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可控的高机动车辆惯容阻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32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6370.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可控的高机动车辆惯容阻尼装置,包括上吊耳、设置于上吊耳下方的缸筒、设置于缸筒内的活塞机构、设置于活塞机构下方的下吊耳、设置于缸筒外侧的液压马达、旋转电机、设置于旋转电机上方的电磁离合器,缸筒内壁开设有上下两条流道将液压马达进油口、出油口与缸筒的上腔室、下腔室联通,液压马达输出轴与旋转电机的转子轴连接,旋转电机的转子轴与电磁离合器的主动轴连接,电磁离合器的从动轴与飞轮固定连接,活塞机构穿过缸筒的下端且与下吊耳固定连接,上吊耳与缸筒的上端连接固定。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高机动车辆惯容悬架复杂结构与多模式控制的集成设计,有效拓宽高机动车辆悬架系统控制范围及动力学边界。

    一种车用准零刚度隔振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37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05726.6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机架、设置于两侧机架端部的底座、设置于底座一侧的固定架、设置于底座上中轴线位置的正刚度机构、对称设置于底座上左右两侧的负刚度机构,所述负刚度机构呈纵向设置且与正刚度机构平行设置,所述正刚度机构安装于底座上,所述负刚度机构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现有准零刚度隔振器的布置方式,从而有效降低了装置的空间占用率,提高装置工程应用可行性;显著拓宽了准零刚度有效作用范围,有效提升装置动态隔振性能;同时针对不同工况,能够通过调整齿轮与齿条啮合位置,改变连杆弹簧与齿条弹簧之间的角度,实现在固定工作行程内准零刚度特性范围的提前或滞后。

    一种可变惯容的行星锥柱式惯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6292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89108.3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惯容的行星锥柱式惯容器,涉及吸振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体、设置于上壳体一侧的行星缸、设置于行星缸远离上壳体一侧的下壳体、设置于上壳体上的推杆、与推杆连接的吸振装置、与吸振装置连接的支架、设置于支架两侧的端盖、与端盖连接的液压减震器、设置于液压减震器上的弹性元件;液压减震器、弹性元件、端盖、支架、吸振装置设置于行星缸内,推杆贯穿上壳体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支架贯穿吸振装置的左右表面且其通过滚珠轴承与吸振装置转动连接,支架的两端通过端盖与液压减震器连接固定,液压减震器固定安装于行星缸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隔振效果好、成本低、响应快、可靠性高、安装与布置容易、生产效率高。

    一种可调式惯容悬架支撑结构及一种电抗器

    公开(公告)号:CN120015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45936.9

    申请日:2025-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抗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式惯容悬架支撑结构及一种电抗器,所述可调式惯容悬架支撑结构用于电抗器本体的安装,其包括:安装架,呈类“U”形状设置;框架,活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连接有竖向缓冲机构,所述框架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电抗器本体的横向缓冲机构;其中,所述框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能够促使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的转动机构触发,以对所述框架的运动进行惯性放大,且所述转动机构的负载逐渐递增或递减;最终,对电抗器本体起到有效的减振和能量吸收作用,有效控制电抗器本体的振动问题,确保电相关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有助于优化设备性能,还能有效减少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一种单纵臂式悬架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74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91701.3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悬架技术领域,涉及为一种单纵臂式悬架装置,所述装置在单纵臂式悬架系统中引入了弹性力、阻尼力和惯性力,拓宽了悬架系统控制范围,并对悬架系统中惯质系数进行计算,通过对悬架系统弹性力、阻尼力和惯性力的控制,能够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此外,本发明通过改变转臂相对车体的角度实现了对单纵臂式悬架的底盘离地间隙和车身姿态的控制,提高了车辆面对沟壑、凸台等极端路况时的通过并稳定行驶的能力。

    考虑未来空间交互的合流区车辆换道轨迹预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687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80150.5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考虑未来空间交互的合流区车辆换道轨迹预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轨迹预测模块及路线优化模块,通过获取路侧传感器数据,实时采集车辆的位置信息、速度、加速度、环境图像和周围障碍物数据,获取合流区的道路几何特征、交通流密度及周围车辆参数,提供车辆周围环境的详细信息,帮助模型更准确地预测车辆行为,获取车辆历史驾驶行为模式;考虑到未来车辆空间交互特征,采用融合方法与晶体图卷积算法对历史驾驶行为模式与未来车辆未来空间分布与轨迹运行特征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捕捉轨迹数据中的时空关系,从而实现对未来长期轨迹的精准预测。

    一种基于桥式网络的HMDV悬架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84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31082.2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桥式网络的HMDV悬架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四相8/6极开关磁阻电机结构;步骤(2):建立桥式网络的HMDV悬架四分之一模型;步骤(3):计算桥式网络结构的阻抗;步骤(4):优化目标函数规则;步骤(5):利用优化算法对桥式网络中的电学元件进行参数优化;步骤(6):利用Matlab对优化参数进行仿真验证。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改变分量的类型和数量来获得更高的双四次阻抗;这种机电一体化悬架使用一个直线电机和外部电路来模拟阻抗功能,这减少了机械部件所占用的空间,为实际应用的布局和维护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并且能够抑制簧下质量在低频和高频处的振动,显著改善轮胎动载荷和悬架工作空间,降低HMDV悬架垂向振动负效应的影响。

    一种串并联切换的惯容阻尼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918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07975.3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并联切换的惯容阻尼装置,包括上吊耳、设置于上吊耳下方的外筒、设置于外筒上的螺旋管、设置于外筒内的惯容活塞、设置于外筒内且与惯容活塞连接的内筒、设置于内筒内的阻尼活塞、设置于阻尼活塞上的活塞杆、设置于活塞杆下方的下吊耳、设置于外筒下端的定子绕组、设置于内筒外侧的转子磁铁,上吊耳与外筒固定连接,螺旋管与外筒内部联通,惯容活塞与内筒固定连接,内筒上端开孔,阻尼活塞上开设有细长阻尼孔,阻尼活塞与活塞杆固定连接,定子绕组与转子磁铁同轴紧密贴合,活塞杆与下吊耳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惯容阻尼在串联结构与并联结构之间切换,以此提升装置隔振性能;同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