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10596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051821.8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转矩分配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不同车速下每个电驱动单元的功率损耗模型;根据目标车辆的总车轮电转矩需求,确定车体两侧各电驱动单元的车轮电转矩需求及大小顺序;在目标车辆的每个车速状态下,根据每个电驱动单元的功率损耗模型及预设的车轮电转矩优化算法,得到同侧全部电驱动单元功率损耗总和最小条件;求解同侧全部电驱动单元功率损耗总和最小条件,得到每个电驱动单元的候选车轮电转矩分配;根据目标车辆的总车轮电转矩需求以及车体两侧各电驱动单元的车轮电转矩需求及大小顺序,在候选车轮电转矩分配方式中,确定出满足同侧全部电驱动单元功率损耗总和最小的最优分配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095750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1153362.3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M8/04029 , H01M8/04082 , H01M8/04701 , H01M8/22 , H01M8/248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堆、电堆换热器、电机和液氢罐。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将液态氢直接作为热交换介质进入所述冷却壳,所述液态氢的温度升高,同时所述电机的温度降低至‑150℃以下,让电机工作在超导状态。所述液态氢在作为换热介质进入所述电堆换热器吸收热量。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使得液态氢的气化效率更高,同时降低了电机的发热损耗。进一步的,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将液态氢直接作为热交换介质参与换热,无需额外设置换热器,实现轻量化设计。同时,所述系统采用单层液氢存储结构,进一步降低了系统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82316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67098.2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鼓式制动器的电动轮总成,包括轮胎、轮辋、轮毂、转向节总成、鼓式制动器、内转子轮毂电机和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入为太阳轮,输出为行星架,行星架一体集成到轮毂上,并与轮辋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行星轮采用的塔式齿轮在较小轴向长度下实现较大传动比。内转子轮毂电机布置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与鼓式制动器中间,通过中空的转子套筒将动力传递到太阳轮,转子套筒另一端连接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制动器制动力通过行星齿轮减速器放大,可减小制动系统需提供的制动力,电机则可在制动时提供电制动力。转向节总成与轮毂从内转子轮毂电机和鼓式制动器中心穿过,转向节套筒与轮毂间布置轮毂轴承。
-
公开(公告)号:CN115727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43701.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16D55/225 , F16D65/092 , F16D65/18 , F16D121/24 , F16D125/40 , F16D125/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器及电动汽车。制动器包括制动盘和制动部。制动盘用于与运动部件连接。制动部处于制动位置时,制动部抵接于制动盘,以限制运动部件的动作。当制动部处于解锁位置时,制动部与制动盘分离,解除对运动部件的运动限制。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用于将驱动件的运动转化为制动部沿第一方向的移动,使得制动部在制动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通过将驱动件设置在制动部沿第二方向的一侧,从而减少驱动件和制动部整体沿轴向的占用空间,降低制动器与底盘转向机构发生干涉的可能,保证制动可靠性。通过传动组件的作用,使得驱动件的动力传递至制动部,节省轴向空间的同时,实现制动器的制动和解除制动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1525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93220.4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鼓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壳体,所述制动器壳体内设置有制动蹄片以及回位弹片,所述回位弹片设置在所述制动蹄片轴向的侧部,所述制动蹄片围成中心开孔,所述回位弹片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弹性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制动器壳体,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制动蹄片,所述回位弹片的轴向投影不与所述中心开孔重合。本发明的所述鼓式制动器,充分利用了其轴向空间,在不影响制动器中心开孔大小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稳定且有效的制动蹄片复位能力,适用于安装至结构紧凑的电动轮。
-
公开(公告)号:CN11281059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51821.8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转矩分配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不同车速下每个电驱动单元的功率损耗模型;根据目标车辆的总车轮电转矩需求,确定车体两侧各电驱动单元的车轮电转矩需求及大小顺序;在目标车辆的每个车速状态下,根据每个电驱动单元的功率损耗模型及预设的车轮电转矩优化算法,得到同侧全部电驱动单元功率损耗总和最小条件;求解同侧全部电驱动单元功率损耗总和最小条件,得到每个电驱动单元的候选车轮电转矩分配;根据目标车辆的总车轮电转矩需求以及车体两侧各电驱动单元的车轮电转矩需求及大小顺序,在候选车轮电转矩分配方式中,确定出满足同侧全部电驱动单元功率损耗总和最小的最优分配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60541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0465002.3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60L15/20 , B60L7/00 , B60T8/176 , B60R16/0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控制动系统及电控制动方法。所述电控制动系统的防抱死制动控制模块集成在电机控制器中,整车控制器用于根据踏板位置传感器采集的踏板位置信号和车速信号确定普通工况总目标转矩,并将所述普通工况总目标转矩发送至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普通工况总目标转矩进行轮毂电机驱动控制;以及用于根据所述轮毂电机转速信号对应的目标转换轮速信号进行防抱死制动控制;其中,所述车速信号包括根据轮速传感器采集的轮速信号确定的信号,所述目标转换轮速信号包括将所述轮毂电机转速信号输入至预设的扭转振动方程后得到的信号。采用本申请的电控制动系统能够提高制动响应速度、改善车辆的制动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1954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64994.8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60W30/02 , B60W30/18 , B60W40/00 , B60W40/10 , B60W40/1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驱动防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对应的多个信息组合,每个信息组合包括第一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包括第一信息的至少一个和第二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轮毂电机的转速信息和电动轮轮速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车速信息和桥驱控制器所在位置处的加速度信息;从多个信息组合中选取至少两个信息组合,根据至少两个信息组合确定目标车辆的目标滑移率;根据目标滑移率对目标车辆进行驱动防滑控制。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车辆驱动防滑控制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6135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88940.0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60B35/12 , B60K7/00 , B60T1/06 , B60K17/12 , B60R17/00 , H02K7/00 , H02K7/116 , H02K1/30 , H02K5/04 , H02K9/00 , H02K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动车辆动力装置领域的一种重载电动轮;其中制动器、行星齿轮减速器和轮毂电机由远至近顺序设置于支撑轴的外侧,轮毂的外侧通过轮辐和轮辋的轮辐安装平面相连,轮毂通过一对轮毂轴承安装于支撑轴的外侧;制动器中的制动钳支架通过螺栓安装于车轮支撑轴远端面外,制动盘安装在轮毂的制动盘安装法兰上;轮毂电机转子支撑的轮毂部位外套在转子轴上;行星齿轮减速器中的太阳轮设置于转子轴的远端侧外。本发明中整个电动轮总成的轴向尺寸短,轮毂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制动器均布置于电动轮总成的内外两侧轮辋所限定的空间中,使得电动轮总成可以适用于常见的商用车双胎并装车轮。
-
公开(公告)号:CN1109575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153362.3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M8/04029 , H01M8/04082 , H01M8/04701 , H01M8/22 , H01M8/248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堆、电堆换热器、电机和液氢罐。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将液态氢直接作为热交换介质进入所述冷却壳,所述液态氢的温度升高,同时所述电机的温度降低至-150℃以下,让电机工作在超导状态。所述液态氢在作为换热介质进入所述电堆换热器吸收热量。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使得液态氢的气化效率更高,同时降低了电机的发热损耗。进一步的,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将液态氢直接作为热交换介质参与换热,无需额外设置换热器,实现轻量化设计。同时,所述系统采用单层液氢存储结构,进一步降低了系统重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