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8973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426816.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步骤如下:先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预埋测斜管,施作水泥搅拌桩、减沉桩;然后,开挖土体,依次施作四道支撑,然后开挖土体至大基坑底后,按设计放坡开挖至小基坑底、浇筑素砼垫层;接着,依次浇筑轨交区间结构底板、侧墙,两侧回填,浇筑快速路框架底板;再拆除第四道支撑,向上浇筑隧道框架侧墙、换撑;拆除第三道支撑,浇筑快速路隧道框架顶板;向上依次拆除第二道支撑、第一道支撑,然后拆除换撑;最后割除格构柱,施作隧道框架顶板附加防水层,覆土回填,恢复城市主干道路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淤泥质软土中修建地下快速路隧道与轨交区间的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801921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1321784.8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浅埋大跨隧道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使隧道的大拱脚下方具有一条直线段,延长了拱盖距离下方岩体的高度,使得爆破过程中的飞溅岩石不会对拱体造成损坏,同时通过与弹性垫层配合,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爆破震动对拱体的影响。另外,直线段的设计为混凝土块的浇筑提供了空间,混凝土块与锚杆配合能够有效分担覆土荷载形成的水平荷载,使得此处的拱体结构稳定;另外,混凝土块的浇筑同时解决了拱脚位置的渗漏水问题。本发明有效地避免了双侧壁导坑法和拱盖法等工法的缺点,为该类地质条件下浅埋隧道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99917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86054.0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硬化形成复合地基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属于软土地基处理领域。本发明采用空心预制留孔管桩,在管桩打入时桩周的部分孔隙水流入空心管桩内,既可以减少部分挤土效应,也可以减小超孔隙水压力;在空心预制留孔管桩内采用高压旋喷喷气,高压气体通过空心预制管桩留孔侧向扩散至周围土体形成水平通道加速排水固结,然后抽水,解决了现场实际的排水过程中土颗粒会进入预制管桩横向孔洞堵塞预设的排水路径的问题;然后采用机械碾压土体,加速桩周土体排水,然后再次抽水,最后形成复合地基,符合软土路基快速处理,快速施筑通车,提高承载,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7876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45042.7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大变形围岩隧道开挖与让压‑刚性联合支护设计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本发明主要通过两方面联合作用来确保挤压大变形围岩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支护稳定:一方面是选择用超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超前强预支护保护下通过设置上下台阶,以近似全断面的开挖方式小进尺(1~2m)掘进;另一方面是利用两层支护方式,即让压‑刚性联合支护形成强初期支护。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够合理发挥挤压大变形围岩自承能力,保证支护结构稳定不会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85897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26816.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步骤如下:先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预埋测斜管,施作水泥搅拌桩、减沉桩;然后,开挖土体,依次施作四道支撑,然后开挖土体至大基坑底后,按设计放坡开挖至小基坑底、浇筑素砼垫层;接着,依次浇筑轨交区间结构底板、侧墙,两侧回填,浇筑快速路框架底板;再拆除第四道支撑,向上浇筑隧道框架侧墙、换撑;拆除第三道支撑,浇筑快速路隧道框架顶板;向上依次拆除第二道支撑、第一道支撑,然后拆除换撑;最后割除格构柱,施作隧道框架顶板附加防水层,覆土回填,恢复城市主干道路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淤泥质软土中修建地下快速路隧道与轨交区间的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223349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11549.3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边坡滑坍风险的防治方法,包括:S1:延长明洞至边坡滑坍风险区域之外,并进行明洞基础底部注双液浆加固;S2:在明洞外侧增加一层10~20cm厚的泡沫垫层,用于缓冲回填土石方对明洞的冲击;S3:在明洞两侧同步回填土石方,洞顶回填土石方大于1倍洞径高,且覆盖边坡滑坍的滑动面下切口;S4:若在前述的滑动面上方存在其他的滑动面,则再挖除部分滑移块,对称填在明洞两侧和洞顶,并覆盖其他的滑动面的下切口高度1m以上。本发明针对隧道洞口边坡滑坍风险,利用“加固地基+延长明洞+同步回填土石方+挖除部分滑移块填筑”的组合方式,控制了边坡滑塌风险,具有成本低、占地少、施工安全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22950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0125074.6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破碎围岩地质条件下引水输水隧洞贯通纠偏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该方法首先在隧洞扩挖区域洞口上方采用双层超前注浆小导管支护,然后采用钻爆法对引水隧洞扩挖区域按预设的循环进尺进行施工;隧洞扩挖区域爆破后,铺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施打锚杆;然后立即架设钢拱架支护,支护时需保证钢拱架与原引水隧洞外边线相切,从切点位置向扩挖区域一侧延伸支护,左右边墙型式保持一致对称;把纵向连接筋和锚杆与钢拱架连为一体,而后二次喷射混凝土;拆除原隧洞洞身已完成的初期支护;最后施作二次衬砌。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有效地解决了引水输水隧洞贯通纠偏问题,为该类地质条件下引输水隧洞贯通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72440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21638.0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临近水库浅埋隧道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施工方法,属于施工方法领域。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一方面从隧道基坑围护前期采用结构力学等截面杆件来简化桩身计算,把握单个杆件的受力状况,另一方面将整个基坑围护结构作为单排桩验算工程的两种不利工况(土体开挖至基坑底或开挖至仰拱外边线底),并利用验算结果来指导分段施工。整个工程施工采用上下台阶、上下不同开挖方法、下部分段施工的工法,不失为一种简单、易操作性和经济合理的隧道基坑设计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42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310529.2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破震动受限的岩石隧道开挖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S1:采用潜孔钻在隧道周边内圈钻类似蜂窝煤的梅花形孔,然后采用撞击锤撞击梅花形孔,击碎梅花形孔壁岩石,完成循环开挖隧道内圈岩石;S2:隧道周边岩石采用风钻打孔,劈裂爆破,完成岩石隧道开挖。本发明的岩石隧道开挖方法,能够在不采用大型隧道掘进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进行高效的隧道开挖。其兼顾了高速铁路附近或交叉或接近爆破震动受限的新建中短长度岩石隧道施工的经济和效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4951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07441.7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 , E02D5/74 , E02D17/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傍山路基边坡开挖加固处治的反力平衡稳定加固方法,属于施工方法领域。该方法具体为从上到下对傍山路基边坡进行分层开挖,在开挖的同时采用锚杆或锚索及时对已开挖部分进行支护。开挖到傍山路基边坡的下半部时,也可先向边坡土体中打抗滑桩,再开挖土体,利用抗滑桩替代锚杆或锚索对边坡的下半部进行支护。本发明在开挖的同时及时对已开挖部分进行支护,使滑移面不会实际产生,大大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和节省费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