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2299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79217.2
申请日:2009-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田孝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4 , B62D25/2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该车身前部结构能够确保车身前部的布局的自由度并充分确保车室内的空间,其能够使来自前侧车架的负荷直接向下纵梁传递,并且能够减小仪表板面板的挠曲量。在包括将发动机室(21)与车室(22)隔开的仪表板面板(13)、从该仪表板面板(13)向车身前方延伸的前侧车架(11)、从仪表板面板(13)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下纵梁(17)的车身前部结构(10)中,具有贯穿于仪表板面板(13)内并以直线状连结前侧车架(11)的水平部后端(11a)与下纵梁(17)的前部(17a)的加强架结构体(连结部件)(14)。
-
公开(公告)号:CN10710724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80084332.0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7/023 , B23K11/0026 , B23K11/11 , B23K11/115 , B23K11/20 , B23K11/34 , B23K2101/006 , B23K2101/185 , B23K2103/02 , B23K2103/10 , B23K2103/18 , B62D25/06
Abstract: 异种材料接合构造具备:车顶侧梁(12);侧外面板(14),其由导电性比车顶侧梁(12)高的异种金属材料形成;和金属覆膜(24),其由与车顶侧梁(12)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介于车顶侧梁(12)与侧外面板(14)之间,通过在使金属覆膜(24)介于车顶侧梁(12)与侧外面板(14)之间的状态下进行电阻焊,在车顶侧梁(12)与金属覆膜(24)之间形成作为接合部的熔核(36),由此,能够应对铁构件的高强度化,并且能够无需底孔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1722991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910211305.6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2036 , B62D29/002 , B62D29/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铝合金制成的挤压材料并能够提高刚性的车身侧部构造。钢板(下纵梁内部件(21)、下纵梁外部件(22))的外侧由铝合金铸造制成的加强托架(12)覆盖,并且,加强托架(12)安装在钢板上,在该加强托架(12)上设有向内侧突出的上部凸部(26j)、下部凸部(27d)、上部凸部(28d)、下部凸部(28g),在钢板上开设有上部孔部(21d)、下部孔部(21g)、上部孔部(22d)、下部孔部(22g),上部凸部(26j)、下部凸部(27d)、上部凸部(28d)、下部凸部(28g),通过这些上部孔部(21d)、下部孔部(21g)、上部孔部(22d)、下部孔部(22g)固定在下纵梁加固件(13)的各角部(55a、55b、55c、55d)上,由此,下纵梁加固件(13)被加强托架(12)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2299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11305.6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2036 , B62D29/002 , B62D29/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铝合金制成的挤压材料并能够提高刚性的车身侧部构造。钢板(下纵梁内部件(21)、下纵梁外部件(22))的外侧由铝合金铸造制成的加强托架(12)覆盖,并且,加强托架(12)安装在钢板上,在该加强托架(12)上设有向内侧突出的上部凸部(26j)、下部凸部(27d)、上部凸部(28d)、下部凸部(28g),在钢板上开设有上部孔部(21d)、下部孔部(21g)、上部孔部(22d)、下部孔部(22g),上部凸部(26j)、下部凸部(27d)、上部凸部(28d)、下部凸部(28g),通过这些上部孔部(21d)、下部孔部(21g)、上部孔部(22d)、下部孔部(22g)固定在下纵梁加固件(13)的各角部(55a、55b、55c、55d)上,由此,下纵梁加固件(13)被加强托架(12)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57282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1133344.4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能够在提高车身的外观设计性的同时抑制一体地接合的中柱的接缝部分的偏差。其包括上边梁外部件(22)和设置在中柱(16)外侧的中柱外部件(32),上边梁外部件(22)具有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长部(70),下方延长部(70)包括:一对凸缘部(72a、72b),其分别位于车辆前方侧及车辆后方侧;一对侧壁部(74a、74b),其分别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延长壁部(76),其连接一对侧壁部(74a、74b),一对侧壁部(74a、74b)的下端部及延长壁部(76)的下端部与各凸缘部(72a、72b)的下端部相比,分别延伸至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441156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80033268.9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 B23K11/06 , B23K11/061 , B23K11/087 , B23K11/10 , B23K11/11 , B23K2101/006 , B62D25/04 , B62D25/06 , B62D25/08 , B62D27/02 , Y10T403/479
Abstract: 一种车身面板的焊接结构,在沿着第一面板(41)的缘部形成的第一接合凸缘(41a),重合沿着第二面板(42)的缘部形成的第二接合凸缘(42a)及沿着第三面板(43)的缘部形成的第三接合凸缘(43a),对第一接合凸缘(41a)及第二接合凸缘(42a)成为双层重叠的部分、和第一接合凸缘(41a)及第三接合凸缘(43a)成为双层重叠的部分进行缝焊(Wa),对第一接合凸缘(41a)、第二接合凸缘(42a)及第三接合凸缘(43a)成为三层重叠的部分进行点焊(Wb)。通过对焊接长度长的双层重叠的部分进行缝焊(Wa)来提高焊接速度,并对因重合层数多而难以进行缝焊(Wa)、且易发生剥离的三层重叠的部分进行点焊(Wb)来提高相对于剥离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722993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10179217.2
申请日:2009-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田孝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4 , B62D25/2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该车身前部结构能够确保车身前部的布局的自由度并充分确保车室内的空间,其能够使来自前侧车架的负荷直接向下纵梁传递,并且能够减小仪表板面板的挠曲量。在包括将发动机室(21)与车室(22)隔开的仪表板面板(13)、从该仪表板面板(13)向车身前方延伸的前侧车架(11)、从仪表板面板(13)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下纵梁(17)的车身前部结构(10)中,具有贯穿于仪表板面板(13)内并以直线状连结前侧车架(11)的水平部后端(11a)与下纵梁(17)的前部(17a)的加强架结构体(连结部件)(14)。
-
公开(公告)号:CN10957282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133344.4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能够在提高车身的外观设计性的同时抑制一体地接合的中柱的接缝部分的偏差。其包括上边梁外部件(22)和设置在中柱(16)外侧的中柱外部件(32),上边梁外部件(22)具有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长部(70),下方延长部(70)包括:一对凸缘部(72a、72b),其分别位于车辆前方侧及车辆后方侧;一对侧壁部(74a、74b),其分别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延长壁部(76),其连接一对侧壁部(74a、74b),一对侧壁部(74a、74b)的下端部及延长壁部(76)的下端部与各凸缘部(72a、72b)的下端部相比,分别延伸至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441156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80033268.9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 B23K11/06 , B23K11/061 , B23K11/087 , B23K11/10 , B23K11/11 , B23K2101/006 , B62D25/04 , B62D25/06 , B62D25/08 , B62D27/02 , Y10T403/479
Abstract: 一种车身面板的焊接结构,在沿着第一面板(41)的缘部形成的第一接合凸缘(41a),重合沿着第二面板(42)的缘部形成的第二接合凸缘(42a)及沿着第三面板(43)的缘部形成的第三接合凸缘(43a),对第一接合凸缘(41a)及第二接合凸缘(42a)成为双层重叠的部分、和第一接合凸缘(41a)及第三接合凸缘(43a)成为双层重叠的部分进行缝焊(Wa),对第一接合凸缘(41a)、第二接合凸缘(42a)及第三接合凸缘(43a)成为三层重叠的部分进行点焊(Wb)。通过对焊接长度长的双层重叠的部分进行缝焊(Wa)来提高焊接速度,并对因重合层数多而难以进行缝焊(Wa)、且易发生剥离的三层重叠的部分进行点焊(Wb)来提高相对于剥离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567064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710169522.4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45 , B62D25/14 , B62D25/16 , B62D27/02 , B62D29/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以便能够实现车身重量的减轻,确保宽敞的座舱室,并能够更高精度地制造铝合金制的下隔板。汽车的车身结构(10)具有下隔板(20)。下隔板(20)具有:将发动机室(11)和座舱室(15)分隔开的轻合金制的隔板本体(30);形成左轮罩(46)的后部(46a)的钢制的左轮罩弯曲部(32);形成右轮罩(48)的后部(48a)的钢制的右轮罩弯曲部(33);和形成地板通道(28)的前端部(29)的钢制的通道壳状部(3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