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671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130787.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无锡学院
IPC: H10F10/172 , H10F10/142 , H10F7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面双结硅基GaAs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光电探测器包括GaAs衬底,所述GaAs衬底一侧依次外延生长AlxGa1‑xAs应力释放层、GaAs吸收层、AlyGa1‑yAs接触层和叉指电极;所述GaAs衬底另一侧依次外延生长绝缘层和Si薄膜层;所述Si薄膜层上设有凸起的Si脊型波导,所述Si脊型波导顶部形成有p+掺杂型Si区,靠近所述Si脊型波导两侧Si薄膜层表面形成有p++掺杂型Si区;所述p+掺杂型Si区上依次外延生长本征i‑Ge吸收层和n++掺杂型Ge层。本光电探测器无干扰地异质集成硅基锗PIN和GaAs光电探测器;本光电探测器波段宽、探测灵敏度高、体积小,适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8710.8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无锡学院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光放大器和石墨烯的散热阵列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半导体光放大器芯片、石墨烯散热基板和热沉,所述半导体光放大器芯片的下表面与石墨烯散热基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一键合层进行键合,所述石墨烯散热基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二键合层进行键合。本发明采用二维石墨烯材料,其热导率为2000‑5000 W/m•k,可以大大提高SOA散热能力;同时,对键合面采取了独特的微型阵列结构处理,可至少增大20%左右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热传递速率;本发明改善了SOA的散热能力,进一步提高了SOA的性能和可靠性,为5G时代的光纤通信发展增加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85827.2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空间光谱相似性降维的高光谱目标跟踪方法,获得归一化后第1帧和第t帧高光谱图像,确定局部光谱曲线Cl,目标光谱曲线Ct,像素Hi,j的光谱曲线Ci,j,根据光谱角距离公式计算Cl和Ct确定分割阈值,通过分割阈值确定降维结果图Ir和掩膜,通过DenseNet提取Ir的深度特征,通过方差确定纹理特征的融合权重,并进行融合得到重组纹理特征,利用掩膜覆盖重组纹理特征,得到融合纹理特征,并对深度特征和融合纹理特征进行判别式相关滤波,得到对应响应图峰值坐标,对其进行计算欧式距离,再进行阈值判断,来确定是否更新滤波器参数,然后对响应图进行尺度估计并获得当前帧高光谱图像的跟踪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90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71914.2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空间光谱卷积融合特征的高光谱目标跟踪方法,确定归一化后的第t帧高光谱图像的目标区域Tt和搜索区域St;将Tt进行降维得到Xp;提取Xp的深度特征E;确定搜索区域x、y、z方向的边缘特征;确定融合后的三维边缘特征、深度空间光谱卷积融合特征Z、八邻域的干扰因子;获得排序前四个干扰因子和其对应的背景区域;确定对应的抑制权重以及滤波器模板;输入第t+1帧图像,以第t帧目标区域为基础,生成不同尺度的目标区域,并且将其输入,提取特征送入滤波器,得到响应值,将响应值最高的尺度确定为当前帧的目标尺度并跟新滤波器;依次读入高光谱图像序列内每一帧高光谱图像完成目标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7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625570.3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金粒子掩埋的混合集成M‑Z型模式全光开关芯片,包括衬底层,所述衬底层上设有MZI型波导,所述MZI型波导外部生长有将其包覆且折射率低于所述MZI型波导的上包层;所述MZI型波导为双通道输入MZI型光波导结构,所述双通道输入MZI型光波导结构中部设有用于相位调制的纳米金粒子掩埋层,所述纳米金粒子掩埋层为由纳米金粒子分散在聚合物中形成。本发明通过纳米金粒子掩埋层结构及其纳米金粒子的光热效应,降低了光开关器件的功耗,更高的光激发效率,实现光开关的调控;与传统热光开关相比,省略了电极结构,开关响应速度更快,易于与光芯片系统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24077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1393325.7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无锡学院
IPC: G06T5/73 , G06T5/60 , G06N3/045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控制网络的图像去模糊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用于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提取的图像特征进行退化处理和进一步特征提取处理的数据模块;用于对数据模块的处理过程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解码获得重构特征的解码模块;其中在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之间建立有循环跳步连接,经由所述循环跳步连接编码模块的输出被加入到解码模块的输入,并且解码模块的输出被加入到编码模块的输入中。本发明通过双重控制改善了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有效性问题和解决了基于模型的灵活性问题,大大提高了图像去模糊SSIM、PSNR指标,提升视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46065.X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无锡学院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金刚石复合导热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电子封装技术领域,在烧杯中取水玻璃溶液加入MgO搅拌得溶液A,将60μm、20μm、10μm三种粒度的金刚石粉末与溶液A搅拌得到溶液B,将溶液B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常温抽真空后以80℃固化12h,冷却后脱模,得到制备好的金刚石复合导热胶;通过将金刚石研磨成金刚石粉加入到导热胶中形成金刚石复合导热胶,由于金刚石硬度大且导热胶具有固化速度适中的特点,由此在导热胶固化后能够为光放大器提供稳定的结构,不会受温度因素对波导层经行挤压,这样保证了其具有很好的粘合性,能够粘合半导体光放大器中的波导层与覆盖层,光芯片的上表面和外壳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965553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003338.1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无锡学院
IPC: G06T5/00 , G06T5/20 , G06T5/40 , G06V40/16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4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T7/11 , G06T7/62 , G06T7/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脸图像局部增强方法,建立人脸图像训练集;对所述人脸图像训练集中的每张图像进行人脸检测、人脸对齐和人脸分割,获得每张分割后的图像;获得分割后的偏正脸图像集、并且确定分割后的偏正脸图像集中每张图像的面积比例相近度、分割后的偏正脸图像集中每张图像的长宽比相近度、分割后的偏正脸图像集中每张图像的方脸相近度;将三个特征加权融合,获得多特征融合模板系数;根据其确定平均人脸轮廓模板,并且结合待识别人脸的图像,获得局部图像增强后的人脸图像。本发明能够取代人脸图像增强中的人脸分割步骤,在不改变人脸图像增强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了人脸图像增强的效率和质量,简化冗繁的操作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091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60920.1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光谱级联纹理特征的高光谱视频目标跟踪方法,获得第t帧高光谱图像局部区域的光谱曲线,将未知区域像素的光谱曲线与局部区域的光谱曲线做差,将图像分割为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导入第t+1帧,获得搜索区域每个像素点的光谱曲线,对其进行降维处理得到降维后一波段图像,提取该图像的深度特征与纹理特征,根据图像信噪比曲线获得每个光谱通道的权重,与对应纹理特征相乘进而获得光谱级联特征,将其覆盖上设置好的掩膜,获得光谱级联纹理预测特征,将其与深度特征进行逐像素卷积获得深度平均光谱级联纹理特征Uk,将第一帧图像的Uk送入DCF滤波器训练好模板,将t+1帧图像的Uk送入滤波器模板获得响应图,根据分布策略估计目标尺度,确定预测框位置,获得跟踪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058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91653.4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MOS图像芯片的智能针刀治疗辅助系统,本系统包括有:图像采集装置、支撑结构、控制中枢和服务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固定在支撑结构上,待针刀手术部位设置在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采样区域内,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至所述控制中枢,所述控制中枢通信连接至服务器,服务器网络连接至云端。本系统与传统技术相比,基于人体三维模型和现代医学混合网络,利用智能针刀辅助治疗系统,确保针刀手术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基于本地和远程数据库,分析针刀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几率,防止不可逆损伤的出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