信区间,使得标准值更接近真实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06635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344270.3
申请日:2016-05-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7/22
Abstract: 一种基于套管式探头TDR法的土体质量含水率修正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标定:通过前期四个不同土体试样的标定试验,获得了TDR水分传感器测出的各个土体试样体积含水率θi、烘干法测定的各个土体试样的真实质量含水率wi,进而通过函数对上述测试值的拟合,得出未知参数a的值,从而明确了此函数关系式。B、测试:测试出待测土体的干密度为ρd和TDR水分传感器至待测土体边界最小距离L/2;利用套管式探头TDR水分传感器测出待测土体体积含水率测试值θ,即得待测土体质量含水率w,该法消除了套管式探头TDR法中传感器有效测试范围内其他介质对待测土体介电特性的影响,提高了测试土体含水率的准确性,从而为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74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83849.0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正常固结原状地基土的两级加载固结试验方法,其主要步骤为:制备并安置土样,测定其初始孔隙比e0;施加1kPa预压力,使试样和仪器接触良好;再在加载试验中进行载荷为p1、p2的两级加载,荷载值p1、p2根据土体埋深确定,分别记录两级荷载下试样的变形量,换算为相应的孔隙比e1、e2,进而得到Harris函数参数一A,函数参数二N,函数参数三B,最终得到土体孔隙比e和上覆压力p的关系:其中即完成正常固结原状地基土的加载固结试验。该方法大幅减少了固结试验中的加载级数,缩减了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并且试验结果的精度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