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9828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736666.7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路面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型岸边挡水墙和路面水净化方法。挡水墙包括坝体,坝体的横向断面包括由第一侧面往第二侧面依次设置的透水路面层、水质净化区和挡墙;水质净化区包括若干填料层,相邻填料层之间设有出水区,每个出水区的一旁侧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排水管导通状态的拍门;出水区的第二镂空板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对齐设置,第三镂空板的两侧板面分别面向第一镂空板和第二镂空板,第三镂空板的两侧板面分别设有第三凸起,第三镂空板连接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控制第三镂空板平移从而控制第三镂空板上的第三凸起分别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对齐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728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40975.6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道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揭示河道低水位底泥自然修复机理的模拟实验装置。该揭示河道低水位底泥自然修复机理的模拟实验装置包括配水池组件、试验段组件、集水槽组件、蒸汽回收机构与下压组件,试验段组件安装于配水池组件的右侧,集水槽组件安装于试验段组件的右侧,蒸汽回收机构安装于试验段组件的上方,下压组件安装于配水池组件的上方。配水池组件能够补充试验段组件的试配水,集水槽组件用于收集弃水,蒸汽回收机构能够收集试验段组件的试配水,用于补充配水池组件内的试配水,下压组件能够配合蒸汽回收机构补充配水池组件内的试配水,进而扰动配水池组件内的试配水,从而加快配水池组件吸附试配水上表面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463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36895.3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B01D33/46 , B01D33/067 , B01D33/80 , B01D33/76 , B01D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式小湖塘库污水净化系统,包括水箱和安装在水箱顶部的箱盖,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过滤转鼓,过滤转鼓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布的滤筛,过滤转鼓一端套接有齿圈,过滤转鼓一侧设置有转鼓电机,转鼓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与齿圈啮合的驱动齿轮,齿圈底部两侧均设有滚轮,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水管,水管顶端设置有冲洗装置,过滤转鼓内部设置有自刮装置;本发明实现对过滤转鼓的转动,避免在过滤过程中杂质的堵塞,并直接利用过滤后的水对过滤转鼓进行冲洗,进一步避免过滤时的堵塞,并且多种处理方式的复合使用,净化效果好、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73177.7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徐志才 , 林汉雄 , 卢雅婷 , 吴琼 , 高源伟 , 牛子儒 , 徐志启 , 唐红亮 , 吕祥思 , 霍静 , 李璐 , 蒋然 , 钱树芹 , 蔡潇佳 , 夏利佳 , 王腾飞 , 张静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样器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适应于砂质和淤泥质沉积物原位采样的柱状采样器。该适应于砂质和淤泥质沉积物原位采样的柱状采样器包括外壳组件、手柄组件、活塞组件与合页组件,外壳组件包括有机玻璃管、封顶板、安装管与若干个旋转刀头,封顶板固定安装于有机玻璃管的顶部,安装管固定安装于有机玻璃管的底部,若干个旋转刀头圆形阵列安装于安装管的底部,采样器在向下移动进行取样时更加省力,适用性也更强,由于旋转刀头的存在使得采样器能够进入到更深层的沉积物中,从而得到更加完整的底泥原状样品,获得更加精准的底泥原状数据,同时采样器能够采集到更多种类的沉积物,提高了采集的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28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310040975.6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道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揭示河道低水位底泥自然修复机理的模拟实验装置。该揭示河道低水位底泥自然修复机理的模拟实验装置包括配水池组件、试验段组件、集水槽组件、蒸汽回收机构与下压组件,试验段组件安装于配水池组件的右侧,集水槽组件安装于试验段组件的右侧,蒸汽回收机构安装于试验段组件的上方,下压组件安装于配水池组件的上方。配水池组件能够补充试验段组件的试配水,集水槽组件用于收集弃水,蒸汽回收机构能够收集试验段组件的试配水,用于补充配水池组件内的试配水,下压组件能够配合蒸汽回收机构补充配水池组件内的试配水,进而扰动配水池组件内的试配水,从而加快配水池组件吸附试配水上表面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6666.7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路面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型岸边挡水墙和路面水净化方法。挡水墙包括坝体,坝体的横向断面包括由第一侧面往第二侧面依次设置的透水路面层、水质净化区和挡墙;水质净化区包括若干填料层,相邻填料层之间设有出水区,每个出水区的一旁侧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排水管导通状态的拍门;出水区的第二镂空板的外侧面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对齐设置,第三镂空板的两侧板面分别面向第一镂空板和第二镂空板,第三镂空板的两侧板面分别设有第三凸起,第三镂空板连接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控制第三镂空板平移从而控制第三镂空板上的第三凸起分别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对齐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5360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416448.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1C7/32 , E01C11/22 , C02F1/0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应于海绵城市前端污染物控制的系统。本发明的系统包括碎石层,所述碎石层在厚度方向上,包括第一碎石层,第二碎石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碎石层和所述第二碎石层之间的土工布;并且,所述碎石层包括粗碎石区和细碎石区;所述粗碎石区和所述细碎石区在所述碎石层的平面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粗碎石区采用6‑8cm规格的粗碎石组成;所述细碎石区采用0.5‑1.5cm规格的细碎石组成;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碎石层的至少部分粗碎石区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碎石层的至少部分细碎石区的正投影重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碎石层的至少部分细碎石区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碎石层的至少部分粗碎石区的正投影重叠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60855.9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32 , C02F3/34 , C02F3/02 , C02F103/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河流低水位运行低碳生态修复方法。在修复过程中,先将河道水深控制在10cm以内,持续运行3个月以上;在运行过程中,控制水中溶解氧在8mg/L以上;再将河道水深控制在20‑30cm,待河道中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成活率在90%以上后,开始提升河道水深至50‑60cm,在水深提升过程中,调控水中溶解氧在7mg/L以上;待河道水深提升至50‑60cm后,控制水体透明度达到50cm以上,再向水中投放底栖动物和/或鱼类,使其自然繁殖,运行过程中控制水中溶解氧在6mg/L以上,河道中水流流速一般为0.3‑0.5m/s,控制原则为河道底质的不冲和不淤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56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34914.5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染底泥碳氮硫污染物同步去除的方法,属于环境修复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自制生态环保型缓释功能材料为添加剂;向污泥底泥中添加所述添加剂;所述添加剂是由如下方法得到:取河道污泥底泥湿泥,用水稀释成泥浆后,用盐酸调节pH,压滤,收集滤饼,随后焙烧,再经粉碎,筛分,得焙烧底泥;将焙烧底泥和反硝化细菌休眠体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硝酸盐,得混合底泥;将粘合剂和热塑性弹性体在水中混合分散,加入水质量3‑5%的乳化剂,搅拌分散均匀,得预制浆料;将混合底泥和预制浆料搅拌分散后,冷冻干燥,即得自制生态环保型缓释功能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536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16448.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1C7/32 , E01C11/22 , C02F1/0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应于海绵城市前端污染物控制的系统。本发明的系统包括碎石层,所述碎石层在厚度方向上,包括第一碎石层,第二碎石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碎石层和所述第二碎石层之间的土工布;并且,所述碎石层包括粗碎石区和细碎石区;所述粗碎石区和所述细碎石区在所述碎石层的平面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粗碎石区采用6‑8cm规格的粗碎石组成;所述细碎石区采用0.5‑1.5cm规格的细碎石组成;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碎石层的至少部分粗碎石区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碎石层的至少部分细碎石区的正投影重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碎石层的至少部分细碎石区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碎石层的至少部分粗碎石区的正投影重叠设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