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及其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4692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301316.9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变换装置的散热系统,包括:设于电气舱内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进水口与电力变换装置冷却系统的主进水管连通,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电力变换装置冷却系统的主出水管连通,热交换器的进风侧与电气舱中的发热模块舱连通,热交换器的出风侧与电气舱中的中间舱连通;用于驱动电气舱内的空气流动、以使空气通过热交换器降温的风机。本发明通过风机搅动电气舱内的空气,使其流动,避免电气舱内局部热点出现,同时通过热交换器实现电气舱内热量的对外换热,极大改善了电力变换装置的电气舱内的运行温度,提升了电力变换装置内部电气部件的寿命及可靠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变流设备
    3.
    发明公开
    变流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78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66821.9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流设备,其中,变流设备箱体设置在车辆底板安装梁上,散热器的散热基板设置在变流设备箱体底部,电力变换模块的电气部分设置在散热器的散热基板上且位于变流设备箱体内,电力变换模块沿列车宽度方向并排布置,散热基板的底部设置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裸露在变流设备箱体底部。本发明的变流设备,列车底部行车风经过过风孔隙对散热翅片散热,安装在散热基板上的功率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散热基板传递至散热翅片上后,散热翅片将热量及时地散逸到大气中,以保证变流设备不超温工作,电力变换模块在列车宽度方向上并排布置,不存在列车运行方向上的相互挡风,从而充分保障走行风对电力变换模块的散热效果。

    一种内燃牵引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76924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23265.1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燃牵引系统,包括柴油机动力装置,用于输出直流电为变流器供电;超级电容,用于在牵引电机执行牵引模式时输出直流电为变流器供电;还用于在牵引电机执行制动模式时存储再生制动能量;变流器用于将柴油机动力装置及超级电容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对应的负载供电;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牵引指令时,控制牵引电机执行牵引模式;还用于在接收到制动指令时,控制牵引电机执行制动模式。本申请中,变流器由两路并联输入提供动力,柴油机发电经整流器后输出的电能作为主要动力输入,超级电容储存的能量作为次要动力输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超级电容储存再生制动能量,为变流器提供动力,节约了能源。

    变流装置散热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2669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102686.8

    申请日:2019-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流装置散热器,用于低速轨道交通动车组的牵引变流设备进行散热的装置,包括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内设置有循环流动的冷却介质;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行走风散热器,所述行走风散热器构造成能够在列车行驶时利用行走风对循环管路内的冷却介质进行散热;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强迫风散热器,所述强迫风散热器构造成能够开启强迫风对循环管路内的冷却介质进行散热;其中,所述循环管路接触牵引变流器的各个功率模块,并与所述功率模块发生热交换。本发明能够不仅能够在列车运行时利用行走风散热,同时能够在列车进站时对变流装置进行散热。

    一种列车及变流器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3629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1351418.7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流器散热系统,换热模块连通换热管道;换热管道上设置水泵和走行风散热器,走行风散热器设置于列车外部,通过列车移动时的风力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液在水泵的带动下重新进入换热模块中进行换热,走行风散热器包括用于流通冷却液的冷却管道,在冷却管道的外部设置用于散热的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与列车行进的方向平行,通过散热翅片与流动的空气接触,行走时气流的流向沿散热翅片的板面方向,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本申请利用了列车行走时与空气之间相对产生的风力进行冷却,不需要使用风扇提供风力,避免了风扇所带来的问题,提升了乘客的体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变流器散热系统的列车,可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