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拼装全焊钢结构桥梁消除残余应力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1726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710427878.7

    申请日:2017-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段拼装全焊钢结构桥梁消除残余应力的施工方法,属于施工方法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桥梁两侧的索塔上设置用于悬挂临时吊索的承重缆索;利用起吊索依次每一节桁架节段起吊就位,每就位一节桁架节段后对其临时螺栓锚固及焊接,然后通过一条临时吊索将其固定于承重缆索上,取消该桁架节段上的起吊索,并调整所有已安装的临时吊索的吊索索力各自等于其下固定的桁架节段自身的重力;主跨合拢后,去除所有临时吊索,进行后续施工。本发明设置该临时吊索后就可约束桁架节段的变形协调控制,已拼接桁架不再承受后面节段的重量,故拼接焊缝不再受力,可以逐步消除外荷载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避免钢结构的疲劳破坏。

    节段拼装全焊钢结构桥梁消除残余应力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172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427878.7

    申请日:2017-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段拼装全焊钢结构桥梁消除残余应力的施工方法,属于施工方法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桥梁两侧的索塔上设置用于悬挂临时吊索的承重缆索;利用起吊索依次每一节桁架节段起吊就位,每就位一节桁架节段后对其临时螺栓锚固及焊接,然后通过一条临时吊索将其固定于承重缆索上,取消该桁架节段上的起吊索,并调整所有已安装的临时吊索的吊索索力各自等于其下固定的桁架节段自身的重力;主跨合拢后,去除所有临时吊索,进行后续施工。本发明设置该临时吊索后就可约束桁架节段的变形协调控制,已拼接桁架不再承受后面节段的重量,故拼接焊缝不再受力,可以逐步消除外荷载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避免钢结构的疲劳破坏。

    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973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426816.9

    申请日:2018-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步骤如下:先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预埋测斜管,施作水泥搅拌桩、减沉桩;然后,开挖土体,依次施作四道支撑,然后开挖土体至大基坑底后,按设计放坡开挖至小基坑底、浇筑素砼垫层;接着,依次浇筑轨交区间结构底板、侧墙,两侧回填,浇筑快速路框架底板;再拆除第四道支撑,向上浇筑隧道框架侧墙、换撑;拆除第三道支撑,浇筑快速路隧道框架顶板;向上依次拆除第二道支撑、第一道支撑,然后拆除换撑;最后割除格构柱,施作隧道框架顶板附加防水层,覆土回填,恢复城市主干道路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淤泥质软土中修建地下快速路隧道与轨交区间的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97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26816.9

    申请日:2018-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步骤如下:先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预埋测斜管,施作水泥搅拌桩、减沉桩;然后,开挖土体,依次施作四道支撑,然后开挖土体至大基坑底后,按设计放坡开挖至小基坑底、浇筑素砼垫层;接着,依次浇筑轨交区间结构底板、侧墙,两侧回填,浇筑快速路框架底板;再拆除第四道支撑,向上浇筑隧道框架侧墙、换撑;拆除第三道支撑,浇筑快速路隧道框架顶板;向上依次拆除第二道支撑、第一道支撑,然后拆除换撑;最后割除格构柱,施作隧道框架顶板附加防水层,覆土回填,恢复城市主干道路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淤泥质软土中修建地下快速路隧道与轨交区间的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浅埋隧道基坑围护段拱形棚式组合明洞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8706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1122309.8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隧道基坑围护段拱形棚式组合明洞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结构领域。该结构在隧道两侧的设计边界处分别打设有一排钻孔灌注桩作为明洞边墙;每排钻孔灌注桩位于明洞内的桩壁上采用喷射混凝土抹平,形成隧道壁;两排钻孔灌注桩之间的隧道基坑底部施作有与钻孔灌注桩连成一体的仰拱,仰拱上方回填有土石层;每排钻孔灌注桩顶部通过钢筋砼冠梁连接,两排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砼冠梁之间连接有若干条钢筋砼横撑;明洞上方的钢筋砼横撑上架设有拱形顶棚,形成拱形棚式组合明洞结构。本发明相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使隧道内空间增大,视野开阔,对通风照明均有所裨益,更经济耐用,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性。

    浅埋隧道基坑围护段拱形棚式组合明洞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870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22309.8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隧道基坑围护段拱形棚式组合明洞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结构领域。该结构在隧道两侧的设计边界处分别打设有一排钻孔灌注桩作为明洞边墙;每排钻孔灌注桩位于明洞内的桩壁上采用喷射混凝土抹平,形成隧道壁;两排钻孔灌注桩之间的隧道基坑底部施作有与钻孔灌注桩连成一体的仰拱,仰拱上方回填有土石层;每排钻孔灌注桩顶部通过钢筋砼冠梁连接,两排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砼冠梁之间连接有若干条钢筋砼横撑;明洞上方的钢筋砼横撑上架设有拱形顶棚,形成拱形棚式组合明洞结构。本发明相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使隧道内空间增大,视野开阔,对通风照明均有所裨益,更经济耐用,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