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241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916537.2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碎石颗粒表面棱角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碎石颗粒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并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点云模型;S2:获取点云模型中各个点云的无量纲均值平方根曲率,并确定无量纲均值平方根曲率的相对频率拟合曲线;S3:确定相对频率拟合曲线中最小曲率半径点对应的曲率;S4:根据大于最小曲率半径点对应曲率的点云数量,确定碎石颗粒表面棱角度。按本发明确定的碎石棱角度,测量结果精确、可靠、方法简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测量较多数量的碎石颗粒样本,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生产和选料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28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118814.X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拟列车荷载的动力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路基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包括动力模块、配重模块、限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路基,所述动力模块包括激振器和变频器,所述激振器设置于所述配重模块上,所述变频器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激振器连接,所述限位模块和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配重模块连接,所述限位模块固定于所述路基上;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其组成为模块化结构,使得装置拆卸、组装方便,更换容易,能够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拟列车荷载的动力试验方法,其能避免在低频条件下激振器的双轴转动不同步的现象,也提高了激振力输出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67138.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01B1/00 , G01L1/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结构缝位置路基面列车荷载分布模式确定方法,包括S1、确定动车组通过无砟轨道测点时的路基面动应力时程曲线,并将其转化为路基面动应力空间分布曲线;S2、根据路基面动应力空间分布曲线,确定无砟轨道结构缝位置路基面纵向分布范围;S3、根据路基面纵向分布范围,确定无砟轨道结构缝位置路基面动应力峰值,进而确定构缝位置路基面列车荷载分布模式。本方法明确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缝对路基面动应力产生集中效应的影响,确定了结构缝位置路基面荷载作用模式,是对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结构设计方法的补充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135516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999890.1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B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碎石颗粒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碎石颗粒进行扫描,获取碎石颗粒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并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碎石点云模型;S2:获取预处理后三维点云数据对应的均值平方根曲率;S3:对碎石点云模型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处理后三维点云数据对应的均值平方根曲率;S4:确定碎石颗粒表面粗糙度。本发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表面点云信息为碎石颗粒三维空间位置下的表面情况,采用点云的均值平方根曲率具有非负性,可综合量化颗粒表面微观局部起伏特征,数值敏感度高、量化区间大,能够精确反映碎石表面粗糙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1082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067995.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路基面列车荷载分布模式确定方法,包括S1、确定通过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测点时的路基面动应力时程曲线,并将其转化为路基面动应力空间分布曲线;S2、确定列车单轴荷载作用于无砟轨道结构的单轴荷载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范围及峰值;S3、由单轴荷载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范围和转向架轴距的关系,确定转向架荷载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形态及峰值,进而确定列车荷载分布模式。本发明方法通过单轴荷载纵向分布范围和动车组转向架轴距之间的关系确定无砟轨道结构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形态和动应力峰值,明确了不同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和动车组车型对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形态和峰值的影响,是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床结构设计方法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36241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16537.2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碎石颗粒表面棱角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碎石颗粒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并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点云模型;S2:获取点云模型中各个点云的无量纲均值平方根曲率,并确定无量纲均值平方根曲率的相对频率拟合曲线;S3:确定相对频率拟合曲线中最小曲率半径点对应的曲率;S4:根据大于最小曲率半径点对应曲率的点云数量,确定碎石颗粒表面棱角度。按本发明确定的碎石棱角度,测量结果精确、可靠、方法简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测量较多数量的碎石颗粒样本,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生产和选料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55162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999890.1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B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碎石颗粒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碎石颗粒进行扫描,获取碎石颗粒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并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碎石点云模型;S2:获取预处理后三维点云数据对应的均值平方根曲率;S3:对碎石点云模型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处理后三维点云数据对应的均值平方根曲率;S4:确定碎石颗粒表面粗糙度。本发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表面点云信息为碎石颗粒三维空间位置下的表面情况,采用点云的均值平方根曲率具有非负性,可综合量化颗粒表面微观局部起伏特征,数值敏感度高、量化区间大,能够精确反映碎石表面粗糙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71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34324.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粗细粒含量的路基软质岩填料压碎值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填筑完成的软质岩填料路基,采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干密度ρd,通过室内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得压实系数;S2、对路基软质岩填料进行颗粒筛分试验,得粒径不小于2.5mm的粗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比值;S3、通过点荷载试验,测定不少于6个软质岩填料中的粗颗粒岩块点荷载强度,得岩块单轴抗压强度及其平均值;S4、根据路基软质岩填料的压实系数、粗颗粒质量占比、岩块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估算路基软岩填料的压碎值。本发明能综合考虑粗颗粒岩块强度、粗细颗粒占比以及压实密度,对压碎值的影响。试验验证具有良好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067138.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01B1/00 , G01L1/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结构缝位置路基面列车荷载分布模式确定方法,包括S1、确定动车组通过无砟轨道测点时的路基面动应力时程曲线,并将其转化为路基面动应力空间分布曲线;S2、根据路基面动应力空间分布曲线,确定无砟轨道结构缝位置路基面纵向分布范围;S3、根据路基面纵向分布范围,确定无砟轨道结构缝位置路基面动应力峰值,进而确定构缝位置路基面列车荷载分布模式。本方法明确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缝对路基面动应力产生集中效应的影响,确定了结构缝位置路基面荷载作用模式,是对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结构设计方法的补充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145108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67995.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路基面列车荷载分布模式确定方法,包括S1、确定通过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测点时的路基面动应力时程曲线,并将其转化为路基面动应力空间分布曲线;S2、确定列车单轴荷载作用于无砟轨道结构的单轴荷载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范围及峰值;S3、由单轴荷载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范围和转向架轴距的关系,确定转向架荷载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形态及峰值,进而确定列车荷载分布模式。本发明方法通过单轴荷载纵向分布范围和动车组转向架轴距之间的关系确定无砟轨道结构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形态和动应力峰值,明确了不同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和动车组车型对路基面动应力纵向分布形态和峰值的影响,是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床结构设计方法的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