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5935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930632.2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9/14 , A61K47/54 , A61K47/61 , A61K49/00 , A61P35/00 , A61K31/517 , A61K31/7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纳米诊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纳米诊疗剂是以季铵盐和厄洛替尼共修饰的壳聚糖为载体,将其与Cy5和Cy7共修饰的分子信标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自组装制得。其中,所用载体依次经季铵盐、厄洛替尼修饰后形成高正电基团,其水溶性增强,并能够主动靶向识别表皮生子因子受体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所用分子信标能够特异性识别T790M突变,并实现对T790M突变程度的实时监测;而其两端修饰的Cy5和Cy7在长期用药进程中可发挥双重PDT效果。因此,该纳米诊疗剂在长期用药过程中能够实现对T790M突变程度的实时监测,并能够协同分子靶向治疗和双重PDT,改善获得性耐药,最大程度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31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25456.6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体内清除的小尺寸铁掺杂氧化锌纳米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SDT/CDT协同抗肿瘤中的应用。本发明是在碱性条件下以乙酸锌和乙酰丙酮铁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温度与时间,合成超小的铁掺杂氧化锌纳米粒FZO NPs,然后先后利用APTES和PEG‑600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从而得到在水中稳定的小尺寸铁掺杂氧化锌纳米复合颗粒FZO‑ASP。该纳米复合颗粒提升了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声动力治疗效果,并能协同基于铁死亡的CDT,对多种肿瘤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其颗粒小,能通过肾脏进行清除,克服了无机声敏剂会在体内蓄积产生长期毒性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2159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716979.2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C233/43 , C07D215/44 , C07C231/1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色胺骨架的氧化偶联重排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高碘酸钠对色胺类化合物进行氧化,得到相应的二羰基化合物,然后将其与苯胺类化合物进行偶联重排反应。本发明通过温和的反应条件,实现了色胺类衍生物的末期官能团化。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实用性强,合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300左右。该类骨架结构是首次合成,且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开发成治疗肺腺癌、肺癌和宫颈癌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369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37127.5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氧响应的壳聚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点击化学的方法,将低氧响应基团偶氮苯、氟硼二吡咯(BODIPY)光敏剂与壳聚糖共价连接,形成具有低氧响应特性的壳聚糖聚合物。该聚合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光敏剂的光毒性,提高光敏剂的稳定性,还可在肿瘤低氧微环境中实现低氧响应成像,且其可作为载体包载疏水性药物,并使药物在肿瘤部位靶向释放,从而促进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聚集。
-
公开(公告)号:CN113941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69997.7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NO气体治疗并增强声动力治疗的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纳米粒是以适配体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再装载L‑精氨酸和血卟啉,通过自组装制备而得。该纳米粒经适配体修饰后,能够靶向识别表皮生长受体突变的肿瘤细胞;血卟啉作为一种声敏剂,经超声后产生活性氧,产生细胞毒性,可发挥其声动力治疗效果;L‑精氨酸作为NO供体,经细胞代谢后可产生NO气体,和活性氧进一步反应生成毒性更高的亚硝酸盐ONOO‑,从而选择性地杀死肺癌细胞。该纳米粒,利用适配体修饰的载体作为递送系统,联合NO气体治疗与声动力治疗,靶向识别肿瘤细胞并最大程度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公开(公告)号:CN108310379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232161.1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厄洛替尼‑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吲哚菁绿(ECMI)新型纳米诊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纳米诊疗剂以内部负载着吲哚菁绿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为载体,采用ZnO QDs封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表面的孔隙,并在其表面包覆厄洛替尼修饰的壳聚糖二硫键交联聚合物。本发明的纳米诊疗剂可以识别不同分子分型的肺癌细胞,并用于可控近红外荧光成像;且其可发挥分子靶向药物和光动力治疗协同作用,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848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91358.5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纳米金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先利用硼氢化钠还原金溶液,得到金种子溶液,再将金种子溶液和金离子溶液加入到透明质酸溶液中加热,使金种子长大,再分别加入吲哚菁绿和壳聚糖溶液,即可制得稳定的复合纳米金粒子。本发明具有绿色、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特点,制得的纳米粒可用于肿瘤的光声协同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769851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1087106.X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D231/2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二芳基‑5‑烷氧基吡唑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具体为1‑(4‑(2‑氯乙酰胺基)苯基)‑3‑(3,4‑二氯苯基)‑5‑(2‑甲氧基乙氧基)吡唑,其结构式为:。本发明以吡唑环替代MALT1抑制剂MI‑2中的三氮唑环,以制得所述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新的母环结构,其类药性评价高,体外抑制淋巴瘤细胞活性好,且合成简单,有望用于制备靶向治疗淋巴癌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530456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810593086.1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D491/05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发现了一种二氧杂环己二烯并[2,3‑b]吲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二氧杂环己二烯并[2,3‑b]吲哚类衍生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R1为‑COOH、‑NO3等取代基,R2为‑CH3、‑Cl、‑Br等取代基,R3为‑F或‑Cl。该类化合物可用于开发治疗乳腺癌、肺癌、肝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等的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