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0924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710778641.3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11/0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流变围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刚度及其施作时机的优选设计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三维粘弹/粘弹塑性数值模拟计算与“收敛—约束特征曲线法”结合,以优化设计软弱流变围岩隧道二衬结构的刚度及其施作时机。本项发明提供的方法,除理论意义外,还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其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所节约的土石方开挖量、砼和钢材耗用量以及在施工工期等主要方面,绩效都十分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201726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710427878.7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段拼装全焊钢结构桥梁消除残余应力的施工方法,属于施工方法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桥梁两侧的索塔上设置用于悬挂临时吊索的承重缆索;利用起吊索依次每一节桁架节段起吊就位,每就位一节桁架节段后对其临时螺栓锚固及焊接,然后通过一条临时吊索将其固定于承重缆索上,取消该桁架节段上的起吊索,并调整所有已安装的临时吊索的吊索索力各自等于其下固定的桁架节段自身的重力;主跨合拢后,去除所有临时吊索,进行后续施工。本发明设置该临时吊索后就可约束桁架节段的变形协调控制,已拼接桁架不再承受后面节段的重量,故拼接焊缝不再受力,可以逐步消除外荷载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避免钢结构的疲劳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858971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37984.8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高压旋喷桩替代钻孔注浆的隧道岩溶处治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施工领域。对于已探明位置和边界的岩溶洞,沿隧道走向从岩溶洞的一端边界为起始成桩面,打设一排顺次咬合的高压旋喷桩;当完成一排高压旋喷桩施工后,沿隧道走向推进施工下一排高压旋喷桩,直至完成岩溶洞另一端边界处的最后一排高压旋喷桩;相邻的两排高压旋喷桩之间也保持咬合;每排高压旋喷桩均覆盖所处截面的岩溶洞洞体。本发明不仅能够用咬合桩体在一定区域完全填充,而且成桩体可根据探测确定的溶洞边界可长可短,在同样都用水泥浆液的情况下此法更为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60924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78641.3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流变围岩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刚度及其施作时机的优选设计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三维粘弹/粘弹塑性数值模拟计算与“收敛—约束特征曲线法”结合,以优化设计软弱流变围岩隧道二衬结构的刚度及其施作时机。本项发明提供的方法,除理论意义外,还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其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所节约的土石方开挖量、砼和钢材耗用量以及在施工工期等主要方面,绩效都十分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33911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427175.4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隧道洞口临界边坡预平衡稳定控制结构及方法,属于施工领域。本发明通过在隧道洞口坡脚进行支挡反压实现力学平衡,配合超前管棚+护拱支护零开挖进洞的预平衡稳定控制方案,两者结合进一步起到预先整体稳定洞口高陡临界边坡作用,避免在隧道开挖支护过程中产生失稳风险。另外,采用短台阶预留核心土近似全断面施工方法,使得隧道的分部开挖支护施工接近平面力学问题,与隧道设计保持一致,在近似全断面的开挖方式下也能够保证隧道的围岩稳定。该方法还避免了初期钢支护中间节点薄弱环节的支护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77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46299.X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穿山谷地段下岩上土浅埋隧道的施工方法,属于施工方法领域。该方法核心在于通过开挖少量的表层土,然后设置一个由两侧钢管支撑固定的护拱,钢管底部用锁脚锚杆进行固定。本发明融合了传统的松弛荷载理论和现代岩承理论的优势,根据工程结构稳定平衡与变形协调控制方法,利用拱和小钢管支护控制松土变形,利用逐步开挖紧跟支护,有效控制任何部分岩土体(围岩)都起到发挥地下结构体系的平衡作用,把结构承担的松土荷载或负担转变为起到结构平衡作用的抗力或资源,提高了山谷地段隧道开挖的安全性和可衔接性,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58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36352.7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山区悬吊式桥梁变形协调的加固结构及其方法,属于桥梁工程领域。本发明在桥梁的两侧分别对称张拉有呈弧形的横斜向限位缆,并将限位缆和桥梁主梁用短索相连;限位缆和短索所成的平面位于桥梁的梁板下方并与梁板呈一定的夹角。本发明通过限位缆和短索,有效地控制了桥梁在侧向或者向上的风力或其他作用力时产生的结构变形,使其能够维持桥梁原先的承载能力。该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简单、施工成本较低,可有效应用于已建成或待建桥梁的变形协调控制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40063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16020.2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3/04 , E02D27/14 , E02D2300/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道路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属于施工方法领域。本发明通过在路面的两侧立柱之间的路面下方设置基桩和加强层,使其横向不会产生不均匀沉降,由此解决了底层公路立柱侧的车道路面经常导致纵向跳车、横向积水、甚至行车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608778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57975.0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面漂浮系杆拱桥的改造方法,属于施工方法领域。本发明包括:1)拆除拱桥横梁处桥面铺装,凿除桥面板端头的混凝土直至横梁上表面,空心板最外侧边腹板不凿除,使横梁上方两排空心板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的凹槽;2)在混凝土凿除处的横梁顶面进行植筋,并植筋一端勾住桥面板,增强桥面板与横梁的连接;3)向所述的凹槽以及桥面板顶部与横梁之间填充满高韧性复合材料;4)在最短吊杆的横梁与拱肋间增设一条纵向的钢梁和一条斜向的钢梁,以限制桥面纵向与横向位移;5)在桥面系中间设置伸缩缝。本发明可以防止短吊杆长期受到设计中没有考虑在内的弯剪力,使其不会产生结构性积累损伤,且可以防止因单根吊杆断裂导致的桥面结构垮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95246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67292.1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体隧道改建扩挖施工方法,步骤如下:在隧道没有塌腔地段,按照隧道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扩挖支护和施工;在隧道有塌腔地段,当塌腔小于新建隧道轮廓时,直接对其进行爆破,然后按照隧道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扩挖支护和施工;当隧道塌腔大于新建隧道轮廓时,在隧道有塌腔地段进一步采用如下步骤为:在该段隧道中,通过管棚支护和插板形成棚架,起支护作用;向新建隧道轮廓外的塌腔中充填轻质材料,采用改进的扩挖支护方法,对该段隧道进行扩挖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直接用能量法分析隧道塌腔施工风险,寻找宏观定性控制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严格控制,防止不利作用力和能量都向结构的薄弱部位转移或集中作用;有利于控制施工风险,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
-
-
-
-
-
-
-
-
-