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96907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180073380.6
申请日:2011-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7/026 , B62D25/02 , B62D25/06 , B62D25/07 , B62D27/02
Abstract: 用于支承顶板(40)的左右的上边梁(15、15)由左右的内梁(21、21)、和位于该左右的内梁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的外面板(31、31)构成。该左右的外面板从上端(36、36)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呈阶梯状构成中级的阶梯部(33、33)和下级的上部外凸缘(34、34)。该上部外凸缘与该左右的内梁的上表面(21a、21a)接合。该顶板的左右的端部(47、47)通过粘结部(72、72)和临时固定部(73、73)而相对于该阶梯部的阶梯面(33a、33a)接合。该临时固定部是进行临时固定直至该粘结部能够发挥粘结力的焊接部分,其被填充至该阶梯部的填充剂层(74、74)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0315375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8942.1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 , B62D21/11 , B62D21/155 , B62D25/20
Abstract: 一种车身构造,车身(10)包括:用于对底面板(19)进行支承的左右的底板架(15、15);从该左右的底板架的前后方向的一端部(15a、15a)附近以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从该左右的底板架远离的方式延伸的左右的侧车架(11、11);设置于该左右的侧车架的下部的副车架(41)。该左右的底板架的截面为大致U字状。在该左右的底板架的内部设置有:左右的隔板(75、75);该左右的隔板所具有的中空状的左右的轴环部(76、76)。该副车架具有向该左右的底板架的一端部(15a、15a)延伸的左右的副车架一端部(51、51)。该左右的副车架一端部通过左右的连结部件(78、78)而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连结于该左右的轴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57282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133344.4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能够在提高车身的外观设计性的同时抑制一体地接合的中柱的接缝部分的偏差。其包括上边梁外部件(22)和设置在中柱(16)外侧的中柱外部件(32),上边梁外部件(22)具有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长部(70),下方延长部(70)包括:一对凸缘部(72a、72b),其分别位于车辆前方侧及车辆后方侧;一对侧壁部(74a、74b),其分别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延长壁部(76),其连接一对侧壁部(74a、74b),一对侧壁部(74a、74b)的下端部及延长壁部(76)的下端部与各凸缘部(72a、72b)的下端部相比,分别延伸至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15375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180048942.1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 , B62D21/11 , B62D21/155 , B62D25/20
Abstract: 一种车身构造,车身(10)包括:用于对底面板(19)进行支承的左右的底板架(15、15);从该左右的底板架的前后方向的一端部(15a、15a)附近以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从该左右的底板架远离的方式延伸的左右的侧车架(11、11);设置于该左右的侧车架的下部的副车架(41)。该左右的底板架的截面为大致U字状。在该左右的底板架的内部设置有:左右的隔板(75、75);该左右的隔板所具有的中空状的左右的轴环部(76、76)。该副车架具有向该左右的底板架的一端部(15a、15a)延伸的左右的副车架一端部(51、51)。该左右的副车架一端部通过左右的连结部件(78、78)而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连结于该左右的轴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57282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1133344.4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能够在提高车身的外观设计性的同时抑制一体地接合的中柱的接缝部分的偏差。其包括上边梁外部件(22)和设置在中柱(16)外侧的中柱外部件(32),上边梁外部件(22)具有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长部(70),下方延长部(70)包括:一对凸缘部(72a、72b),其分别位于车辆前方侧及车辆后方侧;一对侧壁部(74a、74b),其分别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延长壁部(76),其连接一对侧壁部(74a、74b),一对侧壁部(74a、74b)的下端部及延长壁部(76)的下端部与各凸缘部(72a、72b)的下端部相比,分别延伸至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796907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180073380.6
申请日:2011-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7/026 , B62D25/02 , B62D25/06 , B62D25/07 , B62D27/02
Abstract: 用于支承顶板(40)的左右的上边梁(15、15)由左右的内梁(21、21)、和位于该左右的内梁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的外面板(31、31)构成。该左右的外面板从上端(36、36)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呈阶梯状构成中级的阶梯部(33、33)和下级的上部外凸缘(34、34)。该上部外凸缘与该左右的内梁的上表面(21a、21a)接合。该顶板的左右的端部(47、47)通过粘结部(72、72)和临时固定部(73、73)而相对于该阶梯部的阶梯面(33a、33a)接合。该临时固定部是进行临时固定直至该粘结部能够发挥粘结力的焊接部分,其被填充至该阶梯部的填充剂层(74、74)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02198843B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110038818.9
申请日:2011-02-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 B62D25/02 , B62D25/04 ,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能够防止中柱部上发生龟裂等,维持品质的稳定性。车身侧部构造(10)具有从外侧将车身(11)的侧部覆盖的侧板外构件(14),通过高张力钢板分体地形成侧板外构件(14)的中柱部(35),将该中柱部(35)向侧板外构件框部(96)接合而得到在前后具有车门开口(44A、44B)的侧板外构件(14),侧板外构件框部(96)的车顶纵梁部(37)为普通钢板,沿该车顶纵梁部(37)在内侧设置高强力钢板的加强部件(38),将中柱部(35)的上端(35a)接合在加强部件(38)的外表面(38c)上,中柱部(35)的下端(35b)向下纵梁部(33)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74111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080062502.7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04 , B62D25/2081 ,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相对于前方碰撞荷载和侧面碰撞荷载确保高强度。侧面板外部件(14)包括:由高张力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下部件部(31);由普通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上部件部(37a);沿该前立柱上部件部配置的加强部件(38)。前立柱下部件部(31)的上端(31a)结合在前立柱上部件部的下端(37c)的内侧面。加强部件(38)的前端(38a)结合在前立柱下部件部的上端(31a)的内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74111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80062502.7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04 , B62D25/2081 ,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相对于前方碰撞荷载和侧面碰撞荷载确保高强度。侧面板外部件(14)包括:由高张力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下部件部(31);由普通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上部件部(37a);沿该前立柱上部件部配置的加强部件(38)。前立柱下部件部(31)的上端(31a)结合在前立柱上部件部的下端(37c)的内侧面。加强部件(38)的前端(38a)结合在前立柱下部件部的上端(31a)的内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198843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38818.9
申请日:2011-02-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 B62D25/02 , B62D25/04 ,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能够防止中柱部上发生龟裂等,维持品质的稳定性。车身侧部构造(10)具有从外侧将车身(11)的侧部覆盖的侧板外构件(14),通过高张力钢板分体地形成侧板外构件(14)的中柱部(35),将该中柱部(35)向侧板外构件框部(96)接合而得到在前后具有车门开口(44A、44B)的侧板外构件(14),侧板外构件框部(96)的车顶纵梁部(37)为普通钢板,沿该车顶纵梁部(37)在内侧设置高强力钢板的加强部件(38),将中柱部(35)的上端(35a)接合在加强部件(38)的外表面(38c)上,中柱部(35)的下端(35b)向下纵梁部(33)接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