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起重机超载抖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84811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510056767.0

    申请日:2015-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起重机超载抖动的控制方法,能够防止起重机超载,并有效降低超载抖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力矩百分比;判断力矩百分比是否超过预定值,所述预定值处于90%~100%之间,如果是,则判断力矩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如果处于上升趋势,则将力矩限制器输出的控制电流置零,如果处于下降趋势,则将所述控制电流按一定比例衰减后输出,并在力矩百分比到达百分百时将所述控制电流置零。本申请准确定义了危险点,在未超载的情况下即停止油缸继续动作,可以有效防止超载;此时油缸大腔内的油压尚处于可控范围内,即使存在液压冲击,其所产生的抖动要远远小于超载抖动,起到提高操作安全性以及保护起重机的作用。

    一种液压缸控制系统及应用其的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797551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92094.7

    申请日:2017-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3/06 B66C23/705 B66C2700/0392 F15B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压缸控制系统及应用其的起重机,包括控制器,及压力传感器、长度传感器、流量控制阀Ⅰ和流量控制阀Ⅱ;压力传感器与伸缩芯管连接,传感器用于检测伸缩芯管腔的压力变化;长度传感器与吊臂连接,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吊臂的臂长信号变化;压力传感器、长度传感器分别向控制器传输压力及长度信号,控制器赋给一定的电流值于流量控制阀Ⅰ或流量控制阀Ⅱ;当控制器赋给一定的电流值于流量控制阀Ⅰ时,流量控制阀Ⅰ控制补油;当控制器赋给一定的电流值于流量控制阀Ⅱ时,流量控制阀Ⅱ控制泄油。本发明的液压缸控制系统控制补油、泄油的流量稳定,保证伸缩芯管及时补油泄油;能够实现对高压腔补油,独立工作,不受系统背压影响。

    一种防起重机超载抖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84811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56767.0

    申请日:2015-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起重机超载抖动的控制方法,能够防止起重机超载,并有效降低超载抖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力矩百分比;判断力矩百分比是否超过预定值,所述预定值处于90%~100%之间,如果是,则判断力矩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如果处于上升趋势,则将力矩限制器输出的控制电流置零,如果处于下降趋势,则将所述控制电流按一定比例衰减后输出,并在力矩百分比到达百分百时将所述控制电流置零。本申请准确定义了危险点,在未超载的情况下即停止油缸继续动作,可以有效防止超载;此时油缸大腔内的油压尚处于可控范围内,即使存在液压冲击,其所产生的抖动要远远小于超载抖动,起到提高操作安全性以及保护起重机的作用。

    蓄电池供电系统及其自动断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3430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66062.4

    申请日:2015-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蓄电池供电系统及其自动断电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当起动开关闭合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通电,从而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以便蓄电池分别向第一用电电路和第二用电电路供电;当起动开关断开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失电,从而第一继电器的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以便停止蓄电池向第一用电电路供电;在起动开关断开第一预定时间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失电,从而第二继电器的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本发明通过第二继电器的断电延时作用,可以保证钥匙断电熄火到第一预定时间内,即使断掉电源总开关,蓄电池常供电部分仍能维持供电,从而避免了过早失电导致的空调电路、发动机控制器等电器元件故障。

    一种起重机及其车轮转向切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0060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1036.7

    申请日:2012-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车轮转向切换装置,包括:控制器;角度检测元件,用于采集所述起重机行驶作业状态下的上车回转角度,并输出回转角度信号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回转角度信号,并根据所述回转角度信号控制转向切换部件,从而控制所述起重机的前桥转向方向:当所述上车回转角度信号小于等于90°时,所述前桥转向方向保持不变;当所述上车回转角度信号大于90°时,所述前桥转向方向切换至反方向。该装置能够保证起重机反方向行驶时,方向盘转动方向与行驶方向保持一致,且形式简单、性能安全可靠。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设有所述车轮转向切换装置的起重机。

    卷扬速度检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7660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54598.2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卷扬速度检测、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自动化领域。其中,本发明的一种卷扬速度检测方法包括:通过与卷扬同轴连接,并在卷扬的带动下旋转计数的卷扬编码器获取计数值;根据计数值确定卷扬的旋转圈数;基于卷扬的钢丝绳绕线参数、根据卷扬的旋转圈数和与上次检测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卷扬的出绳速度。通过此方法能够通过卷扬编码器得到卷扬的旋转圈数,进而计算出卷扬的出绳速度,由于卷扬编码器精度较高,因此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出绳速度;对于连接机构的改进小,有利于实践应用。

    一种液压油箱液位保护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70635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635914.X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箱液位保护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所述的油箱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还连接显示器和执行单元。发动机启动前,控制器通过油箱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判断油箱的液位,若液位低于设定值,则限制发动机启动,若液位高于设定值,则发动机启动,则执行单元正常动作运行,执行单元动作限制流程:当在执行单元在执行的过程中,若液位低于设定值,则进行执行单元动作限制。

    正面吊运起重机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058336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304175.1

    申请日:2014-06-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正面吊运起重机及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和分别通过CAN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器、扩展控制器、长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发动机控制器、变速箱控制器以及分别通过CAN与扩展控制器连接的油压传感器和检测传感器;油压传感器、长度和角度传感器、检测传感器、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器分别采集起重机液压缸中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信息、吊臂的长度和角度信息、控制系统中各单元的工作状态信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运转情况信息并传输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显示器实时显示,并在存在故障时将相应的故障报警信息发送给显示器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起重机作业时故障信息的自诊断。

    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及其吊具定位控制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42116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521035.0

    申请日:2012-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获取当前臂架的长度、角度及目标位置;以吊具定位手动开关未触发为条件,根据所述长度、角度确定当前位置,并根据当前位置及目标位置输出调节臂架变幅油缸和伸缩油缸工作状态的控制信号,以控制设置于臂架端部的所述吊具位移定位于所述目标位置。本发明可自动实现吊具定位控制,有效提高操作可靠性、准确性及作业效率,并大大降低操作强度。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吊具定位控制系统和应用该系统的集装箱正面吊运机。

    取力器、变速箱及工程机械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5546055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005262.6

    申请日:2016-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力器、变速箱及工程机械车辆,其中取力器包括取力器输入轴、取力输出轴和至少两个齿轮组,其中至少两个齿轮组连接在取力器输入轴和取力输出轴之间,每个齿轮组均通过换挡机构来控制取力器输入轴向取力输出轴传递动力的通断关系,通过至少两个齿轮组的换挡机构的作用,使取力输出轴能够选择与取力器输入轴同向或反向转动。本发明的取力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性和适应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应多种不同工况,当取力器输入轴的转动方向确定之后,取力输出轴可以选择与取力器输入轴同向或者反向转动;当然,不论取力器输入轴转动方向如何,取力输出轴还可以均选择沿同一方向转动,以保证持续为液压泵提供动力,保证液压泵的持续稳定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