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同步检测采集水生态样品的浮动式水上自动监测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00750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69977.3

    申请日:2017-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同步检测采集水生态样品的浮动式水上自动监测平台。包括模块化浮动平台,所述模块化浮动平台的模块上设置仪器安装孔用于安装监测设备或采样装置,所述监测设备或采样装置的外部设有保护罩,所述模块化浮动平台还设置有电力提供设备。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水上水生态自动监测和自动采样平台,将采集的水质、流速、鱼类等数据和水样样品的工作科学系统地集成于一个平台工作站,监测采样可靠、效率高、适用性强,为建立一套水生态样品自动采集和分类保存系统,实现水质、流速等水环境因子的在线监测和水生生物样品采集的同步,利于水生态监测和水生态采样的标准化、统一化。

    城市群河涌水网漂浮垃圾拦截收纳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501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328739.6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漂浮垃圾拦截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城市群河涌水网漂浮垃圾拦截收纳系统,包括两个导向浮条以及柔性浮条,柔性浮条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两个导向浮条的内端,导向浮条倾斜布置;导向浮条连接有下拉结构以及上拉结构,通过下拉结构将拦截浮体朝下拉动沉入河涌的水流中,通过上拉结构将所述拦截浮体朝上拉动脱离河涌的水面;河涌的水面上的漂浮垃圾随着水流的流动,被导向浮条拦截,并顺着导向浮条的倾斜方向,进入收纳区域;当漂浮垃圾随着水流流至拦截浮体处时,部分会直接进入收纳区域中,另外部分的漂浮垃圾则会顺着导向浮条的倾斜方向,被导向至收纳区域中,实现了漂浮垃圾自动拦截收纳的效果解决了漂浮垃圾打捞效果差的问题。

    适用于高密度城市河涌高低水位交错布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4035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11763.3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涌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适用于高密度城市河涌高低水位交错布局结构,包括主涌道,城市包括市区以及郊区,主涌道具有上游段及下游段;郊区布置有两个外涌道,外涌道的上端与上游段连通,外涌道的下端的下游段连通;主涌道与外涌道之间设有多个副涌道;中部段中具有内部蓄水湖,内部蓄水湖连接有分洪道;外涌道中具有外部蓄水湖,外部蓄水湖与内部蓄水湖之间通过分流道连通;上游段、副涌道、外涌道、分洪道以及分流道中分别设有控制闸门;布置主涌道、副涌道以及外涌道,且三者形成连通状态,实现河涌交错布局,快速实现水体的排泄分流等,提高河涌的连通性以及承载能力,大大增强防洪效果。

    一种城市河流低水位运行低碳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2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60855.9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河流低水位运行低碳生态修复方法。在修复过程中,先将河道水深控制在10cm以内,持续运行3个月以上;在运行过程中,控制水中溶解氧在8mg/L以上;再将河道水深控制在20‑30cm,待河道中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成活率在90%以上后,开始提升河道水深至50‑60cm,在水深提升过程中,调控水中溶解氧在7mg/L以上;待河道水深提升至50‑60cm后,控制水体透明度达到50cm以上,再向水中投放底栖动物和/或鱼类,使其自然繁殖,运行过程中控制水中溶解氧在6mg/L以上,河道中水流流速一般为0.3‑0.5m/s,控制原则为河道底质的不冲和不淤流速。

    锚定浮式立体仿生鱼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2152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210903.7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鱼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锚定浮式立体仿生鱼礁装置,包括漂浮结构,漂浮结构呈网状;漂浮结构的下方连接有多个固定绳,固定绳的上端与漂浮结构连接,固定绳的下端朝下延伸;固定绳上设有多组用于粘附鱼卵及微生物的外部粘附基质,外部粘附基质环绕固定绳的外周,呈伞状布置;固定绳的底部连接有筑巢容器,筑巢容器中具有供鱼类栖息、庇护以及索饵的容纳腔;锚定浮式立体仿生鱼礁装置,为鱼类创造仿自然生境,实现使鱼类产卵、觅食、栖息、庇护为一体,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生境保护措施,其利用多组外部粘附基质可以为鱼类产卵提供场所,可以粘附鱼类的鱼卵,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

    城市群河湖水系连通布局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546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91055.3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湖水系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城市群河湖水系连通布局系统,包括穿过城市的干流河道,城市包括中心城区、郊区以及城区外围,沿流经方向,干流河道具有调节段、上游段、内部段以及下游段,通过设有的蓄水湖,在遇到洪水量较大时,能有效的起到防洪效果,同时设有的分洪道有效的起到了分流效果,设有的净化区能保证水质安全,设有的净化水道使位于内部段中部的内部湖与净化区下游的沉淀缓冲区相连通,并且设有内端与内部段接通,外端延伸至城区外围外部的分流河道,这样,不仅保证了水质的安全,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同时大大的提高了城市群河湖水系的连通性和城市群河湖水系的承载能力,大大增强了防洪效果。

    一种防堵塞的潜流人工湿地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042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47321.7

    申请日:2022-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潜流人工湿地设备,包括进水斗和出水斗,所述进水斗和出水斗的内部均安装有卵石和石笼,且所述卵石通过石笼设置在进水斗内侧,所述进水斗与出水斗之间安装有处理斗,通过进水斗外侧端连接的引导板和引流墙,对污水进行汇集和引导的同时,经由引流墙对污水起到阻拦缓冲的作用,减轻污水的流速,防止污水直接没过进水斗靠近处理斗的侧壁而直接输入基质层的上层;通过第一引导口将污水输送至处理斗中,利用铺设在无纺布与小鹅卵石之间的穿孔管,将污水分股引流,加快污水由下至上的渗透净化速度;将卵石通过石笼放置在进水斗和沉淀斗的内侧,便于清理维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