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85923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431600.4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纵长轴上包含弯曲部的架的弯曲部位上也能够容易地组装加强部件的技术。车身架(11)具有主车架(22)及从该主车架(22)向后方延伸的后车架(23L、23R)。主车架(22)是将冲压成形的板材接合而成的部件形成为方筒形状的冲压架,该主车架(22)包括:直线地向车辆后方延伸的直线部(27);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弯曲部(28)。后车架(23)是左右的后车架(23L、23R),其前端与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左右面接合并向后方延伸,在弯曲部(28)的内部,以与该弯曲部(28)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架设有加强部件(51、52)。
-
公开(公告)号:CN10308592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10431600.4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纵长轴上包含弯曲部的架的弯曲部位上也能够容易地组装加强部件的技术。车身架(11)具有主车架(22)及从该主车架(22)向后方延伸的后车架(23L、23R)。主车架(22)是将冲压成形的板材接合而成的部件形成为方筒形状的冲压架,该主车架(22)包括:直线地向车辆后方延伸的直线部(27);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弯曲部(28)。后车架(23)是左右的后车架(23L、23R),其前端与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左右面接合并向后方延伸,在弯曲部(28)的内部,以与该弯曲部(28)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架设有加强部件(51、52)。
-
公开(公告)号:CN102233921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02561.9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其是抑制车辆成本的同时在车架的规定位置固定防振部件的技术。机动二轮车(11)由冲压成形的金属板材构成,在由中空框架形成的主框架(41)中,在该主框架(41)的内部架设有管(113),在主框架(41)的与该管(113)的两端接触的部位设有进行管(113)的轴直角方向的定位的管定位部(61)。管定位部(61)是具有与管的外径(Da)对应的直径且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23)。
-
公开(公告)号:CN10349226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180070170.1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川英亮
Abstract: 机动二轮车用框架包括:中空的主框架(22),其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在中间部分具有呈V字状折弯的折弯部(26);横向管(27),其架设在折弯部的左右壁(35、36)上,来限制左右壁(35、36)的向车宽方向的变位;头管(21),其设置在主框架(22)的车辆长度方向前端;以及枢轴框架(24),其从主框架(22)向下方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016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80041071.6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33 , B60L3/00 , B60L11/18 , B62J9/00 , B62M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3/04 , B60K1/04 , B60K7/0007 , B60K11/06 , B60K2001/005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61 , B60L3/0046 , B60L11/1818 , B60L11/1868 , B60L11/1877 , B60L2200/12 , B60L2210/10 , B60L2210/30 , B60Y2200/126 , B62K11/1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K2208/00 , Y02T10/7005 , Y02T10/7066 , Y02T10/7072 , Y02T10/7088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02T10/92 , Y02T90/121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其在车体搭载有:向输出驱动驱动轮的动力的电动机供给电力的高电压蓄电池、向辅助设备供给电力的低电压蓄电池,在与高电压蓄电池(36)相连的高压电力系统的电路(74)设置有断路器(62),在与低电压蓄电池(40)相连的低压电力系统的电路(75)设置有通过手动操作而切换该电路的切断、导通的手动切断、导通装置(71),能够通过来自低压电力系统的电路(75)的电力供给而切换高压电力系统的电路(74)的切断、导通并且在切断低压电力系统的电路(74)时切断高压电力系统的电路(74)的继电器开关(63,64)设置在高压电力系统的电路(74),通过接触防止装置,仅在通过手动切断、导通装置(71)切断低压电力系统的电路(75)的状态下,允许接触断路器(62)。由此,容易地遵守高压电力系统的断路器的维修时的作业顺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48196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7372.1
申请日:2010-07-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02 , B62K11/04 , B62K25/283 , B62K25/2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横梁上施加使其变形的载荷且实现轻量化的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具备:将发动机(12)悬置的车架(11);将后轮(WR)悬置为摆动自如的摆臂(14);左右一对地构成,构成车架(11)的一部分且对摆臂(14)进行轴支承的枢轴部(29);将枢轴部(29)连结的下部横梁(28);对摆臂14施加弹力的后缓冲件(32);将后缓冲件(32)的下端(32A)、摆臂(14)与枢轴部(29)连结的连杆机构(31);在下部横梁(28)的后侧形成,连结连杆机构(31)的连杆连结支架(70);在下部横梁(28)的前侧形成,固定发动机(12)的下部钩挂件(48),其中,连杆连结支架(70)和下部钩挂件(48)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在同一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03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080041143.7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0 , B60K1/04 , B60K7/0007 , B60K11/06 , B60K11/08 , B60K15/05 , B60K2001/005 , B60K2007/0053 , B60K2007/0061 , B60K2015/053 , B60K2015/0553 , B60L11/1818 , B60L11/1868 , B60L11/1877 , B60L2200/12 , B60L2210/10 , B60L2210/30 , B60L2220/46 , B60L2230/12 , B60Y2200/12 , B60Y2200/126 , B62K11/10 , B62K19/3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K2208/00 , Y02T10/7005 , Y02T10/7066 , Y02T10/7088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02T90/121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两轮车,其具备:输出驱动后轮的动力的电动机、向电动机供给电力的蓄电池、乘坐者所乘坐的乘车用车座、配置于乘车用车座的下方的收纳箱、在乘车用车座的下方覆盖收纳箱的侧罩,并且能够向蓄电池充电,在上述电动两轮车中,被能够开闭的盖部件(120)覆盖的开口部(118)设置在侧罩(48),能够插入并连接于与外部电源相连的供电侧连接装置的受电侧连接装置(67)固定并配置在侧罩(48)的外表面与收纳箱之间,并且面对开口部(118)。由此,在向蓄电池充电时,不需要打开乘车用车座,从而使充电作业变得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02448806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080023192.8
申请日:2010-0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M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式鞍乘型车辆,其轻量且便宜并使用小型且通用性高的马达,其可以将相对于车体中心线的车宽度方向左右的重量平衡最优化。从车体侧面看在与后轮(WR)的投影区域重叠的位置,将电动马达(250)配设于悬臂式摇臂(214)内。在后轮的车体前方位置,以跨过车体中心线(C)的方式将马达驱动器(216)配设在摇臂内。将马达驱动器配置成使其重心位置(G2)向与电动马达相对于车体中心线(C)的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马达驱动器在靠近摇动轴(215)的位置配设在该摇动轴的车体后方侧,并且,该马达驱动器插入并安装于朝摇臂的顶面侧开口的凹部(308)。在马达驱动器(216)的盖部件(264)的底面,至少支承有断续地进行马达通电的FET(316)。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201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51413.7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为机动二轮车,具有前叉立管(12),该前叉立管(12)以能转向的方式支承前叉(21),该前叉(21)旋转自如地支撑前轮(13);主车架(31),主车架(31)从该前叉立管(12)向车辆后方延伸;发动机(15),该发动机(15)被配置在该主车架(31)的下方,其具有曲轴箱(32)及从该曲轴箱(32)向斜上方延伸的汽缸(33);和迂回部(56),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该迂回部(56)设于所述主车架(31)的前部,其从所述前叉立管(12)后表面下端朝车辆后斜上方延伸,该迂回部(56)绕过所述汽缸(33)的上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233922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102535.6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具备由金属板的冲压品构成的车架的机动二轮车中能够实现车架的轻量化的技术。主框架(41)是将左半体(71)和右半体(81)对合而成的中空框架,座椅轨道(46)由左轨道部件(46L)和右轨道部件(46R)构成。并且,在主框架(41)设有开口部(111),将左右盖部件(92、102)的前端彼此对合而将左轨道部件(46L)的前端以及右轨道部件(46R)的前端插入该开口部(111),通过将主框架(41)与左右轨道部件(46L、46R)的前端焊接,从而将座椅轨道(46)连结在主框架(41)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