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98843B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110038818.9
申请日:2011-02-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 B62D25/02 , B62D25/04 ,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能够防止中柱部上发生龟裂等,维持品质的稳定性。车身侧部构造(10)具有从外侧将车身(11)的侧部覆盖的侧板外构件(14),通过高张力钢板分体地形成侧板外构件(14)的中柱部(35),将该中柱部(35)向侧板外构件框部(96)接合而得到在前后具有车门开口(44A、44B)的侧板外构件(14),侧板外构件框部(96)的车顶纵梁部(37)为普通钢板,沿该车顶纵梁部(37)在内侧设置高强力钢板的加强部件(38),将中柱部(35)的上端(35a)接合在加强部件(38)的外表面(38c)上,中柱部(35)的下端(35b)向下纵梁部(33)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8909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191239.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由坯料下料机抓住车顶面板容易从周围的部件剥离的车身上部构造。车身上部构造(100)具有:设于车身上部(1a)的车宽方向端部的车顶侧梁(2);将车顶侧梁的车外侧面覆盖的侧外面板(3);和由与车顶侧梁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且设于车身上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车顶面板(4),左右一对的侧外面板以及车顶面板通过硬焊接合相互固定,在车顶面板的车辆前后方向的端部具有:将车顶侧梁、车顶面板和侧外面板结合的第1结合部(61);设于第1结合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切缺部(4a);和从切缺部的顶端部朝向侧外面板与车顶面板之间的硬焊接合部(7)延伸的脆弱部(4b)。
-
公开(公告)号:CN101722991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910211305.6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2036 , B62D29/002 , B62D29/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铝合金制成的挤压材料并能够提高刚性的车身侧部构造。钢板(下纵梁内部件(21)、下纵梁外部件(22))的外侧由铝合金铸造制成的加强托架(12)覆盖,并且,加强托架(12)安装在钢板上,在该加强托架(12)上设有向内侧突出的上部凸部(26j)、下部凸部(27d)、上部凸部(28d)、下部凸部(28g),在钢板上开设有上部孔部(21d)、下部孔部(21g)、上部孔部(22d)、下部孔部(22g),上部凸部(26j)、下部凸部(27d)、上部凸部(28d)、下部凸部(28g),通过这些上部孔部(21d)、下部孔部(21g)、上部孔部(22d)、下部孔部(22g)固定在下纵梁加固件(13)的各角部(55a、55b、55c、55d)上,由此,下纵梁加固件(13)被加强托架(12)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2299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11305.6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2036 , B62D29/002 , B62D29/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铝合金制成的挤压材料并能够提高刚性的车身侧部构造。钢板(下纵梁内部件(21)、下纵梁外部件(22))的外侧由铝合金铸造制成的加强托架(12)覆盖,并且,加强托架(12)安装在钢板上,在该加强托架(12)上设有向内侧突出的上部凸部(26j)、下部凸部(27d)、上部凸部(28d)、下部凸部(28g),在钢板上开设有上部孔部(21d)、下部孔部(21g)、上部孔部(22d)、下部孔部(22g),上部凸部(26j)、下部凸部(27d)、上部凸部(28d)、下部凸部(28g),通过这些上部孔部(21d)、下部孔部(21g)、上部孔部(22d)、下部孔部(22g)固定在下纵梁加固件(13)的各角部(55a、55b、55c、55d)上,由此,下纵梁加固件(13)被加强托架(12)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74111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080062502.7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04 , B62D25/2081 ,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相对于前方碰撞荷载和侧面碰撞荷载确保高强度。侧面板外部件(14)包括:由高张力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下部件部(31);由普通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上部件部(37a);沿该前立柱上部件部配置的加强部件(38)。前立柱下部件部(31)的上端(31a)结合在前立柱上部件部的下端(37c)的内侧面。加强部件(38)的前端(38a)结合在前立柱下部件部的上端(31a)的内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74111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80062502.7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 B62D25/025 , B62D25/04 , B62D25/2081 ,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相对于前方碰撞荷载和侧面碰撞荷载确保高强度。侧面板外部件(14)包括:由高张力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下部件部(31);由普通钢板形成的前立柱上部件部(37a);沿该前立柱上部件部配置的加强部件(38)。前立柱下部件部(31)的上端(31a)结合在前立柱上部件部的下端(37c)的内侧面。加强部件(38)的前端(38a)结合在前立柱下部件部的上端(31a)的内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198843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38818.9
申请日:2011-02-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 B62D25/02 , B62D25/04 , B62D29/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能够防止中柱部上发生龟裂等,维持品质的稳定性。车身侧部构造(10)具有从外侧将车身(11)的侧部覆盖的侧板外构件(14),通过高张力钢板分体地形成侧板外构件(14)的中柱部(35),将该中柱部(35)向侧板外构件框部(96)接合而得到在前后具有车门开口(44A、44B)的侧板外构件(14),侧板外构件框部(96)的车顶纵梁部(37)为普通钢板,沿该车顶纵梁部(37)在内侧设置高强力钢板的加强部件(38),将中柱部(35)的上端(35a)接合在加强部件(38)的外表面(38c)上,中柱部(35)的下端(35b)向下纵梁部(33)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217532975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0718202.X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悬吊结构,可在车辆碰撞时避免轮胎移至仪表板下部。车辆悬吊结构包括:转向节,呈中空形状且具有转向节臂,其中所述转向节臂连接悬吊杆,所述转向节臂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表面具有开孔;下臂,具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转向节,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车辆的前部车架,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车辆的后部车架;以及补强片,配置于所述下臂且从所述第三固定部往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